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氓》女主人公心理解读(转载)

《氓》女主人公心理解读

—兼谈文本解读的立骨法    田小华

  《诗经·卫风·氓》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弃妇诗,由于文本本身语言内涵与外延引起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读者不同的解读角度,对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有了许多不同的解读向度。

   有人认为她善良热情、理性不足;有人认为她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而在两千年的整个封建时代里,她一直受着奚落,被斥之为奔女,朱熹就说:“妇人无外事,难以贞信为节,一失其正,则余无可观尔。”……

   到底如何界定呢?《氓》中女主人公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到恋爱结婚,到被遗弃背叛,文本都作了流畅的叙述!如果我们回归文本,以人性为出发点,从女主人公对男子称呼语微妙的变换这一角度进行解读,我们就可以洞见女主人公的缠绵悱恻,全面地定位这个多情善良且敢爱敢恨的古代女子!

   称呼,是所有爱人间最情感化最微妙的密码,最能体现情感的密度!《氓》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氓作为文中女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对象,女子赋予了他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感情的称呼,含蓄而婉约,细腻而具体,体现了女子真实的情感心理历程,从而立体地向读者展现了主人公的形象!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歌开头,初次见面,氓作为住在复关的普通男子,貌似憨厚嬉皮笑脸地以贸丝为名与女子套近乎,在物物交换的社会里,织好了的布不去换取生活必需品,而是拿来换女子喜欢的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其动机一目了然,“氓”,相当于今天的“这家伙”,这一称呼,看似羞恼,实际上是待字闺中情窦初开的女子娇羞的嗔怪:你这家伙,这么直接,为何不表达得委婉点呢?

   男子在表露了自己的意图后,得到了女子的青睐,两人的交往逐渐加深。“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毕竟婚约未定,女子就“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说明男子非常急迫,很想马上抱得美人归,因此对女子拖延婚期的做法大为恼火。此时,女子称呼爱人为“子”,这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意思是“您”,在这里,女子对氓是客气和尊敬的,而客气和尊敬的称呼用在爱人之间,体现了一种距离感,由此可见,女子在结婚前的这一阶段,严守着女人的伦理,“子”表现了女子此时矜持的心理和得体的举止。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沉浸在恋爱的怀情女子,在爱人离去后,陷入了无限的相思。但此时,婚期未定,子无良媒,爱没公开!爱人在女子心中便成了一个不可与外人语的私人密码。“复关”据考证应该为男子的居住地,爱屋及乌,以“复关”作为爱人的代称,把女子爱而不能言的焦虑和苦衷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有人说,女人一旦付出了心,就会爱得彻底,而爱的等待最能折磨女人的心!所以再次见面时,被相思折磨的女子面对爱人,完全成了爱的俘虏,“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去卜卦问吉祥,到底怎么样啊?从“子”到“复关”再到这里的“尔”,女子放下了自己的羞涩和矜持,“您”到“你”,把女子的急切与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的男子却似乎另有心思,敷衍搪塞。深陷情网的女子也敏感地觉察到了什么,但她可能幻想一纸婚姻可以让感情稳定,让男子无所旁鹜。想一想,即使在今天,又有多少多情女子怀有《氓》中女子一样的心理,从而造成了一样的婚姻悲剧?一个“尔”字,主人公的痴情天地可鉴,主人公的凄苦叫人心悲!   

   做妻子的没有任何差错,而丈夫却“二三其德”,婚姻的失败让女子柔肠寸断!“无与士耽”、“士也罔极”,女子对眼前花心薄情的丈夫,以“士”的称呼作了悲愤的控诉。“士”是所有男人的泛称,当然包括氓,说明女子已经把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子和一般男子等同,表现了她敢爱敢恨的决绝心理。“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女子以自身的经历去提醒和告诫所有的女人:要认清男人,不要在男人们的花言巧语前盲目!

   诗歌中的女子被弃回家,兄弟不仅不理解她的处境,还个个讥笑她,“与尔偕老,老使我怨”,从这里也可以隐约看出女子家中当初对这个婚姻并不看好,女子是违背全家人的意愿毅然出嫁,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只好关起门暗自伤心。独坐空房,回想少时的欢聚恩爱,  说笑间的深情悠悠,多少往事涌上心头!都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她们的情感柔纫如丝!尽管此时她对男子充满了怨恨,但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又怎能忘记那些曾经有过的甜蜜?人们根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说女子在最后是痛定思痛并与男子决绝。但是,从女子对“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深情回忆,从她重又回复为“尔”的称呼,我们看见,你呀你,这个爱人之间最最简单也最亲密的称呼,已经昭示了女子内心对多年恩情的欲罢不能,真应了那句话,自古多情女子薄情郎!

   立骨是确立文章骨架的一种技法,亦是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文心雕龙·风骨》言:“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是说一字、一词、一句可以表现文章的中心。《氓》作为弃妇诗,始乱终弃的女子心理历程当然是文章的焦点,文本中的称呼就是文本的立骨之字,是女子心理高度的浓缩,它看似不经意的转换,并不是一个随意的现象,而是女子情感历程的脉络,也是我们解读这段感情起承转合的线索,对称呼的探究,就是抓住了全文的核心。

                                                      [作者通联:广东开平市开侨中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诗经·卫风·氓》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考查范围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氓》
《氓》中男女主人公谁对谁错?
《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其弃妇形象浅析
氓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