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变”与“不变”(上)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变”与“不变”(上)

刘飞

导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面世”了。根据新版课标的“前言”所述,该次修订工作,是对2003年版课标的重新审视与完善,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新形势。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前者关乎语文“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关乎语文“需要怎么做”的问题。可以说,“课程性质”与“课程基本理念”指明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与实施意义。所以,当新课标拿到手后,我第一时间翻看了其对“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有关论述。很明显,它与2003版有很大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就两版课标有关“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论述做一比较分析,以期能够管窥新版课标对2003版课标的传承与革新,从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出更明确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导。

2003年版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2017年新版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两版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既有相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内容。下面以“句子”为分析单位,梳理并审视新版课标对2003年版的继承、革新与突破。

一、完全保留的句子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可见新版课标对2003年版课标的继承有以下两点:

1.语文课程的文化属性。“语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大语文”教育,因此现代化的语文课程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必然携带着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因子。“语文(课程)”是一种关乎“语言文字”的教育,而作为“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获得的过程。我们学写的每一个方块字,背诵的每一句古诗词,解读的每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潜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语文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梁漱溟曾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可以说,中国能够永久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少不了别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贡献。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概言之,中华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根与精神脊梁。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悲哀的民族。因此,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努力借助语文课程与教学平台促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加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中成长。

2.语文是一门兼备工具与人文特点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从2003年版普高课标到2011年版义教课标以及2017年新版普高课标,这句话一直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了。足见课标修订组的专家学者们对这句话的认同与肯定。也就是说,语文既不能偏执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也不能一味地去强调人文或精神,语文需要扎扎实实地围绕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去积极进行有关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收获工具与人文的双重目标。总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向平衡中去实施与评价。

二、略微变动个别字词的句子

“语言文字是人類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就以上的略微变动,我们大体可以察觉新版课标想要强调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语文的核心要素是语言文字。在“课程性质”部分第一句以“语言文字”而非“语文”开头,很明显意在突出新版课标对“语言文字”的关注与强调,通过新版课标“课程性质”部分的其他内容来看,“语言文字”一共出现6次,“语言”更是多达9次。而2003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并未提到“语言”或“语言文字”。通过这个变化,我们很容易体会到课标组的用意,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的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为宗旨的,“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

2.语言文字不仅是交际工具,还是一种信息载体。2003年版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新版课标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不仅将“语文”置换成了“语言文字”,还加上了“人类社会”这个限制语,以及补充了“信息载体”这个宾语。意在强调这里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这个特殊群体所独有的,另外,“语言文字”不仅是用来作沟通交流的,其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信息,一种内容,一种观点。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成为手段式的工具,还可以成为内容式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句其实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出现过(开头第一句),只不过现在加了一个“社会”二字(由“人类”变为“人类社会”)。

3.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新版课标“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这句话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个是“全体学生”,一个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前者说明作为普通高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就要求语文课程的设计需要具有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等特点,既能够适合全体学生,又能照顾到个体差异,决不能像以往那样“一刀切”式的“强塞硬推”。后者则告诉我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一定是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来设计与实施,要做好初高中的有效衔接工作。

4.是“素养”教育而非“素质”教育。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变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绝不是简单的两个字的变化,而是一种顶层设计理念的更新与强化。“素质”主要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特点或人的生理上的先天特点”,也就是说“素质”更多是与生俱来的。而“修养”主要指“自我经过修炼、涵泳而形成的素养”,而《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素养”主要指“平日的修养”,可见“修养”依靠自己经由一段时间的沉淀、磨练后方可变为“素养”。“素质”是先天静态的,“素养”是后天动态的,“质”是本质、性质,很难改变,“养”是涵养、培养,有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将“素养”与“教育”结合起来,也就佐证了“教育是慢的艺术”这句话的正确性。所以,我们需要提升与发展的是学生经过不断涵养而成的“素养”,而非较难改变的“素质”。

5.学生发展既要“个性”,也要“全面”。“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句话,仅比2003年版多了一个“全面”,并且是放在了“个性”的前面,即“全面而又个性”而非“个性而又全面”。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首先必须是德、智、体、美等和谐均衡地发展,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在学生极具天赋的某一个方面或点上加强关注与重点发展。然在教育实施的顺序与侧重点上,决不能将两者反过来,以避免畸形地片面发展。

三、完全舍弃的句子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2003年版课标较之于新版课标在内容的量上少很多,前者在“课程性质”方面共用了133个字,后者用了378个字。后者几乎保留了前者的所有论述,唯独这一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被完全删除。一眼扫过去便可知这句话中出现最多的词是“能力”,而新版课标整个“课程性质”378个字中只出现两次“能力”,可见新版课标在有意避开“能力”这样的陈述。况且这句话中将“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语文探究能力”并列起来并不科学严谨,“语文应用”应该包括“语文审美”与“语文探究”,一切有关“语文”的行为都应归属于“语文应用”的范畴。

如若非要从新版课标“课程性质”中找到与这句话相匹配或对应的句子,可能这一句“……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接近,因为其中有“运用”“审美”两词,但并非是“语文运用”与“语文审美”的并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语文审美”的并列。况且这不是一般的同项并列,而是一种主次并列,从“同时”这个词即可判定。也就是说,“同时”后面的“思维”“审美”“文化”的提升、发展、培养等都是基于并发生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的。后者既是基礎也是核心,既是目标也是手段。

四、新增的句子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增的这几个句子并非都是全新表述。如第一句就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出现过(开头第二句),并且一字未动。而第二句曾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部分出现(开头第一句),只不过加上了“祖国”二字,即由原先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变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第四句可以说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前言”部分“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两句话的糅合。

根据以上论述,不难发现这三句话都是基于现行两版课标的再次重申。第一句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范围,即“语文”的存在范围,是渗透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旨在强调语文的重要性与必不可少性;第二句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祖国语言文字)及实施属性(综合性、实践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次表述较以往更加严谨了,语文课程学习的不是其他类别的语言文字,而是独具中国特色即以汉民族为主体兼具其他55个民族在内的祖国语言文字;第四句重在强调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尤其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与促进作用。

需要着重解析的是第三段话,共144个字,占整个“课程性质”的近40%,可见这段话对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通过对这段话中的“;”与“同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前是第一部分,“;”后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强调了语文课程需要培养“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并且指明了完成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方法是注重“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从而实现“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标。而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关于“思维”的,第二个层次是关于“审美”的,第三个层次是关于“文化”的。而“思维”“审美”“文化”这三项内容加上前面的“语言文字”正好构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换句话说,语文课程是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主要目标或宗旨的,而“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也应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应逐步形成的关键素养。

五、总述

根据以上论述,就“课程性质”部分,我们可以总结新版课标的四项强调:

1.语言文字既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载体,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几乎渗透于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语言文字不可或缺。

2.语文课程仍是一门以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祖国语言文字及其运用”,语文课程的路径方法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语文课程不能一篇篇课文盲目地教下去,需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专题学习任务群。语文课程既不能偏执于工具属性也不能褊狭于人文主义,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兩者中相容并济地提升与发展。

3.语文课程需要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项核心素养来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不仅是其他三项素养的基础,更是语文课程最为独特的课程素养,也即语文课程的个性素养。“语言”与“思维”是互为表征、相伴共生的,“语言的发展”即“思维的发展”;“语言”与“审美”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由语言形成的作品”是“审美”的重要对象,而“围绕审美进行的语文活动”又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的定位是面向全体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

【作者:刘飞,山东滨州市邹平县魏桥中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怎样凝练出来的?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一)
专家解析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系统
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聚焦热点|杨再隋:以语育人 以文化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温儒敏解读新课标: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