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 李嘉诚永远赚钱的金科玉律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亦是李嘉诚一生的写照。

一、自助者天助之,学习改变命运

李嘉诚从学徒时代就学习英文、订阅西方英文杂志,到21世纪和美国硅谷科技新贵并肩前行,李嘉诚一生学无止境,孜孜不倦。他自己,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1.自学英文与专业知识

做学徒时期,李嘉诚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也都从未忘记或放松学习。他知道当时的香港是洋人主导的社会,必须学会英文才能求得更多的机会,因此攒钱买了本英汉词典自学英语。

后来进入塑料行业工作,他又借来《当代塑料》及其他西方专门的塑料杂志,从中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

李嘉诚的学习涉猎广泛。除了英文,他也喜欢中文古书,从《曾国藩家书》《论语》《老子》等传统中国古典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哲学。

工作几年后,李嘉诚还给自己制定了阅读纪律:

“第一,不看对发展事业无用的书,即使内容再有趣味性;

第二,有用的书,即使没有趣味,也要看,而且要看出趣味和学问。

非专业书籍,我抓重点看,如果跟我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我也会把它看完。”

回忆早年的苦学生涯,李嘉诚说,“别人是自学,我是‘抢学问’,抢时间自学。一本旧《辞海》,一本老师版的教科书,自己自修。”

点击加载图片

2.阅读上市公司财报

20来岁开始,李嘉诚还给自己培养了一个阅读爱好——看上市公司的财报。

学习,让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李嘉诚年纪轻轻就被老板任命为经理、总经理。学习,也让李嘉诚找到创业的机会。他创办第一家工厂的依据就是来自长期阅读的《当代塑料》杂志。

当时,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预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将迈向经济复苏以及人口成长,势必带动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当老板结束塑料工厂业务时,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进而迈开了创业步伐。

学习,还让李嘉诚掌握到靠知识和资本快速壮大企业的秘诀。在创业初期,李嘉诚就已开始投资一些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股票。

每次买入一个公司之前,他都会仔细研读他们的财报,研究他们的商业规则。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财报因此成为他的英文老师、商业教练,也是他的私人投资获利来源。

这让李嘉诚成为同代香港华商中对国际资本市场有更多了解,并拥有更广阔经济和经营视野的人,也让李嘉诚找到以资本运作产业的成功密码,从而不断从同代香港华商中超越传统的边界,构建起无域的商业帝国。

点击加载图片

3.善用知识,勤学不辍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李嘉诚说。也因此,他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成功领袖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善用知识:

“经济的竞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战争;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实践中的自学,也让李嘉诚更具思辨性地对待知识,而不是迷信专家和权威。他说:“老实说,我对许多人云亦云的表面专家所做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数。说得俗一点,有时大家方向都正确,耍的却是花拳绣腿,姿势又不对。”

今天的李嘉诚,依然自学不辍,回家仍必做两项功课:一是晚饭后看电视学英文,一项是就寝前的阅读。

二、做事的哲学

1.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

“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地进行;

“不疾而速”,是你早就有了谋划,早就洞悉了事物的调理,并且早就对各种问题胸有成竹了,因此,当机会来临便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

“无为而治”则要依靠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

“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以上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李嘉诚强调。

2.审慎考量,注意风险

为在事前清楚计算得失,李嘉诚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可能发生的坏情况,然后考虑能否承担其风险。他说,做事业一定要先想失败,世上并无常胜将军,一定要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注意风险并不代表停滞不前。

如何在风险和机会中取舍,李嘉诚的答案是——做足准备功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他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作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3.如何在适当的时间迅速地决定?

李嘉诚的经验是,要在事前汲取行业最新、最准确的技术、知识和一切与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讯息,才有深思熟虑的计划,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

他说,只有掌握了消息,机会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有动作。这也是他的成功精髓。

4.发展事业要注意的三点:

第一,要追求那个行业最好的知识、行情信息,以及最好的技术,且必须处于最佳的状态;

第二,努力、毅力,要用力到极致;

第三,建立好的制度与人才团队。

李嘉诚曾在汕头大学阐述自己的管理心得和经验。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

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

点击加载图片

5.人才选拔

在选拔管理层上,李嘉诚强调:

“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不断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不过有些人却一定要避免。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却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企业也无法负担那些滥竽充数、唯唯诺诺或者灰心丧志的员工,更无法容忍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明星。

我的经验是,挑选团队,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谨记,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或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因此,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

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音,你要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可不可以做到开明公平、宽宏大量,而且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不过我要提醒,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要你当个费时矫枉过正的执着的人。”

从小在复杂环境求存的历练,让李嘉诚能快速判断一个人的优缺点,进而从旁引导,发挥其所长,这也成为他管理上的一大优势。

关于李嘉诚和部属的相处,一个故事是:

当年以超过千亿港币出售Orange的关键时刻,几乎在惊心动魄中度过每一天的他,除了明确大方向并不断提醒已经忙到病的阵前爱将霍建宁注意身体,没有给霍建宁任何压力和质疑,几十几百亿的价码都由霍建宁相机行事。

即便交易尾声时,他已睡觉都把手机放在床边调到最大音量,紧张到生怕错过霍建宁汇报过来的消息。

点击加载图片

6.成功的秘诀

被问到如何才能成功时,李嘉诚还强调,“我认为做人成功重要条件是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他说,“答应人家的事,错的还是照做。让敌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

很多与李嘉诚合作过的人都曾表示,李嘉诚答应的事,明明吃亏都会做。曾经,有人问李嘉诚的一个对手,李嘉诚可靠吗?对方说:他讲过的话,就算对自己不利,他还是按诺言照做,这点是他的优点。

关于李嘉诚做人做事的作风,曾有媒体采访他后这样描述:访问中,他多次强调,无论你怎么写都可以,但关键是,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不要惹人妒嫉。

李嘉诚在商业中,讲究合作共赢,甚至自己赢得少一点,合作一个生意,赚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在香港商界,李嘉诚跟几大巨头,一直是合作大于斗争,起码明面上,里里外外都和和气气。

李嘉诚曾告诉自己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

“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非常好的一个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

点击加载图片

7.毅力和心力:

2005年,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演讲,他谈及毅力和心力:

“如果你认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艰苦忍耐’式的奋斗,这是很不足的心理状态,毅力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生活。真正有毅力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标,且愿意承担责任,有颗坚强、又充满着希望的心。知道什么是原则、事实与正义。有极大的勇气和谨慎。”

而“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灵的发展,通过终生思索和追求学问的人一定不会掉进时间的迷宫,在营营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

善于学习的人能领会和掌握未来,好学的人懂得把观察、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智慧并使用得当,不仅能把梦想持之以恒,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

点击加载图片

8.财富观:

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投入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

'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李嘉诚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富贵。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诚又自创内心的财富,这就是真正的财富。

点击加载图片

9.在卓越与自负之间:

2008年,关于“自负指数”的演讲中,李嘉诚说:“在‘卓越’与‘自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为有信心、‘勇敢无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

三、思维习惯:四个90%

1.90%的时间考虑失败

李嘉诚往往会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不停地研究每个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就好比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驾船远航,在离开港口时,一定要想到,万一台风来袭之际应该如何应对。

一定要想到失败,只有把每一个细节、种种失败都考虑到了,成功的把握才会越大。“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

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李嘉诚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

点击加载图片

2.每天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

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嘉诚答,“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5年、10年后的事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就如同下棋,下一步棋要想到5步、6步,才是高手。目光短浅的企业家,经营的企业倒闭是很正常的现象。

点击加载图片

3.90%否定要慎重

如何处理别人和自己意见不符的情况?

李嘉诚说,“我常常是这样,假如一个项目我认为是不好的话,我还是非常虚心地听取不同见解。有的时候,可能90%是你认为不好的,但他讲的10%是你不知道的。那么这个10%可能就是成败的关键。”

因为“今天跟从前有一个不同,传统的行业如果出错错不了多少,但是今天的决定错了,可以错得非常离谱。”

4.掌握下属90%以上的数据

李嘉诚不喜欢通过无休止的会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他听取每个汇报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更多时候,他喜欢自己阅读、分析、判断。

他自称可以对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字,准确地说出90%以上的数据。“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智慧与理念有哪些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人生智慧
李嘉诚经典名言选
李嘉诚妙论管理艺术
李嘉诚名言
李嘉诚:成功奥秘在于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