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李焕章轶事
原文地址:李焕章轶事作者:仉同如
  李焕章轶事
 
   

李焕章才智过人,孩童时就能即景赋诗。
  一日,有位潍县的学者骑着毛驴前往李家桥拜访李中行。走到李家桥村头,却不知李中行家居何处。这时,正逢七八岁的李焕章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孩童在洋水中嬉戏,听到询问自己的家门,便爬上岸来顽皮地说:“我可给你带路,但必须让我先骑骑你的毛驴。”这位学者听后,说:“这有何难,但骑无妨。”谁知这头毛驴欺软怕硬,见一小孩来骑,便连跳带蹦不让其靠近。李焕章见此情景,也不勉强,便笑着说:“不骑也罢,但你要与我对诗,如能对上,我便与你前去,若对不上,只好请便。”这位学者闻听此言哈哈大笑。认为一小顽童也能作诗,即使能够吟诗,我岂有对答不上之理。便说道:“有诗请吟来。”李焕章思索片刻后吟道:“蹦蹦跶跶一头驴,啪啪嗒嗒四只蹄,甩甩搭搭一条尾,尥尥蹶蹶不让骑。”这首诗虽无多少文采,但出自一小顽童之口也实属罕见。这位学者听后十分吃惊,竟一时无以对答。
  见到李中行后,这位学者得知李焕章是李中行的儿子,翘着拇指夸赞道:“令郎年少有才,将来定成大器!”

顺治初年,朝廷委派冯溥到江南担任乡试主考。冯溥深知江南遍地才子,怕自己难以应酬,便专程来乐安聘李焕章为自己同考。李焕章欣然应允。
  在去江南的船上,李焕章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到自己此次去江南关系重大,要使这次考试得以顺利进行,使众人心悦诚服,必须要掌握江南诸方面的情况,做到胸有成竹。于是,披衣坐起,燃起灯烛,在舱内阅起收集到的江南各种书籍来。李焕章边翻边看,一目十行,至晨曦初起,已将几十卷书籍翻阅一遍,(这就是名闻遐迩的“一夜读尽江南书”),对江南各地的风土人情、诸才子的文章风貌全部了如指掌。
  到江南后,一些官员、学者听说从山东来了位没有官职的同考,从心底里瞧他不起。江南学政见李焕章貌不惊人、衣冠不齐,曾对人说:“看此人也不过是水皮一棍(浮浅、无学问之意)而已。”一些学者、文人更想寻机为难他一番。在迎接主考、同考的宴席上,一年老官员首先站起,向冯溥、李焕章各敬一杯酒后,便对李焕章说:“近日偶得一上句,但苦于无有下句,一时不能成诵,不知能否请教于李先生。”李焕章笑了笑说:“不必过谦,但讲无妨。”这位官员便清了清嗓子,拈须摇头吟出一全由“虫”边字组成的七字句。李焕章一听便知是为试探自己有无才学而来,略一沉思后笑道:“这有何难!”随后对出一全由“鸟”边字组成的下句。诸官员、学者一听,句中的“鸟”边压“虫”旁,确实是才高一筹,气势不凡,全惊呀地说不出话来。这时,一学者仍不服气。站起说道:“闻听李先生才学横溢,能否当即赋诗一首,以饱我等之眼福?”李焕章听后,笑而不答,走到几案边,展纸提笔,走龙飞蛇,顷刻赋“别(别拗之意)蛮诗”一首,“管阁居官久寄京,朝臣乘宠出重城,散心萧寺寻僧叙,闲隙花轩向晓行,辞切残浸摧寸草,抛撒朋辈譬飘萍,咫生圣世识书史,蛮陌氓民慕美名。”写完后即递于那位学者,让他读给大家听。原来,李焕章从刚才的谈话中听出,江南人读一些字的音韵十分拗口,便写了这首绕口令式的诗,故意出他的洋相。那位学者接过后,未等读完前两句,舌头已是不听使唤,把好多的字音读错,只好放慢吟诵速度,一字一字单挑着读,结结巴巴,连不成句,只急得满脸绯红,大汗淋漓。引得满座捧腹大笑。
  开考这天,主考冯溥与同考李焕章一早向考场走来,远远看见前面扎有一座大牌坊,彩旗飘扬,气势雄伟,四周围拢着许多人在观看。走近后,只见牌坊的上联写道:“三村三里三才子(指唐寅、祝允明、文微明)”。李焕章心想,这是夸耀他们江南遍地才子,小看我们山东人啊。又转过头去欲看下联,谁知下联却空着。李焕章一看就知道这是要自己对出下联。便从容地走到旁边早已备好的书案前,挥笔写下了“一山一水一圣人。”写完,将笔掷于桌上,与冯溥扬长而去。等李焕章一走,人们便围聚过来争先观看。看后全惊得目瞪口呆。这下联不仅对得工整,字写得遒劲有力,而且内容极有气势。山东有五岳之首泰山,有举世闻名的黄河,还有个至圣先师孔圣人,这是多少个才子也抵不过的。从此,江南的官员、学者及才子们对李焕章再也不敢另眼相看了。
  评卷完毕后,江南学政来到李焕章下榻之处,待谈论了一阵考生的文章后,说道:“先生此番来江南,名声大震。眼下即将离别,能否留一诗篇,以为纪念?”李焕章道:“李某才疏学浅,岂敢班门弄斧。不过,既然大人索句,却之实为不恭,我就只好献丑了。就以“水皮一棍”为题如何?”说完,便饱蘸浓墨,挥笔写道:“手执长竿杖东流,一声击破楚江秋。千层波浪分环合,万颗明珠散复收。红蓼滩头惊宿鹭,白沙岸边起眠鸥。早知此处无鱼钓,收拾丝纶别下钩。”这位学政明知是讥讽自己与江南考生们无才,也不得不红着脸称赞道:“好诗!好诗!”

李焕章与蒲松龄均为齐地名士,家乡相距仅百里。因此,两人交往甚密,常常聚于淄川或乐安,共同研习学问,谈论各地风土人情。对李焕章的才学,蒲松龄深为佩服。
  一日,蒲松龄前来拜会李焕章。谈话间,蒲松龄拿出《聊斋志异》的部分手稿与李焕切磋。李焕章逐篇阅后,言道:“天下的离奇古怪之事皆让你写尽了,描写可谓淋漓尽致。”接着半开玩笑地说:“你写别县我不管,但你不能写到乐安之事。”蒲松龄故意问道:“我写乐安又当如何?”李焕章说:“难道你不怕我写你淄川?”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出于对李焕章意见的尊重,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几乎写遍了周围所有县份的怪异之事,唯独未涉及到乐安。就连褒赞李焕章的《李象先》一文,也是将李象先写为“寿光之闻人也”。

一日,李焕章与徐振芳去诸城访友。路过一学堂门口,见这学堂的教学老先生正在古槐树下纳凉,两人便与其攀谈起来。当问及他教多少学生时,这位老先生有意试探一下两位过路人的学问,便婉转地答道:“蓬瀛学士双连舍。”话中的“蓬瀛学士”指的是唐太宗时文学馆中轮流值班讨论典籍的十八位学者,当时号称为“十八学士登瀛州”。“双连舍”指的是两个十八,即说他有三十六位学生。李焕章听后,随口说道:“洙泗弟子半及门”。这位老先生一听,认为李焕章对得妙极了。孔子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位最为著名,世人称“七十二贤人”。“半及门”即是说门下有三十六名弟子。句中末用数字,却借用典故点出了具体的数目,而且诗句也对得工整、合辙,无懈可击,不由地对李焕章肃然起敬。

李焕章一生关心、体贴穷苦农民,见到有的富户仗势欺压穷人便愤愤不平。
  在青州法庆寺居住期间,一日上街,见一老农在向人们哭诉什么。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农民原来种着十亩地,四周皆被阁老冯溥家的地包围着。冯家的人倚仗自家有人在京城做官,不断侵掠地边。年复一年,这位老农只剩下不到几亩地了。举家难以糊口,故而在街上向人们诉说。李焕间听后,非常气愤。心想,自己虽与冯阁老是好友。但冯家人仗势欺人也实在让人看不下去,豁上冒犯冯阁老,我也要帮这位老农压压冯家的气焰。想到此,便拨开人群,走到老农面前问道:“既然冯家侵边,你为何不去官府告他?”这位老农叹了口气说:“冯家官大势强,我哪能告得倒人家。”李焕章接口道:“我来帮你想个办法。”李焕章让人们找来一张纸,提笔在纸上写道:“我家十亩土,四周皆冯府,大风刮了去,不知在何处。”又在下面连写了三个“找地”。写完,李焕章又附在老农耳边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
  几日后,这位老农便带上干粮,拿着这张纸上了京城。来到冯阁老府前,按照李焕章的嘱咐,双手高举着那张纸,一声接一声地高声喊“找地!”
  冯府的家人看到纸上的字后,心想,这不是给冯阁老脸上抹黑吗?便极力轰赶。可老农就是不走,于是双方争吵了起来。冯阁老在府中听到吵闹声,便唤来家人,问出了何事。家人只好如实禀报。冯阁老听后,便猜中这准是李焕章出的办法。便让家人把这位老农恭敬地请至家中,奉为上宾,整天好酒好菜伺侯,就是只字不提退地之事。几天过后,这位老农实在忍不住了,生气地说:“你家不必如此破费,请放我走,我还要到街上继续‘找地’去!”冯阁老笑着说:“你也不必再找了,你的地已经回到你家了。”说完,便派人带上盘费,送老农回家。
  这位老农回家后,怀着狐疑的心情到坡里一看,自家的十亩地果然已丈量好,端端正正地摆在那里。原来,老农一被接进冯府,冯阁老便暗中派人回到青州让家中把地退了出来。

   从此,青州一带没有不佩服李焕章有智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康熙朝“辅弼重臣”冯阁老画像
青州一条有意思的小街:夥巷街
《滑稽诗文》之滑稽联语(二)
广饶“没尾巴老李”故事背后的故事!
明朝青州御倭兵部尚书邢玠与乐安诗人徐太拙家族交游考略
(1)忆仙姿。松——读黄河老农《翰墨平坦93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