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晋祠
原文地址:晋祠-山西行之十三作者:悠和君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创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是祭祀西周晋国诸侯姖虞的祠堂。祠内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台亭桥榭等建筑100余座,各种雕塑100余尊,碑碣400余通,上千年古树20余株。晋祠,是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胜景牌楼。

 

▼晋祠,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

 

   



 

 

 



   

 

▼从公路边经过一大片开阔的建筑园林,才到达晋祠入口。

   

 

▼水镜台。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

 

▼金人台,四角有四尊铁人。

 

▼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的铁人,神态威武,英姿勃勃,而且历经九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盔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神奇。

 



   ▼对越坊,两侧为钟鼓二楼。

 

▼献殿,是金大定八年(1168年)所建,作为供奉圣母祭品之用。该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九脊顶,其斗拱作法与圣母殿相似。

 

 



▼圣母殿和殿前的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桥下有一泉水汇成的水池,因游鱼众多,名为鱼沼。东西方向的主桥为平桥,宽约5米,南北方向次桥宽约3.5米,斜搭在主桥上。

   

▼圣母殿,是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2,是我国祠庙建筑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宋代木构。殿内存有宋代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居中而座的是叔虞之母邑姜。



▼圣母殿前檐柱的木雕盘龙柱,为宋元二年(1087)遗物,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

 

 

▼圣母殿右侧的千年古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距今已有2700多年,虽然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

   

▼晋祠古木众多,树龄最长、最负盛名的是植于周代的两棵柏树与汉、隋、唐的三株槐树。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水塘。

 

▼善利泉,与难老泉对称,为晋水第三源泉,善利泉亭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

 

 



▼元代泥塑乐伎像,共十四尊,手中分别持有笛子,琵琶、三弦、拔等乐器,是研究元代服饰、礼乐制度以及音乐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

 

▼唐碑亭内陈列之唐太宗手书御碑“晋祠之铭并序”,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返回时途经晋祠,亲撰碑文。碑文1200多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

 

▼晋溪书院。



▼祠北浮屠院内的舍利生生塔,初建于隋开皇年间,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塔周饰有琉璃勾栏。

 

 

▼ 时值秋天,高速公路两旁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煞是好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藏在晋祠里的三大国宝建筑,竟有最早水陆立交桥
秦晋之行前看晋祠
晋祠
【经典】太原晋祠:时间累积而成的建筑博物馆
揭秘:“晋祠”为何会以国名来命名
中国六十年纪行-88 晋祠胜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