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点范畴思考

 学点范畴思考

徐飞

你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苏锡常镇二模作文题(‘小女孩违规逆行’),是不是一定要就事说事,写成评论类文章?是否可以用积累的专题,例如‘情与理’?恳请赐教。”

我想,你的困惑肯定也是当前不少高三学生的困惑。如果你懂一点“范畴思考”,就不会有这个困惑了。何谓“范畴”?范畴是哲学里概括与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如物质与精神、信息与能量、运动与静止、必然与偶然、规律与混沌、对立与统一、系统与要素、建构与解构、感性与理性、利己与利他,等等。

如果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这些哲学范畴概念还可以扩展更多,如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个性与共生、现象与本质、事实与价值、前提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等。如果善于运用这些范畴去思考,就有可能增加我们的思想深度。

不妨以苏锡常镇二模的这道作文题为例:

一位小女孩骑单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让她给家长打电话来处理问题。女孩紧张得哭了起来,路人纷纷过来围观。有人觉得司机不近人情,劝他不要为难孩子。司机说,赔偿事小,但要让女孩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作文材料的内容分析,我们很容易认可司机的行为、观念,倡导培养意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阅卷中,我们发现多数考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写。从这个角度写当然可以,但不可写成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担责”或“责任”为话题的作文。

如果你想写深刻,必须从内容表层深入到含意、价值层面,在具体事件的分析后上溯到上一层级,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观点。当然,你必须谨防泛化的危险。就这道题而言,司机与路人分歧的实质,是“人情”与“规则”、“情”与“理”的冲突。如果能从材料出发,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及时代表征,不失为较好的角度。

作文题的材料恰如放风筝的线,风筝可以往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飞去,但必须紧紧依托这根长线。但这根长线不是为了束缚风筝,而是为了助它飞翔,让它获得有限制的自由。

就此题而言,就事论事自然可以,但要分析得透彻也非易事。如果能从作文试题材料出发,生发出一个观点、哲理,合理地展开联想、拓展、引申,作文主旨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则更能彰显写作智慧。但这种写法有很大的风险,非写作高手不能为也,所谓“高难度,高风险”,功力平平者选择这种写法最易脱轨翻车,反不如就事论事来得可靠。我认为,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第三种写法,可能更适合你来写,可以在行文中适当紧扣试题材料进行分析,再进行适度联系、拓展

下面这篇文章就属于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写法。

法理与情理

法如堤岸,情如流水。无水则岸不生芳草,无岸则水泛滥成灾。以法约人,以情润人,是谓和谐社会。

女孩违规而行、剐蹭轿车,路人以为此事甚小,可心怀宽恕不了了之,司机却以为小中有大,犯规必要负责,必须请来家长处理此事。我认为这件事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大矛盾:法理与情理的冲突。

路人行为不需要多解释,爱护孺子是人之常情。司机的话却值得玩味。“给家长打电话”体现出监护人为未成年人承担部分民事责任的规则,“赔偿事小”道出了民事赔偿小惩戒大的目的,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是一语道破法理、情理冲突的实质:个人是否应作为独立个体承担社会责任?

这个问题的答案看似一目了然,但依我看来,几千年来宗族社会、人情社会的传统已把个体的独立性压抑殆尽,人们并不是对自我负责,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对家庭、集体、国家负责。孙隆基在《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将这种民族性称为“他制他律的人格”,在这种人格主导下,中国人上从君主父兄,下私僚属亲眷,将自己琢磨成一块扪之温润、视之柔腻的玉石,以集体对个人的容纳与认可程度作为评判自我的标准。这样的人往往缺少独立原则,因他人好恶而改变言行举止。如故事中劝司机小事化了的路人,他们见到女孩泫然落泪便忘却交通规则这一大是大非,形成一个看似道德友善的群体,指责司机不近人情,他们并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不认为女孩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如今的中国社会,正出现越来越多司机这样的人。他们已认识到法律法规对社会的规范作用,并把个人提升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个体。在习惯了人情社会的大多数面前,他们的身影显得孤独,却更富于力量。

法治社会需要每个人从集体的荫蔽下坦坦荡荡地走出来,独立承担法律赋予的责任。为何要强调“独立”?因为孟德斯鸠曾言“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而古斯塔夫·勒庞认为“集体永远是非理性的”。只要存在集体就会存在情感泛滥横行的危险,人就会试图借助他人的力量逃避责任。如今中国社会有多少人分明自己犯了错,却在网络上寻求大众同情。昔有大学生捕珍稀动物获刑,今有人因逃票而命丧虎口,这些看似只是小事,但若社会长期以超越规则的同情心为这些行为遮风挡雨、辨解开脱,无异于渐毁匣笼,使虎狼外蹿。为此,必须让每个人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法律责任。

法官小奥斯丁·朗姆有名句:“法官不是无限苍穹的自由喉舌,而是一种强权的监督者,这种强权来自它所约束的人。”法律责任是每一个现代人不可弃、不可离的行为根本。应当铭记的是:我们所承担的每一份责任,都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困惑有没有得到解决?你完全可以选取合适的范畴(如“情与理”“人情与规则”等),结合自己的专题积累来写。

题目材料纷繁复杂,但范畴是有限的。如果你具有了范畴思考的能力,你能精准抓住材料的核心概念,或许还会发现题目之间的重合处。比如这次二模作文题,与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的范畴基本一致,都关乎到“情与理”。那道作文题如下: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了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然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题:人情还是规则,你如何选择?
胡说作文20:溯向文字最深处
文题细评|评2018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试题
046.《东方快车谋杀案(下)》:情理与法理,一场人性的审判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1-15 )( 27-36)
作文讲座:第十讲 展开想像 拓宽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