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田园诗专项练习

 一、知识回顾

山水田园诗,一般是指描写山水田园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田园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一般的山水田园诗歌,不可能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来写山绘水的,在山水的描绘中融注自己的思想及情感。

综合来看,一般的山水田园诗歌,其创作目的是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水流,创造出一种山水幽静的生活,借以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对山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及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那么,对于的表达,山水田园诗歌有其独特的方式和技巧。
  一是情景交融法。即将自己特定的情及志融入特定的,这里的即山水。

二是虚实相生法。这种方法也为诗人常用,一般借助于侧面烘托来进行,虚写是为实写服务的,诗人虚写对象是为了侧面烘托实写对象。写山之高,而想象轻云之萦绕,飞鸟之难进;状水之险,而设想环境之恶劣,行人之艰辛。

三是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对比衬托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等。正是这些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才使诗歌生动活泼,经久不衰。

二、专项练习

晓行巴峡(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⑴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⑵,莺为故国声。

赖⑶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⑴树杪:树梢。⑵殊方语:异乡语言。⑶赖:多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莺为故国声”借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所表达的情感相同。

E.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畏人①(杜甫)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

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

【注】①本诗创作于作者漂泊蜀中的第三年(公元762年)。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异方”是指异地他乡,作者指出自己漂泊异地他乡也能看到美丽动人的早春之景,内心十分欢喜。

B. 颔联以时空对举的方式,指出清江万里远离都城长安,而自己离开都城又已经多年,在这种阔大辽远的境界之中愈发地显出作者的孤独渺小。

C. 《畏人》在前两联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而后两联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 五言律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是作者青年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而本诗的情感与风格却与之截然不同。

E. 尾联的“从”可以理解为“纵”,放任的意思;“榛草”即杂草。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

3、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A.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

B. 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 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 诗中用“日暮”“月初白”“孤灯”个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作者孤寂情感。

E. 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过岭①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②。

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② 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甘”突出了“甘”之少,与“七年”之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情更加强烈。

B. 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里。

C. 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

D. 全诗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既描写了云雾环绕下,波鸣空涧中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充分体现了苏诗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

早发昌平岛①

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

【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自广西境内取道海上赴贬地途中。②鸣榔:敲响船帮,代指开船。③魏阙:出自《庄子》,原指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后代称朝廷。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船出海,“春风”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

B. 颔联“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描写了行程中所见明丽景象,对于赴贬地途中的诗人来说,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是非常幸运的。

C. 颈联中的“冲”“溢”二字刻画出了海面上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这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表现了诗人在炼字方面的匠心。

D. 这是一首贬谪诗,描绘了早发昌平岛旅途中的壮丽景色,语言生动,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

E. 诗歌叙事、描写、抒情自然结合,采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情感表达极为充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矛盾的内心。

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注:官赋:官家的赋税。经年:一整年。柴荆:柴门。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 颔联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C. “袭”字运用比喻,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D. “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

E. “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②前。

【注】①《新唐书·王维传》中记载“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 柳浪??与裴迪游其中”。②五柳:陶渊明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有“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此诗中王维自称五柳。

8、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转”和“日”用得巧妙,山本是静止的,着一“转”字,借颜色渐变而写出它的变化;水本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B. 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指的是田园隐居的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

C. 颈联运用渲染的手法表现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

D. 尾联用典,王维自称五柳,以陶潜自况,又把裴迪与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王、裴二人一起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

E. 首联、颈联侧重写景,描绘辋川附近的深秋暮色;颔联、尾联侧重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

过白土村

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9、以下对此诗进行的论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因被封荆国公,世人又称其王荆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 从诗体上讲,此诗当属五言律诗。律诗一般八句四联。依次被称作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

C. 第一联中,“田家”“城阴(城北)”“野径”三词交代地点,照应题目,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田园诗。

D. 第三联,采用比喻及视觉与嗅觉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木槿花瓣红艳,如同胭脂;荷花芬芳浓郁,如同麝香。

E. 最后一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村庄人烟稀少,鸡鸭无主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之情。

 

 

 

山水田园诗考案答案

1、CD

试题分析:C项,“万井”指千家万户;D项,“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句的情感不同

试题分析:A项,此时诗人正身处他乡,内心孤苦,说“十分欢喜”不恰当;C项,尾联不是直接抒情。

3、DE

试题分析:A项,全诗并未生动地描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情景,而是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项“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项“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

4、AD

试题分析:A项,没有比兴手法;D项,“白天”不恰当。

5、AD

试题分析:A项,“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七年”被贬时间之长,此时贬官归来,又喝到曹溪的水,两项对比之下更显水之甘甜,表现出乐观的精神。由此可以知道,“一勺甘”突出的不是甘之少,而是甘之甜。D项,从诗歌所写景物和流露出的情感来看,“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错。

6、CB

试题分析:A项,“‘春风’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分析不当,此处所写虽为乐景,但此诗表达的是哀情,故这里是乐景衬哀情。D项,“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分析不当。从尾联来看,“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独泠然”体现出孤独寂寞之情。E项,“矛盾的内心”分析欠妥。

7、AB

试题分析:C、“袭”是拟人;D、说不上“生动可感”;E、不同,陆游的惬意,杜甫的贫病交加。

8、CD

试题分析:C.颈联运用渲染的手法表现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渲染的手法理解有误,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手法。D. 尾联用典,王维自称五柳,以陶潜自况,又把裴迪与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王、裴二人一起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用典手法理解有误,这是王维的自喻。

9、BE

试题分析:B.从诗体上讲,此诗当属五言律诗。律诗一般八句四联。依次被称作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对诗歌每一联的顺序说法有误,应该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E.最后一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村庄人烟稀少,鸡鸭无主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之情。抒情方式应该是融情于景。

 一、知识回顾

山水田园诗,一般是指描写山水田园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田园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一般的山水田园诗歌,不可能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来写山绘水的,在山水的描绘中融注自己的思想及情感。

综合来看,一般的山水田园诗歌,其创作目的是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水流,创造出一种山水幽静的生活,借以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对山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及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那么,对于的表达,山水田园诗歌有其独特的方式和技巧。
  一是情景交融法。即将自己特定的情及志融入特定的,这里的即山水。

二是虚实相生法。这种方法也为诗人常用,一般借助于侧面烘托来进行,虚写是为实写服务的,诗人虚写对象是为了侧面烘托实写对象。写山之高,而想象轻云之萦绕,飞鸟之难进;状水之险,而设想环境之恶劣,行人之艰辛。

三是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对比衬托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等。正是这些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才使诗歌生动活泼,经久不衰。

二、专项练习

晓行巴峡(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⑴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⑵,莺为故国声。

赖⑶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⑴树杪:树梢。⑵殊方语:异乡语言。⑶赖:多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莺为故国声”借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所表达的情感相同。

E.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畏人①(杜甫)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

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

【注】①本诗创作于作者漂泊蜀中的第三年(公元762年)。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异方”是指异地他乡,作者指出自己漂泊异地他乡也能看到美丽动人的早春之景,内心十分欢喜。

B. 颔联以时空对举的方式,指出清江万里远离都城长安,而自己离开都城又已经多年,在这种阔大辽远的境界之中愈发地显出作者的孤独渺小。

C. 《畏人》在前两联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而后两联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 五言律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是作者青年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而本诗的情感与风格却与之截然不同。

E. 尾联的“从”可以理解为“纵”,放任的意思;“榛草”即杂草。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

3、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A.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

B. 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 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 诗中用“日暮”“月初白”“孤灯”个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作者孤寂情感。

E. 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过岭①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②。

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② 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甘”突出了“甘”之少,与“七年”之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情更加强烈。

B. 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里。

C. 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

D. 全诗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既描写了云雾环绕下,波鸣空涧中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充分体现了苏诗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

早发昌平岛①

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

【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自广西境内取道海上赴贬地途中。②鸣榔:敲响船帮,代指开船。③魏阙:出自《庄子》,原指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后代称朝廷。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船出海,“春风”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

B. 颔联“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描写了行程中所见明丽景象,对于赴贬地途中的诗人来说,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是非常幸运的。

C. 颈联中的“冲”“溢”二字刻画出了海面上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这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表现了诗人在炼字方面的匠心。

D. 这是一首贬谪诗,描绘了早发昌平岛旅途中的壮丽景色,语言生动,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

E. 诗歌叙事、描写、抒情自然结合,采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情感表达极为充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矛盾的内心。

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注:官赋:官家的赋税。经年:一整年。柴荆:柴门。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 颔联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C. “袭”字运用比喻,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D. “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

E. “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②前。

【注】①《新唐书·王维传》中记载“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 柳浪??与裴迪游其中”。②五柳:陶渊明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有“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此诗中王维自称五柳。

8、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转”和“日”用得巧妙,山本是静止的,着一“转”字,借颜色渐变而写出它的变化;水本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B. 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指的是田园隐居的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

C. 颈联运用渲染的手法表现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

D. 尾联用典,王维自称五柳,以陶潜自况,又把裴迪与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王、裴二人一起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

E. 首联、颈联侧重写景,描绘辋川附近的深秋暮色;颔联、尾联侧重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

过白土村

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9、以下对此诗进行的论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因被封荆国公,世人又称其王荆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 从诗体上讲,此诗当属五言律诗。律诗一般八句四联。依次被称作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

C. 第一联中,“田家”“城阴(城北)”“野径”三词交代地点,照应题目,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田园诗。

D. 第三联,采用比喻及视觉与嗅觉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木槿花瓣红艳,如同胭脂;荷花芬芳浓郁,如同麝香。

E. 最后一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村庄人烟稀少,鸡鸭无主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之情。

 

 

 

山水田园诗考案答案

1、CD

试题分析:C项,“万井”指千家万户;D项,“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句的情感不同

试题分析:A项,此时诗人正身处他乡,内心孤苦,说“十分欢喜”不恰当;C项,尾联不是直接抒情。

3、DE

试题分析:A项,全诗并未生动地描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情景,而是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项“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项“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

4、AD

试题分析:A项,没有比兴手法;D项,“白天”不恰当。

5、AD

试题分析:A项,“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七年”被贬时间之长,此时贬官归来,又喝到曹溪的水,两项对比之下更显水之甘甜,表现出乐观的精神。由此可以知道,“一勺甘”突出的不是甘之少,而是甘之甜。D项,从诗歌所写景物和流露出的情感来看,“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错。

6、CB

试题分析:A项,“‘春风’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分析不当,此处所写虽为乐景,但此诗表达的是哀情,故这里是乐景衬哀情。D项,“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分析不当。从尾联来看,“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独泠然”体现出孤独寂寞之情。E项,“矛盾的内心”分析欠妥。

7、AB

试题分析:C、“袭”是拟人;D、说不上“生动可感”;E、不同,陆游的惬意,杜甫的贫病交加。

8、CD

试题分析:C.颈联运用渲染的手法表现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渲染的手法理解有误,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手法。D. 尾联用典,王维自称五柳,以陶潜自况,又把裴迪与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王、裴二人一起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用典手法理解有误,这是王维的自喻。

9、BE

试题分析:B.从诗体上讲,此诗当属五言律诗。律诗一般八句四联。依次被称作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对诗歌每一联的顺序说法有误,应该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E.最后一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村庄人烟稀少,鸡鸭无主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之情。抒情方式应该是融情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唐诗宋词专题”教学辅导gczjzxdd的BLOG
从一首古诗中掌握诗歌鉴赏方法
高考诗词鉴赏题库
2014年高考备考: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复习训练经典试题
诗歌鉴赏第1节鉴赏形象板块(考题)精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