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的中央机构设置

在中央设置了五军、六部、五寺、锦衣卫、三公、诸司、外三监、内十二监。

五军: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掌全国兵马大权,主导军事建设,每个都督府分别管辖几省的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现在的5大战区。

六部:吏、户、礼、工、刑、兵。

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为12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3~5人,范围大体为1省。但监察御史都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到明末,监察御史分为13道,共有110人。

六科: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品级虽低,职权很高。他们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

五寺: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合为3法司,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

内阁:辅佐皇帝处理事务。官职被命为“大学士”。

锦衣卫(东厂、西厂):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在东厂设立后,锦衣卫权力受到削弱,东厂主要是监视官员、社会名士、学者等,并有权向直接向皇帝汇报。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设立之初,由宦官担任提督。西厂(负责监视锦衣卫和东厂)设立后不久被废除。

三公: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名为辅导太子,实际上辅导太子的机构是詹事府。此外,还有太医院、翰林院。

诸司;指不属于各部院的司。主要指通政司和行人司。通政司负责传递公文。行人司负责到地方上颁诏谕及赴国外作使臣。

外三监:包括国子监、钦天监、上林苑监。钦天监负责观测星象,国子监是教育机构,上林苑监负责御花园,畜牧场与菜圃。

内十二监:为宦官衙门。包括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此外,还设有4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8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24衙门。宫女也有6个局(尚宫、尚仪、尚食、尚寝、尚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二
明代的官制(下)
明朝政治状况 明朝的权力部门
【新高三】纵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监察、谏议制度的发展,需要的转走!
明朝覆灭的时候,锦衣卫和东厂干什么去了
平衡与牵制:明代厂卫与法司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