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水:成长拒绝“巨婴化”——“准大学生未拿到更多生活费威逼父母”材料作文





一、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位浙江准大学生的妈妈发帖称,给女儿开出了每月1200元伙食费,购物费用另计,结果女儿不满,说同学的生活费是自己的几倍,还问“是不是亲生的”。

无独有偶,一个重庆准大学生在重庆某大学贴吧发帖,问在学校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够不够。他还称,父母一个月只愿意给1500元生活费,为了多争取500元,他在网吧呆了两天,不理父母,直到父母妥协他才回家。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二、枯叶蝶下水文

成长拒绝“巨婴化

枯叶蝶

好的教育不应该让孩子灵魂缺钙。

——题记    

“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不给够每月2000元生活费,我就绝不回家,不再理睬你们!”这不是电影桥段,也不是在排小品,而是准大学生为要到更多生活费在向父母宣战的两个场景!

读罢,愤慨而扼腕,不禁沉思:今天的之骄子咋就成了年龄与身体成年而心智幼稚可笑的巨婴?

诚然,读大学,向父母多要一点生活费,可以生活得更好一点,自是无可厚非。自己不具自立能力,不向父母伸手又能如何呢?

但,为多一点的费用,恃爱而骄,任性而为,以斗气、撒泼甚至威逼的方式让父母就范,堂堂大学生顿时显出成年巨婴的真面貌,就大错特错了。

适量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不难发现其正是一部巨婴修炼史!

亲人的泛爱让孩子在成长路上获得极大的物质满足。这一代大多为独生子女,集两家两代的宠爱于一身——物质上的要求都得到尽量的满足,并且积习而成:父母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理所应当,不必言恩。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亲情背后其实是冷漠的物质交易的契约关系。爸爸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子女出类拔萃,却往往以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为筹码,要求子女成绩优异,从而增添自己脸上的光彩。因而血缘亲情在双方的交易中呈现虚假“繁荣”:父母因子女勤奋学习而觉得子女听话懂事,子女因要啥父母给啥而觉得父母很好。但,一当交易的终极目标达成——孩子考上大学,交易的天平顿时失衡,亲情的面纱就被撕破,子女成年巨婴的本质立显。

深究之,则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扭曲——重成才轻成人。孩子以成绩、奖状、名校通知书换取丰厚的物质满足,因而忽略了这物质中蕴含的浓厚亲情,把父母给自己的一切付出当做理所当然,伸手索要而不思自立,以致享乐成性,自私冷漠,缺乏感恩之心。

教育的扭曲必然带来成长的畸形:灵魂缺钙而成成年巨婴!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是孩子的不幸,也是家庭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这代孩子成长的时代,正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是极大追逐功利的时代。时下的成年巨婴并非个案,啃老族也数见不鲜。因此阻止孩子巨婴化势在必行。

首先,国家要从教育导向上拨乱反正,将成人教育真正推到首位落到实处。其次,家庭教育应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关注孩子心智的健康。

当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灵魂的钙源,孩子的心智才能跟上身体的茁壮。这时,孩子才是真正获得了成长:成人,然后成才。这于孩子是幸福,于家庭是光彩,于民族方有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大学生向父母要4000生活费被拒,孩子消费观究竟如何树立?
撕下“伪精致” 回归生活真实
大学生活费,每月1000元够不够?
广东父女俩因1000元生活费吵架,女儿嫌钱太少:我不耍朋友吗
广东女大学生嫌弃父亲引热议:大学生一个月1000块生活费,到底够不够?
女大学生高额生活费遭全网怒骂:怎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白眼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