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记·凡音,生于人心者也》原文及翻译
礼记
原文
    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 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

译文
    音,是由人心产生的。乐,是与事物伦理相通的。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只懂得声音不懂的音乐的是禽兽,只懂得音乐而不懂的乐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是能够懂得乐理的人。 
    所以能由辨别声而知到音乐,由辨别音乐而知乐理,由辨别乐理而知道政治的好坏,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方法。所以不懂的声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音乐。不懂得音乐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乐理。懂得乐理就接近于知晓礼仪了。礼仪和理乐都通晓,叫做有德!  
    所以乐的隆盛,并不是使声音极尽华美。在宗庙中合祭祖先的礼仪,并不是使食物滋味极其丰富。在宗庙中弹奏的瑟,安装这音色沉浊的朱红色熟丝所做的弦,底部的孔眼很疏朗,弹奏时发出沉浊而舒缓的声音,一个人唱歌,三个人应和,这声音并未达到丰富多彩的完美境地。合祭的礼仪,崇尚玄酒,并以爼盘载着生鱼,肉汁不用盐菜来和味,食物的味道并不丰富。因此此先王之所以制定礼乐,并不是它来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用它来教导民众节制自己的好恶之情,从而归于正确的人生正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者,通伦理者也
礼记全文及翻译、读解
乐经》译文
《礼记》全文下
礼记集说卷九十一
抓住“礼乐”就抓住了中华文化的真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