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搞好引领型校本研究,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一队考古学家在经过一片大森林时迷了路,怎么走也走不出去。这时,他们当中的胆小者便不由害怕起来,以为是碰到了所谓的“鬼打墙”,弄得整个考古队都人心惶惶的。该怎么办呢?年纪较大且经验丰富的队长便提议先在原地休息一会儿,以此来缓解队员心中的恐慌。

在休息过程中,队长只字不提迷路的事,他清楚此时他们正需要一位心灵的引导者,帮助他们走出这片可怕的森林。后来,在老队长的带领下,全体队员终于顺利走出了森林。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的引导者是多么重要。

校本研究亦是如此,它的推出及运行不仅需要一定的引领,同时还需将引领作为校本研究的一种新模式,并不断践行这种模式,为教师的成长指明道路。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采取了引领型校本研究,分别从目标引领、专业引领和机制引领这三个方面,仔细探索了引领型校本研究的基本模型。它的基本模型主要是从总结引领式教师发展模式上得出的。

海门市东洲小学创办于1992年,1996年成为首批新申报的江苏省实验小学,199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多年来,学校一直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以教师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起点,充分尊重、关心、信任每一位教师,并构筑了引领式教师发展模式,即用目标引领、专家引领、机制引领等方式搭建了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因为这样的举措,海门市东洲小学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涌现出了2位特级教师,56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每年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作文达到250篇以上,发表的书画作品达1000篇以上;在海门市素质教育百分考核中,学校已连续8年获得了全市第一名,正式出版了13部教育专著、教材等。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东洲小学初步形成了基层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范型,同时也让引领型校本研究模式得以正式确立。

目标引领,是为了让教师明确方向,引爆潜能,激发教师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潜能;

专业引领,是为了促使教师开放研究,成为实践和发展的真正主体;

机制引领,是为了促进教师自我设计和多样发展,形成专业成长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

这三者较好地揭示了东洲小学在基层学校的行动哲学思想: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一)目标引领,将力量与智慧汇集于一点 

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是要为这个组织的全体成员树立起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以此来引领全体成员朝着目标共同努力,从而不断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能,使之获得充分发展。

在进行引领型校本研究的过程中,东洲小学的领导一直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1996年成为省实验小学以后,学校便适时提出了“师生苦练五年内功,再谱东小教育新篇章”的二次创业的口号,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四会”,即会当班主任、会操作常用电教器材、会使用电脑、会英语;“四好”,即说好、写好、上好课、辅导好;“四心”,即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用心钻研大纲教材、专心学习教育理论、尽心培养全体学生;“四转化”,即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书匠型向学者型转化。

学校对此专门成立了专家组,并对每位教师进行会诊,校长与教师签订目标责任状,每半年对学习情况进行小结,进而在学校形成了大练内功的高潮。

两年后,学校又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做到引领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师生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同时,还把学校的发展需求与师生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校坚持用每个周末的半天时间作为教师发展中心的固定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练功、学习、研究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促使这些目标得以实现。 

1.主题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学科综合化是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主题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科综合化搭建了一个新的实践平台。

现攻读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的江苏省特级教师许新海,在澳洲留学时曾给东洲小学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课程设计案例——稻米研究。在这一案例中,不仅设计了稻米的历史、种植分布、生长加工过程、用途以及关于稻米的艺术画廊、民间故事等等,还涉及了语文、数学、科学与技术、社会与环境、音乐与美术等学科。

澳洲的大多数学校把自己的课程与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事件及时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一理念后来也成为东洲小学实现校本研究的目标引领,从此揭开了学校主题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序幕。

东洲小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这一典型而新颖的案例。教师对综合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模糊状态变得豁然开朗了。之后,学校利用教师发展中心活动的时间,自行设计了一系列的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针对五年级的“绣城之旅”,教师们分工协作,拟写了《给全体五年级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家长的活动时间、志愿者报名方法等,告知学生活动的具体安排,包括分组情况、带队老师及联系电话等;确定了《绣城一日活动规则》,绘制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请学生在图中标出三星绣品的销售点;设计了绣城档案,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占地面积、人均收入、每年为国家创汇数等;请学生边走边用彩色笔标出途经的站点,设计采访提纲,设想向顾客介绍绣城的发展语言,听创业史写下自己的感想,并用文字和图表表示出绣品从线到成品的经过流程;为绣城的某一品牌设计一个商标,选择一个产品设计,粘贴典型照片等;调查一个公司近三年来的销售情况,并制作条形统计图;能够分辨出棉、丝、毛料、涤纶、化纤、尼龙等布料,鉴别出各种被套的布料等;最后再写一篇以“爱我三星,爱我家乡”为主题的作文。 

根据澳洲的“稻米研究”的引领,东洲小学的这份设计涵盖了小学所学习的各门课程,有着鲜明的实践色彩,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像这种建立在教师课改需求基础上的、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引领型校本研究,不仅让教师深度走进课程设计,也使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利器之一。 

2.专题研究

近几年来,东洲小学全面启动新生活教育行动研究,提出“实践新教育,创造新生活,享受新生命”的口号,要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当教师的生命质量要提升后,学生的生命质量相应也会得到提升;当教师学会美化生活的本领后,便会把这种本领有意识地运用到美化学生的生活中去。

后来,学校逐渐将装饰、工艺、烹饪、花卉等专题学习研究纳入到校本研究中去,发展中心同时还相继组织过音乐、文学、英语等沙龙活动。

随着专题研究的进行,教师的兴趣逐渐盎然起来,学习劲头也越铆越足,学习热情自然得到提高,从而完全激发了他们的内在需求,使之积极为引领型校本研究添砖加瓦。 

专题研究这一内容的增添,主要还是缘自于学校对教师生活丰富性和教育实用性的认识。引领型校本研究不仅让教师从单纯的教育教学培训中走了出来,还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让学生获得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前提是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全面而具有个性的教师。虽然教师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每位教师都有个体差异。只有将教师良好的个性放大,凸现出个性的魅力,让智慧型教师在教育教学智慧和生活智慧上做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这才是引领型校本研究所期待的结果。 

(二)专业引领:为校本研究打底 

在目标引领的基础上,教师的发展以及校本研究的开展都必须要有具体的高水平的专业引领。东洲小学对此采取的是专家引领的方式,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聘请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为教师发展中心及校本研究的导师,甚至是研究合作伙伴,并确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培养模式。

多年以来,东洲小学一直聘请李吉林、张育新、乔浦香等特级教师以及6位市内很有威望的教育专家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这些顾问是周周到校,对所带徒弟在教学业务上给予悉心指导。

东洲小学还利用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一资源,为青年教师举行师徒结对活动,让所有的年轻老师都能在师傅的指导下获得成长,都能在以后的校本研究中发挥出应有的风采。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了少年宫这块得天独厚的天地,为各类兴趣小组外聘了特长专家。这样,青年教师边学习、边教学,一个能带好兴趣小组的创新性学习范型的教师队伍群体很快便形成了。

除了聘请实践型的专家外,东洲小学还从中央教科所、华东师大、南京师大、江苏教育学院请来了一大批理论专家,与教师形成研究共同体,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理论团队的引领和支持。这对于日后的引领型校本研究来说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能否激发教师参与引领型校本研究的热情,内在的因素是确定好的主题,而外在的因素是确定好的形式。除了上述的专业引领外,东洲小学还采用了“在线研究”、“团队研究”、“案例研究”等形式,让教师们既能切实地感受到来自专业的引领,又能对他们的校本研究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在线研究

1998年东洲小学建立了全数字化校园网,连接到每一个教室、每一个办公室。校园网站上也开辟了“两院两中心”,即“教学设计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课程资源开发中心”,这便是“在线研究”的重要平台。教师上网备课、写随笔、建博客已经成了他们教育生活的一部分。在网上的互动与对话也显得更加开放、自由,思考问题也变得更加缜密与深刻了。

许新海老师在澳洲留学期间,每天都在澳洲教育在线上放上一个澳洲课程,每周在网上给东洲小学的学生们写一封信,每个月与全体行政干部开一次工作会议,真正实现了跨半球的专业引领。

东洲小学的全体老师在不同地点参与对话,缩短了时空的界限。而一些新的课程理念通过快捷的互联网,连接每一位教师,同学科的、不同学科的,都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讨论。这便成了东洲小学引领型校本研究开拓国际视野的崭新阶段。 

2.团队研究

东洲小学辉煌的办学业绩主要是来自于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们从中也都尝到了团队研究的甜头,为实现引领型校本研究营造了一种较好的氛围。

因为在实践中,许多教师总感觉到个体从事校本研究时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显得势单力薄,总想得到团体力量的帮助。对此东洲小学专门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团队,如学科课改研究团队、网络教学研究团队、个性化课程研究团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团队、品德与心理教育研究团队、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团队等等。

在团队研究的过程中,东洲小学的校本研究搞得还是有声有色的,几年时间里学校相继出版了综合实践指导用书《今日生活》、《走进语林》、《小学心理教育》、《让孩子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等十多本论著。 

这些累累硕果都是在团队研究的基础上结出的,是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引领型校本研究中专业引领的一个侧面,展现了团队研究力量的强大和效果的明显。 

3.案例研究

教师并不一定都是专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案例研究中,教师将自己成长故事和教育教学随笔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不断填充引领型校本研究的内涵。

东洲小学曾专门组织教师围绕着“教育的无奈”做过个案研究。学校每个年级、甚至每个班级都有个别的教育困难生,教师们每天认真细致地观察他们,研究他们行为的思想来源,以及研究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状况、学习状况,并从这些学生的成长轨迹中找寻规律,寻找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去教育、改变他们。在掌握这些内容之后,教师便将其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袋》里。

通过这样的研究,教师发现教育并不“无奈”,只是还没有找到适合这些学生的教育方法而已。

关于案例研究,东洲小学还组织数学教师开展“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活动。一开始,数学教师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而学生觉得在生活中很难找到数学因素,认为比语文日记还要难写。此时,数学教师便走出校园,来到超市里,来到市场上,去寻找数学问题,体验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后,数学教师再把一篇篇当场写成的数学日记放到网上,给学生以启示,让他们从中学会如何写数学笔记。 

无论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还是数学笔记,作为一种案例研究形式,它们都给学校引领型校本研究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让其变得更加成熟而丰满。 

(三)机制引领:给校本研究护航 

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导向机制,对整个学校的未来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能开启这一潜能的金钥匙。引领型校本研究也是如此,它也需要建立一套积极有效的导向机制。

引领型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教师,学校只要建立好激发教师潜能的实绩导向机制,便会形成了全校上下人人讲实绩,事事凭实绩的浓厚氛围,同时也会促进校本研究有效进行。 

1.设计自我发展

有的人把不成功便归咎于自己的运气不好,而有的人则认为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需求。有研究结果显示,约有95%的人从未写下过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在5%已写下人生目标的人当中,则有95%达成了他们的目标。

在推行引领型校本研究期间,东洲小学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教师发展档案》,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要求教师完成“自我设计”。这一设计主要以三年为一阶段,每年为一分阶段,三年的目标都分阶段实现。每个人制订的发展目标都要切合自身实际,每一项目标也都要经过年级主任及分管校长审阅,以保证目标的层次性,以及确保目标与教师本身的符合程度等。

到了每学年结束以后,学校再专门组成由学校行政、年级主任及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将教师一学年来的表现与制订的目标对照起来,考核他们的目标达成度,并给予相应的评分。这一评分自然和学校的各种奖励、职称的评定等是密切联系的。从这一评分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努力程度,以及践行校本研究的深度等。 

2.讲评实绩

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教师需要一个系统的整理与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并随即调整目标,更好地树立自信。

在实行引领型校本研究后,东洲小学每年都要举办讲评实绩的讲评会,到时要把每一位教师在一年中的备课笔记、学生作业、试卷及评析、文摘笔记、自制电教软件、撰写及发表的论文,还有其他相关的教育科研成果资料全部展示在展览厅里。

这样的讲评会同时也是一次学习会,最后学校评出全年的智慧奖。而这个智慧奖的设定,就是为了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搞校本研究过程中的大胆改革、努力创新。在实绩讲评中,讲的是创新,评的也是创新。衡量的标准最终是要看能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是不是能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此外,学校还引进了激励机制,对教师进行目标激励、成果激励,将每一次外出参加进修、听课、研讨等学习活动均与激励直接挂钩。哪位教师在哪个领域、哪个层面上有所造诣,相关的学习研讨活动就由谁参加,让其到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交流学习,以此来找到新的灵感,找到与他人的差距,找到新的奋斗目标,找到产生潜能的新动力,从而推动引领型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 

2.考评制度

东洲小学的引领型校本研究建立了学分制的考评新机制,学分制的建立将有利于对教师参与各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学校规定:

(1)双休日半天的活动,教师一般都要参加。一学期累计学分不少于10个学分,达10分合格。一学期总学分超过10分,将给予一定的奖励,与教师的晋级、职评等挂钩。

(2)每次活动由各团队负责人具体组织,活动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活动实效。

(3)每次活动内容及参加人员等情况由各组负责人做详细记录,需要考核的还要进行现场考评。

(4)根据具体内容确定教师出勤状况。

(5)课程设计行动研究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参加,以兴趣为主的团队研究如果与自己所教的学科有关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也要求参加。其他的参加与否自由确定,而专题性的学习研究全凭各自爱好,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四)“引领型”校本研究的巩固与完善 

随着引领型校本研究的逐步开展,东洲小学的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能够将领悟到的各种引领艺术运用得出神入化。 

杨爱菊老师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教授《借用地图估算路程》的过程中,杨老师采用了三种手段辅助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上课伊始,杨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风俗各异,有许多风景名胜,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北京故宫、万里长城、长江山峡、杭州西湖、安徽黄山……”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着。

这时,杨老师一边出示多媒体幻灯片一边说:“我们中国共有十大风景名胜,现在咱们一起来认一认。不过大家看过之后要谈谈自己的想法。”

不一会儿便有一学生站了起来,说:“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国真的太伟大了,太美了。”

“我多么想长两个翅膀马上飞到那些地方去看一看祖国的美景。”又有其他学生补充道。

老师接着问:“你们曾经到过哪些城市?”

有的学生说去过北京,有的说去过上海,还有的说去过桂林等……

“你们知道从家到这些城市之间的路程吗?”杨老师继续发问。

学生们都摇了摇头。

“好,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估算旅游城市之间的路程。”杨老师边说便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2.合作探索,学会方法

老师提出了一个具体问题:“谁能知道从我省的省会南京到我国的首都北京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吗?”

有学生回答:“不知道。”

老师说:“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呢?”

这时,小明大胆地说:“可以从地图上测量。”

“哦,我明白你说的,就是借助地图估算出两个城市或地区之间的路程。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杨老师笑着说。

小明骄傲地说:“是爸爸教给我的。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周总理的故乡——淮安参观,我问爸爸去淮安大约有多少路?他用直尺在中国地图上量了一下后告诉我:海门到淮安约300千米。”

“说得真好,”杨老师表扬了小明后在实物投影仪的大屏幕上出示中国地图的线段比例尺,“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60千米。刚才小明说,海门至淮安是300千米,在中国地图上应该量几厘米左右?”

思考片刻之后,学生异口同声地说:“5厘米。”

接下来,杨老师让学生亲手在地图上量一下,证明了答案的正确性。

老师问:“如果我们选择从南京到北京去旅游,怎么知道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呢?”

学生甲说:“我们可以先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京和北京的位置,再用尺子量。”

学生乙补充说:“我们还可以用裁缝师傅用的皮尺来量更方便。”

其他学生都给逗笑了。

老师也笑了起来,说:“这些方法都不错,下面就由组长组织一起合作量,量过之后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

不久,分组汇报测量结果出来了,有的19厘米,有的20厘米,有的18厘米……

“同样的地图为什么各组测到的数字不同呀?”杨老师问。

第一组说:“我们打算乘火车的,量铁路线的长度,绕了路,所以是20厘米。”

第二组说:“我们准备乘飞机的,量直线距离,所以是18厘米。”

第三组说:“我们计划乘汽车的,量公路线的长,所以是19厘米。”

老师点了点头说:“如果图上距离以19厘米计算,那实际路程是多少千米呢?”

过了一会儿,小强回答道:“在地图上,图标的下面写有1厘米相当于60千米,所以,19厘米就相当于实际路程1140千米,用四舍五入法,取整百数大约是1100千米。”

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3.实践操作,模拟设计

老师对全班学生说:“过几天,老师要到苏州去听课,请大家帮老师估算一下海门到苏州大约有多少千米?”

有一学生说:“如果走海门到南通再到苏州的线路,海门至南通约40千米,这不需要测量,因为我经常去的,妈妈早已告诉我了。我从地图上测得南通到苏州是3厘米,那么南通至苏州的实际路程便是180千米,所以海门到苏州约220千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杨老师的引领艺术得到了充分展现,让学生了解并能综合运用数学、语文和地理等有关知识,估算一些地区或城市之间的路程,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东洲小学的引领型校本研究中曾提到数学日记,作为校本研究的一种引领模式,它也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是东洲小学的学生徐源皎写的数学日记: 

智惩财主

暑假里,认真思考数学报上的题,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了。可有时我最要好的朋友《数学报》,好像故意为难我似的,好多题让我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今天我又遇到了一道难题:智惩财主。

财主在果园里种了25棵果树,他想砍掉一些。于是对长工说:“给我留5行,每行3棵,剩下的全部砍掉。”聪明的长工只留下7棵,砍掉18棵,他是怎么砍的呢?

我“砍了”很久都不对,即使妈妈端来了香喷喷的饺子,我也没胃口。但饺子给了我灵感,我想如果没有馅,就不是饺子,那这个正方形的树,中间一棵一定要留下,中间留下了,再以中间为点,对角线上的四棵树也要留下,其它两棵横着砍可以,竖着砍都可以,随便砍。

题终于做出来了,我的心情难以言表。我想说,思考和观察比盲目做题,重要100倍! 

经过参与一段时间的校本研究后,许多教师发现与其他学校的教师相比,自己已远远地走在了前面,这应归功于学校。在管理上,东洲小学追求的是智慧管理境界,而智慧管理需要智慧型教师。通过以人文性为核心思想的引领型校本研究,学校培养智慧型教师的目标也变得轻松容易了。


本文节选自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春华专著名校校本研究创新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凝神聚力打造“智慧课堂”
名师风采:黄小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精选12篇)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