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诗歌经典作品精选

《诗经》名篇:《伐檀》、《硕鼠》、《氓》、《关雎》、《 无衣》、《 静女》
“楚辞”  屈原:《涉江》、《橘颂》、《离骚》《湘女》
“汉魏乐府”
1.《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怨歌行》 (汉 班婕妤 )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
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5.《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
奈若何。
6.《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
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
壮几时兮奈老何
7. 《陌上桑》
8.《木兰辞》
9.《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
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
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
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
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
以咏志。
11.《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
以咏志。
12.《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野田黄雀行》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杨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
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
天,来下谢少年.
《野田黄雀行》属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是曹植的后期作品。

全诗可分三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第一层两句借自然景物起兴。高大的树木往往招惹凄厉的巨风,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汹涌的浪涛。这里托物喻人,“风”“波”二字一方面隐指那些在位的、与己对立的权势人物,惯于兴风作浪,气势汹汹,作威作福;一方面,“风”前冠一“悲”字,更渲染了当时自己所处环境的险恶恐怖。此外,一“扬”一“多”,不仅暗示肇事者蓄意制造事端的行为举动,而且点出这种行为举动的频繁。事实也是如此,曹丕即帝位前后,长期把曹植视为争夺帝位的劲敌。为了称帝,拉帮结伙,活动频繁,猜忌怀疑,诬告监视,百般离间植与其他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丕即帝位后对植又多次贬爵徙封。更有甚者,曹丕不但蓄谋残杀了曹彰,且有诛杀曹植的预谋。逼令曹植作百步诗之闻,正是丕对植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明证。作者多次用“风”来象征自己的险恶处境。如:“高台多悲风”(《杂诗六首》其一),“何意回飙举”(其二),“江介多悲风”(其五),“卒遇回风起”、“惊飙接我出”(《吁嗟篇》)等;又用“转蓬”、“孤雁”、“游客子”等物,自喻“十一年而三徙都”的流荡不定、孤寂凄苦的遭遇。从中可足见曹植在强大残暴的敌对势力面前,屡屡变迁、孤立无援、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状。

曹植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如同身陷囹圄,既无权力,又无自由,所以发出了“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的慨叹。诗以“利剑”喻“权柄”。手中没有权,非但无益于友人,反连累他们。连累了他们却又不能救助他们,那又可须结交很多朋友害他们遭罪丧命,甚至祸及家人?作者通过反诘语气更增强了对仇者的愤恨、对友人的负疚、对自己的责备之情。

曹植在政治上是有非凡抱负的,他要“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然而残酷的现实完全扼杀了他宏大的志向,他怎么不感到遗恨不尽、愧对好友呢?这一对反诘句式的慨叹,包蕴了无比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令人深思、耐人咀嚼。下面逼出一个故事证据:“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这里的反问语气同样激人思索。“篱间雀”喻禁锢的自己及遭杀戮的丁氏兄弟等亲友,《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云:“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翼、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于是以罪诛修。”“文帝即位,诛丁仪丁翼。”黄雀弱小,鹞鹰凶猛,这是敌对的两种势力的对比。黄雀一见鹞子就吓得自投罗网,可见曹丕罗织的专制统治势力如何凶恶宏大。作为毫无权位的曹植,连起码的人身自由都无保障,串亲会友也得不到恩准;已是自身不保,当然也救不了受到迫害的好友。曹植及其亲信,在曹丕的高压政策面前,正象弱小的黄雀一样,任凭怎样飞窜,也逃不脱那预谋设置的恢恢罗网啊!这里隐含了“悲”的因由。(黄雀投罗得救故事,由《国策·楚策四》中事点化而来。)曹植不能自救,也不能救人的根本原因何在?这不正是“利剑不在掌”之故吗?这样,五、六句便与三、四句很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表达了“权”的重要。作者在其它诗中,也常以“方舟”,等象征“权力”,反映他对“权”的渴望。

“自投罗”的后果是什么?“罗家得雀喜,少年得雀悲。”罗家,设置罗网的人。喻迫害者。少年,作者设想的、有权力拯救“黄雀”的勇士。一“悲”一“喜”,鲜明地揭示了“罗家”与“少年”对“黄雀”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和情感。

“案《魏略》曰:太子立,欲治丁仪罪,转仪为右刺奸掾,欲仪自裁。而仪不能,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等求哀,尚为涕泣,而不能救。后遂因职事,收付狱杀之。诗中篱间雀,疑即指仪,少年疑即指尚。当仪之求哀于尚;而尚涕泣,犹少年之悲雀也。植为此篇,当在收仪付狱之前,深望尚之能救仪,如少年之救雀也。”(《曹子建诗注》)此说颇为有理。仪遇难时,诗人身处危恶,已无力救助,只有寄情于笔端,幻想出现一个救人急难之少年。

以上从第三句至第八句为第二层,以黄雀投罗,从反面隐喻“权力”对政治集团的重要。在勾心斗角的封建统治者的铁腕面前,绝无亲情可言。

“拔箭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这最后四句为一层,表达作者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云壮志的憧憬。诗人充满梦幻地遐想着,有那么一位英武的少年,见雀投罗,便拔出宝剑来奋力向罗网砍去,黄雀挣脱出来以后,自由轻快地翱翔于蓝天,然后飞下来感谢解救他的少年。可见黄雀是知恩报德的。“剑”,照应开头“利剑”,是权柄的同一语。前一“剑”,从反面实写,是说无权的弊害;后一“剑”,从正面虚写,是说有权的功利。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两相印证,相反相成。“拔”和“捎”二动词,描摩出少年的武侠举动和英雄气概。从“见”到“悲”,到“拔”到“捎”,系统地写出了少年见义勇为、拔刀相助、锄强扶弱的思想和行为之发展过程。一“摩”字,把黄雀得救后飞得如何迅速高远、触及长空的情状表现得十分有力。这是作者凌云壮志得以实现、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种美好愿望。这种对未来毫不丧失信心的、情调高昂的结句,一改前面的感伤情绪,使得全诗基调变得明快而不失其积极意义。

曹植的诗,以托物抒怀、设喻言情见长。本篇悲风、海波、利剑、雀鹞、少年诸事的选取,无不针对现实和带有明确的比喻意义,而且每一事物都各有自己的具体形象。作者通过自己的思想脉络,层次分明地把这些具体形象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以其完整的艺术形象,鲜明地反映了曹魏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文心雕龙·隐秀》说:“陈思之《黄雀》、公干之《青松》,格高才劲,而并长于讽谕。”本诗艺术特色正可印证这点。
14.《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
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
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简 评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 草木零落, 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鉴 赏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中国是有传统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汉武帝的《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燕歌行》与它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而且还可以看到其中语言词汇上的直接袭用。但是这些到了曹丕笔下,却一切又都成为具有他个人独特思想面貌,独特艺术风格的东西了。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经描写过的那个肃杀的秋风秋夜的场景上,我们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云满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她说: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样子。“慊慊思归恋故乡”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其思想活动总有具体内容,或者回忆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或者憧憬日后见面的欢乐,或者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着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诗经》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更有所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就更加精采了。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翻进一层,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细致、具体。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这里有期待,有疑虑,同时也包含着无限的悬心。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还不能回来呢?是因为修筑繁忙?是因为战事紧急?是因为你生病了?受伤了?还是……那简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茕茕(qióngqióng):孤单,孤独寂寞的样子。不敢:谨虚客气的说法,实指不能、不会。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援:引,拿过来。清商: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以悲惋凄清为其特色。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乐府诗集》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女主人公寂寞忧伤到了极点,即使她想弹别样的曲调,又怎么能弹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夜未央”,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夜正深沉,我们的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另一层是象征的,是说战争和徭役无穷无尽,我们女主人公的这种人生苦难,就如同这漫漫黑夜,还长得很,还看不到个尽头呢!面对着这沉沉的夜空,仰望着这耿耿的星河,品味着这苦痛的人生,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时,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银河两侧的那几颗亮星上:啊!牛郎织女,我可怜的苦命的伙伴,你们到底有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这样地隔断在银河两边呢?牵牛、织女分别是天鹰和天琴星座的主星,这两颗星很早以来就被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成一对受迫害,不能团聚的夫妻,这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如愤如怨,如惑如痴的话,既是对天上双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千百万被迫分离、不能团聚的男男女女们说的。这个声音是一种强烈的呼吁,是一种悲凉的控诉,是一种愤怒的抗议,它仿佛是响彻了当时的苍穹,而且在以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还可以听到它的响亮的回声。这样语涉双关,言有尽而余味无穷,低回而又响亮的结尾,是十分精采的。
  作品表现的思想并不复杂,题材也不算特别新鲜,但是曹丕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能关心这样一种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情,而在诗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这是很可贵的。在艺术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它的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这是《燕歌行》的特点,也是曹丕诗歌区别于建安其他诗人的典型特征。曹丕是个政治家,但从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效国家的思想。在他那里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锺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燕歌行》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曹丕这种思想和艺术风格特征的作品。前人对这两首诗的评价是很高的,清代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六朝选诗定论》)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诗经》基本是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七言诗句子的格式韵味不同。汉代乐府中有一部分杂言体,如《战城南》、《东门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这些对于七言诗的发展显然是有促进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还不是主体。两汉四百年间,全篇由七言构成的作品今天被人们提到的有两首,第一首是汉武帝时的君臣联句,即所谓《柏梁台诗》。这首诗出于后代小说,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编硬凑,堆砌敷衍,也完全没有什么诗味。第二首是张衡的《四愁诗》。诗味很浓,但张衡这四首诗每首的第一句还都带着一个“兮”字,还拖着一个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七言形式宣告独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说是曹丕的这两首《燕歌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丕学习汉代乐府,学习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
15. 赠从弟三首刘桢
  【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其二】
  亭亭山上松①,瑟瑟谷中风②。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③,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④?松柏有本性。
  【其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1]
2]
作品鉴赏
  读刘桢的诗,须先了解他的为人。在建安时代,刘桢是一位很有骨气的文士。据《典略》记载,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席间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视”,不肯折节。曹操恨他“不敬”,差点砍了他的脑袋。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自持”、“高风跨俗”。
  《赠从弟三首》,就带有这样的气骨。诗中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苹藻、松柏、凤凰三物,以其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怀抱,激励堂弟,亦以自勉。在古人赠答之作中,堪称创格。
  先看第一首,咏的是“苹藻”。苹藻生于幽涧,“托身于清波”,历来被视为洁物,用于祭、享。此诗咏苹藻,开笔先叙其托身之处的非同凡俗:“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泛泛”叙涧水畅流之状,“磷磷”写水中见石之貌。读者眼前,顿时出现了一派幽凉、清澈的涧流。然后才是苹藻的“出场”:“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在幽涧清流之上,苹藻出落得花叶缤纷,随着微波轻轻荡漾,显得何其清逸、美好!“采之荐宗庙,可以羞(进)嘉客。”这就是人们用作祭享、进献贵宾的佳品呵!这两句写苹藻的美好风姿,用的是映衬笔法。读者可以感觉到,其间正有一股喜悦、赞美之情在汩汩流淌。接着,诗人忽然拄笔而问:“岂无园中葵?”意思是:难道园中的冬葵就不能用吗?回答是深切的赞叹:“懿(美)此出深泽!”但苹藻来自深远的水泽,是更可贵、更能令人赞美的呀!这两句,用的又是先抑后扬的笔法:前句举“百菜之主”园葵之珍以压苹藻,是为抑;后句赞苹藻之洁更胜园葵,是为扬。于问答、抑扬之中,愈加显得苹藻生于幽泽而高洁脱俗的可贵。以此收束全诗,读来余韵袅袅。
  再看第二首咏“松柏”。松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成为秉性坚贞,不向恶势力屈服的象征。孔子当年就曾满怀敬意地赞美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一首写法,与咏苹藻又稍有不同,不是先写背景,后写主体,而是开笔便让山上亭亭之松拔耸而起,展现出一种“突兀撑青穹”的雄伟气象。然后再用“瑟瑟”谷风加以烘托,写得极有声势。后面两句为表现松柏的苍劲,进一步渲染谷风之凛烈:“风声一何盛,松技一何劲!”前“一何”慨叹谷风之盛,简直就要横扫万木;后“一何”叙写松枝之劲,更显出松柏那“其奈我何”的刚挺难摧。诗人也许觉得,与谷风相抗,还不足以表现松柏的志节,所以接着又加以“冰霜”的进袭:“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前一个“正”字告诉人们,此刻正是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凄寒严冬;后一个“正”字又告诉人们,再看松柏,它却依旧端然挺立、正气凛然,不减春日青苍之色。《礼记》说:“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不改柯易叶。”正可拿来作“端正”的注脚。这两句描摹冰霜,辞色峻冷;展示松柏,意态从容。松柏的坚贞志节,正显现于这一鲜明的对照之中。此诗结尾也是冷然一问:“岂不罹凝寒?”意思是:难道它不怕遭受酷寒的侵逼?然后归结到诗人主意之所在:“松柏有本性。”吐语沉着,戛然收笔。读者于涵咏之际,恍可见到,那雄伟苍劲的松柏,还久久矗立在眼前。
  第三首咏的是“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说文》),生长在南方“丹穴山”中。《大戴礼记》说它是“羽虫”之“长”,所以栖、食也与凡鸟不同:“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诗经·大雅·卷阿》郑玄笺)。这就是此诗开头所说的“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之意。诗人之歌咏凤凰,不仅因为它有此神奇的习性,更瞩意于它那绝世高蹈的怀抱:“于心有不厌(足),奋翅凌紫氛。”——它根本鄙弃“鸟为食亡”之俗,不满足于“竹实”之食,而要奋展巨翼,掠过九霄的紫霞,高远地飞翔。后一句以凤凰凌空“奋翅”的动态形象,表现它绝世超俗的高远之志,运笔劲健,富于阳刚之美。读过庄子《逍遥游》和宋玉《对楚王问》的人都记得,当鹍鹏、凤凰“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际,“学鸠”、鷃鸟之辈曾以其井蛙之见,对它们加以无知的嘲问。宋玉因此有“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语,将这类斗筲之辈一笔骂倒。诗人大约正有感于此,所以接着两句便借凤凰之口,对无知之辈的嘲问,作出了声震云天的回答:“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意思是说:正是为了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击风云的斗争生涯的呵!诗人仰望云空、激动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地追问一句:“那么,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凤凰的回答干脆利落:“将须圣明君”——到了明君临世的时候,我就将万里来归!这四句抒写凤凰之志,诗人将其置于“奋翅凌紫氛”之后,便造出了一种高天传音的雄奇境界。绝世高蹈的凤鸟,正凌空远去,万里云天却还隆隆地回荡着它那高傲的鸣叫,这壮怀是书写在高天白云之上的。
  陈祚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采菽堂古诗选》)。《赠从弟三首》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赞美。作为咏物诗,这三首对苹藻、松柏、凤凰虽然着笔不多,却都是画龙点睛,使它们个个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又何能将这类无情之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诗人运笔也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咏苹藻,则映衬抑扬、着色清淡,正适宜表现它的淡泊高洁之性;赞松柏,则辞气壮盛、笔力遒劲,正可与它的抗风傲霜之节并驱;歌凤凰,则笔势宕跌,飘逸多姿,正显现了凤凰奋翅高举的远大志向和潇洒身影。仅从咏物这一点看,它们继承了屈原《橘颂》的创作经验,又表现了张戒所说“咏物之工,卓然天成”(《岁寒堂诗话》)的妙处。
  但从诗人之本意来说,作此三诗,“本不期于咏物”,而在于“赠”人。赠人之作,自汉末蔚然成风,但大多抒写朋友往还之事、夫妇离聚之情。刘桢之赠从弟,其勖勉、赞美之思,全借“咏物”发之,实在是破了常格。一诗一咏,诗面上看似处处咏物,其精光射处,却在在都与从弟相关:从弟出身寒门,诗人即以苹藻之出于幽涧为喻,赞其不坠高洁之性;从弟身罹乱世,诗人即以松柏之抗凝寒为喻,勉其常怀坚贞之节;从弟无意于仕进,诗人又以凤鸟之高翥为喻,赞美他不与世俗同流之志。三首咏物诗,正是这样,在“赠从弟”这总题目下融汇成一片,寄托了诗人对从弟的深情勉励和殷殷期望。“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在建安诗人众多赠人之作中,真可卓然独立、难与并能了。[
16.《归田园居五首》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
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
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诗的开头四句和结尾四句,互相呼应,中间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承上启下,关联过渡。首尾记叙抒情,中间写景抒情。整首诗合缝接榫,丝丝入扣,精巧玲珑,浑如天成。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又是什么呢?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这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这是一首烩炙人口的优美的田园诗。这首短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但韵味各异。采菊是漫不经心的,而种豆则是十分认真的。采菊时不经意地抬头,见到的是幽幽南山,与诗人当时宁静适意的心情十分和谐;而豆种下后经意观察豆苗长势,看见的是稀疏的豆苗。豆长得不好,显见种豆人不在行,不过,在陶渊明来说,有这样的成绩也觉满足了,这是一种诙谐的心境。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看着田中的豆苗和杂草时自嘲的微笑。于是他只得起早贪黑地“理荒秽”了。“带月荷锄归”句写得极为精彩,极富情致:明月高挂天际,月影却伴着他——荷锄晚归的“老农”。辛苦的劳动化作无限的生活乐趣。夹道而生的茂密的草木,沾湿衣裳的露水,都使这劳动的生活增添了生气。
  诗的最后一句,“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这首田园诗不止停留在对劳动乐趣的体味上,更进一步点了题。种豆长草也罢,早出晚归也罢,夕露沾衣也罢,都在所不惜,只要趁了心愿就好。这“愿”是什么呢?就是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它很有些象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生活。在当时政治上一片黑暗的东晋时代,能有这样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是使诗人感到无限欣慰的。
  这首诗的“种豆南山下”两句,可以说是用了典故。《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倾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但是,陶渊明用典,使人简直不以为他在用典,这是用典的高明之处。这种用典使典实所包含的内容与作品内容完全融合了。作品既因用典而使诗句的含蕴更为深远,又不因用典而使诗句失去真淳的情意。这也就是陶诗既清淡而又不失典雅的缘故。
    《归田园居》共五首,作于辞彭泽令归隐田园的次年(406)。是年, 陶渊明四十二岁。陶二十九岁初仕,始终不得志,几仕几隐,自从彭泽弃官归隐,便再未出仕。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归田后的欢悦心情,描绘了和平怡静的农村景物,表现了诗人摆脱官场羁绊后的闲情逸趣,从侧面批判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是诗人对自由欢乐生活的热烈追求。

 17.《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18.《拟行路难》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
翼!弃去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评析]
     使诗人吃不下、坐不着、拔剑击柱、叹息不已的,不正是因为自己有才不能为国家效力,有翼不能在蓝天奋飞吗?结句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作了不平之鸣,写得来情横古今,感慨淋漓。在封建门阀等级制度的桎梏下,或因身世寒微,或因为人正直。曾使多少圣贤、志士困顿终身,壮志难酬。“弃官”以下六句,尽力发挥想象,以还家的乐趣陪衬出行路多艰,仕途多险。语言愈通俗,意思愈高雅;极沉痛的感情,用极诙谐的语调表现出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确士(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如此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应当说,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尽情渲泻,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现的竟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不难想见,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该是人间多么大的不幸呵!作者有着正确的感知,读者亦有正确的感应。这不幸从何而来,已尽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所以,回顾前文,那“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能看作是诗人在忍气吞气,无可奈何之下的一句愤激之词罢了。 
  从读者的审美心理角度来说,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使读者心领神会,从而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前人王船山(王夫之)曾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沈确士(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都准确地指明了本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灵活的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钟嵘《诗品》曾批评鲍照“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岂不知,这恰是鲍照诗作独具艺术特色之所在。
19.《赠王贵阳》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杆可
催残,纤茎易凌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20. 《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
唐诗
21.《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2.《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
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3.《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5.《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6.《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
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睛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2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
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
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
无穷已,江月年年望。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
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
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
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29.《感遇》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
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0.《感遇》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
客,奈何阻重深。命运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31.《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
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2.《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客从何处来。
33.《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
35.《次北固山》五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
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6.《临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7.《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
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8.《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9.《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0.《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
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1.《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2.《竹篁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
44.《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
语报平安。
45.《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6.《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
度玉门关。47。《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
兰终不还。
48.《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
49.《长信秋词》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
昭阳日影来。
50。《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
觉有人来。
 
 
 
 
 
51.《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
觅封侯。
52.《芙蓉楼送别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53.《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54.《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
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55.《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
56.《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李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57.《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已过万重山。
58.《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59.《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
一片日边来。
60.《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1.《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
62.《清平调词》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
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6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
人不起故园情?
64。《独坐敬亭山》李白众 鸟 高 飞 尽,孤 云 独 去 闲。相 看 两 不 厌,只 有
敬 亭 山。
65.《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
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6.《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
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人生在世不称
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7.《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
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
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
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68.《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
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69.《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0.《月夜》杜甫 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71《水槛遣心二首》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72.《江畔独步寻花》其一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
在娇莺恰恰啼。其二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
细细开。
73.《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
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4.《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
几回闻?7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
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襄阳向洛阳。
7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7.《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8.《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9.《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
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80.《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1.《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
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82.《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
又逢君。
83.《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
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4.《秋夕》杜牧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
女星。
85.《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6.《漫兴》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87.《戏为六绝句》子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
古流。


 
 
 
 
 
88.《客至》舍北舍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酌,隔篱呼取尽余杯。
89.《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0.《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风归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
爱浅红?
91.《梦李白二首》之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
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山黑。君今在罗
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天使蛟龙得。
之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
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熟去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92.《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
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93.《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
无人舟自横。
9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95.《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96.《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
愁暗暗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
圆。
97.《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
98.《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9.《节妇吟》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
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事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
相逢未嫁时。
100.《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
开封。
101.《酬朱庆馀》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
歌敌万金。
102.《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103.《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近夜月明人尽望,不知
秋思在谁家。
104.《行宫》王建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05.《写情》水纹珍箪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
楼。


 
 
 
 
106.《途中见李二》李益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楼便,莫遣
青丝扫路尘。
107.《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为修道半为
君。
108.《遣悲怀》元稹  之一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
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谁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
哀。
之二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
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109.《悯农》李绅 之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之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
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
边。
1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
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12.《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
雪飞。
113.《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14.《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
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15.《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116.《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
度刘郎今又来。
117。《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
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
秋。
118。《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
沙始到金。119。《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
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20.《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歌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晴却有晴。121.《酬乐天杨州初逢》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
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22.《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
来。
123.《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梳
头。
124.《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
霄。
12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6《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27《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
珠月似弓。
12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
沙堤。
129.《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0.《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
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1.《荆门西下》一夕南风一叶危, 荆门回望夏云时。人生岂得轻离别, 天意何曾
忌  ?骨肉书题安绝徼, 蕙兰蹊径失佳期。洞庭湖阔蛟龙恶, 却羡杨朱泣路歧。
132.《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33.《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
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34.《 无题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13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
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36.《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与暮
蝉。细
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
137.《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
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雏竟未休。
138.《流莺》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
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39.《写意》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 天外山惟玉垒
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140.《晚晴》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
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後,归飞体更轻。
141.《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
娟。
142.《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3.《宿骆氏亭寄怀崔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
荷听雨声.
144.《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
勋。
145.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46.《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
夜心。
147.《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
凌云一寸心?.
148.《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
江头江水声。.

149.《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
鬼神。
150.《花下醉 》 寻芳不觉醉流霞, 依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
赏残花。
151.《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152.《忆梅.》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153.《漫成三首》李商隐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李贺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
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雨吹。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李贺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
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雨吹。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央视荐诗】9月1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白露 · 古诗词赏析
与李白相约——古代文人(4/5)
李白代表作品《江上吟》如何理解?
杜甫最凄凉的一首诗,郭沫若读后却说他是残酷的财主!
描写爱情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