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蜀道难》微型教案


 

 

教学重点

  完成诗歌赏析,即诗歌教学三步曲——“读”、“说”、“写”,的“说”。

教学过程

  一、导语:猜一个谜语吧,打一人物和他的诗。贺知章曾看过我国古代一位诗人的一首诗后大为赞叹,对他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并称其为“谪仙人”。杜甫称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的艺术魅力,此人谓谁,其诗何名?对李白,是李白和他的成名作——《蜀道难》。

二、 感知加细品(赏析)

  诗歌鉴赏总要落实到“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点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主旨)和形式(手法)。

问题 1、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首诗的内容?若简练到一个字你觉得该用哪一个?

       明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难字。

问题 2、蜀道之难,难在哪里?

       明确: 难在蜀道之高,难在蜀道之险,难在蜀道之战祸之烈。

        此为说内容

问题 3 、诗人是如何表现出蜀道的高、险、战祸之烈的?结合诗歌具体赏析,说说诗人用的手法。

       明确:上有六龙回日……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中,作者用了写法,表现了蜀道的雄奇险峻。

: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及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

1)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

2)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

3)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

4)“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进行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问题 4 、同学们感觉哪些句子写蜀地写得最为恐怖?诗人这样煞费苦心的写蜀道之难其用心何在?

         明确:“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劝友人“早还家。”

、结语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读李白《蜀道难》仿佛是身临其境一般,那是不是李白他真的到过蜀地呢?就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回去过。可见,这诗纯属想像之辞,不过是借友人入蜀展开想像的翅膀,作了一番升天入地的艺术之旅。想像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那么就让我们也展开想像的翅膀,写一篇文字,名字叫什么呢?也和蜀地有关吧,叫《入蜀记》行吗?时下流行玄幻小说,大家也不妨来得玄幻。

 

、板书

                      蜀道难

                       李白

说内容    

          难在蜀道之高

              难在蜀道之险

              难在蜀地战祸惨烈

 说形式   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像

          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

          由静而动

          反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蜀道难》说课稿
《蜀道难》优秀课件.ppt-eaa9b32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
《蜀道难》教案
曹志正《蜀道难》课堂实录 – 仰望语文的星空
《蜀道难》教学实录
【经典诵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