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触摸《我的叔叔于勒》的人性温度

《我的叔叔于勒》作为初中语文教材名篇,已无数次被专家学者们研读、建构乃至解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理解。长期以来,菲利普夫妇这一人物形象被解读为“资产阶级社会金钱对人性的异化”,把菲利普夫妇当作嗜钱如命、淡漠亲情的代表。因此,不少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行径嗤之以鼻,更有甚者,他们成了学生眼中“恶人”的代名词。这种“简单粗暴”的解读模式一旦普及并深入人心,不仅影响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而且会把学生与真实的文学、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隔离开来。这种套路式的思维,把经典作品里的人物形象简单化、人文内涵扭曲化,消解了作品丰厚的文学价值,也降低了读者的思维品质以及人本素养。

小说作为富有人文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体裁,能让人的心灵得以慰藉和满足。阅读小说能使阅读者体会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体会到美丑善恶,激起阅读者对人类的同情和关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怀。

对文学作品“标签化”的认识,由于缺少对人物作为“人”本体的理解与思考,只会让学生漠视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人性的特征、人性的可贵。

基于此,对于文本和人物的模式化解读并不能触及文本最原始的样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度开掘。

深度解读:从浏览式泛读走向梳理性深读

深读一:菲利普夫妇的“心电图”

文本最浓墨重彩的部分是菲利普夫妇和于勒在船上偶遇的情节,也是小说的高潮部分。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特点在这一部分得以凸显。

菲利普夫妇对于传说中那个“发了财”的于勒可以说是“望眼欲穿”。文本描述如下: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于勒却以这样的形象出现了:

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从这段简短的白描可以透析到,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产生了惊天的波澜。

随着于勒的身份逐渐被证实,菲利普夫妇寄希望于勒改变其生活状况的愿望逐步坍塌,这种失落感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逐渐达到饱和。在此过程中,夫妇两人的表现不尽相同,却同样浓墨重彩。

菲利普先生先后出现了“不安”“放心不下”“脸煞白、眼呆直”“神色狼狈”等不良反应,菲利普夫人也出现了“害怕”“哆嗦”“躲避”“暴怒”等行为举止。如果模拟他们此时的“心电图”,大概是这样的:

当菲利普夫人最终确定于勒的身份后,她暴怒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菲利普夫人称呼于勒为“贼”“讨饭的”“那人”。这和他们见到于勒前的称呼——“好心的”“有办法的”形成了鲜明对比。贪婪、势力、不顾亲情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面对与想象中差距如此之大的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梦想落空,生活的寄托也随之覆灭。如果可以,他们宁肯自欺欺人地相信这不是他们的亲弟弟,无奈在事实面前只得选择了咒骂和逃避。这部分作者对菲利普夫妇动作、语言及心理描写可谓极尽能事,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因此,读者们的情感天平不自觉地偏向了于勒,这个穷困潦倒、终招人弃的可怜人。与此同时,菲利普夫妇也背负了“恶人”的骂名。

问题的取舍:从随机式提问走向价值性置问

深读二:“真实”≠“恶”

文本解读到这里,课堂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忙于指责菲利普夫妇的倒行逆施。然而,如果真实的于勒出现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一定不会像菲利普夫妇那样对待他吗?

课堂顿时进入了“真空”状态。此时学生的迟疑也许便是最好的答案。当身份转换之后,我们除了谴责菲利普夫妇的行径之外,又能够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走多远,又能够为于勒做些什么呢?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又能奢望“衣服都要自己做,东西都买打折的,连请客吃饭都不愿意答应,只因为害怕要回请”的菲利普夫妇做到些什么呢?菲利普夫妇的做法,确实少了几许人情味,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冷漠,也确实造成了于勒更加悲惨的境遇,但是,这种表现就能或者就只能用“恶”来诠释吗?

对待菲利普夫妇的所作所为,我们除了谴责他们的无情冷血,就真的无能为力了吗?既然我们作为旁观者也同样会在这样的道德两难中有所迟疑,既然我们的内心也存在着亲情和生活的权衡,菲利普夫妇彼时的心境于我们同样不可避免,那么笔者认为,菲利普夫妇实在“恶”得有些冤枉。面对生活,他们的反应更加趋于市井小民的“真实”。探究到这里,菲利普夫妇的剪影似乎有了些厚度。

要点的提炼:从常规式概括走向独特性开掘

深读三:“真实”得合理却不合情

“真实”的菲利普夫妇不加掩饰地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全盘端出,他们的真实让我们的灵魂震颤,也让我们对亲情充满了怀疑和不安。作者莫泊桑不愧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圣手,在他的笔下,人性的贪婪和自私被放大的同时,读者的内心也同样承受着拷问。

遭遇到了判断失误的学生们,此刻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一时语塞。我们是不是就这样简单亵渎地了文本?我们是不是只能让孩子们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文字表面低空滑行?

带着这份惶恐,我再一次走进小说,我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要告诉该学生,文本有它“理智的深邃”。

对于一部小说来说,初一读,我们读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初二再读,我们读的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初三接着读,我们希望读出真实而又矛盾的人生。这也恰好印证了文本的三个层次:表层,文本讲了什么(看故事);中层,文本想要讲什么(品人物);深层,文本应该讲什么(谈生活,谈人生)。教师的使命,就是率领学生一一解开文本的密码。这也暗合了小说家的意图,他要赤裸裸地展现人性中最不堪的一面,与此同时,他也努力地开掘着人性中被忽略却值得被肯定的另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本解读,向人性更深处漫溯
阅读教学中细节探幽的三重境界—《我的叔叔于勒》中细节描写的教学
《我的叔叔于勒》课后谈谈
我的叔叔于勒
王君老师《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与点评
教师该讲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