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合集|话题性(故事体)材料作文怎么写?请看下面的方法指津与4道作文题!

话题型材料作文,是指兼顾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种作文题型特点的作文命题形式。要认识话题型材料作文,首先要认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传统的材料作文是相对于命题型议论文而言的,即在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写议论文,其特点是要求作者必须根据材料进行规定写作。话题作文则以某一话题材为范围,不限文体、不限题材的作文,其特点是思考时围绕一则材料或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全面拓展思维空间。
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中,作论据使用。话题作文的主题则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话题作文又是也有材料,但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较,在命题形式和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话题作文中对材料的运用比议论文的材料运用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不像材料作文,引用材料是作为引出论点的楔子。
话题型材料作文,像传统的材料作文一样,其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学生在感知和把握这些材料的基础之上,选取一个最佳角度,进行写作。但是,它不像传统的材料作文那样,文体要写成议论文,中心论点一定要从最佳角度提练出来,行文一定要紧扣材料,写作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等。话题型材料作文,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一般都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写作者要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然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这个“中心”其实就相当于话题,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

话题型材料作文,必须根据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可以抛开材料,所以他归根到底还是材料作文,可是它又保留了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可以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给写作者更多的自由,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话题型材料作文。

00

审题方法概述

话题型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是要读懂材料,读懂材料是话题型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2015年是话题型材料作文的鼎盛时期,下面以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介绍几种话题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作时,认真地审读材料,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进行写作。领悟材料的主旨,一般可采用三个步骤:第一,明确材料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有怎样的结果;第二,明确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第三,从明确的道理中选择恰当的内容作为立意的依据。2015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以大树的果实为材料,材料写大树要实现旅行的愿望,在飞禽、走兽不肯帮忙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结合故事情节,不难发现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许多道理,如:求人不如求己,要善于借助他人;要及时转换思维,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等等。领会了寓言的主旨,也就明确了立意的方向,决不会出现偏题的问题。
二、关键把握法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有时会有一些评议性语句,或者是命题者对材料的评论,或者是材料中的人物对相关情况的评论,这些评议性语句是材料的关键句,它往往就是“文眼”所在,具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就有了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2015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以地下泉水和喷泉为材料,其中有一句:“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这就是材料的关键性语句,它集中体现了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一句,结合材料,可有如下几种立意:从地下泉水的角度考虑,可以歌颂默默的付出者,颂扬光艳和成功背后的沉默的大多数;从喷泉的角度考虑,可以有“要有懂得感恩的胸怀与境界”“成功之后,继续前行”等立意;从材料的整体教的考虑,可以有“耐得住寂寞终有辉煌的成就”“根深才能叶茂”“风光背后是沉潜”“伟大源于平凡”等立意。
三、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到许多人和事。对这类材料的作文题,在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背景材料,哪些是中心事件,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立意时可以而且应该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进行考虑。2015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以蝴蝶的翅膀为材料,涉及的人和事较多,有科研人员,有学生,有无生命的显微镜,有色彩斑斓蝴蝶。这里的信息,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次要的,还有的是干扰信息。从材料的结构看,前面两节是背景介绍,属次要信息和干扰信息,考生不应在此盘桓,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即“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才是主要信息,应当抓住这一句话中“特殊的微观结构”和“光线的照射”“缤纷的色彩”等词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就会有“自我成长,等候阳光”、“个人奋斗,机遇成全”、“我有翅膀,只等阳光”等立意。
四、求同存异法
这里所说的求同存异法,实际上针对多则材料所运用的审题方法。这种审题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不相同处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先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材料的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摒弃相异之处,寻找相同、交叉或重合的点,并以此作为文章立意的依据。2015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以关于“路”的名言为材料,三条名言重点各有不同,以每一则分别单独立意未尝不可,但却不是最佳立意。深入研读,我们可以发现三句话都是从“人”与“路”的关系来谈的,其共同点是:路是靠人走出来的,人在走路的过程中,都会遭遇“没有路”“走错路”“走不通”的境况。由此,可以立意如下:敢为天下先,才能开辟出新路子;路是人走出来的,但必须是有远见与卓识之人;开路须有胆,更要有识有德;等等。
五、细节切入法
话题型材料作文有一些叙事性材料,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细节,如果抓住材料中有启发意义的细节来确立文章的主题或中心,也是审题立意的重要方法。2015年高考重庆卷作文题以“请求等一等”的小故事为材料,其中有这样一句:“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有考生抓住“沉默”这一细节,从中析出“惭愧”的意涵,便以“惭愧也是一种美德”为题作文,阐释人当有羞愧之心的道理,立意独特而深刻。
话题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不止这些,其他还有由果溯因法、倾向揣摩法、寓意揭示法等,限于篇幅,这里不议一介绍。

01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000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

3000多家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380多亿支,占世界供应量的80%……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为此中国企业每年需支付2亿元外汇,制造商生产一支圆珠笔的利润不足1分钱。

铜车马让世人惊艳赞叹,圆珠笔却让国人唏嘘遗憾,两相对比,你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01

点拨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其精神内涵包括:(1)精益求精,追求完美。(2)注重细节,一丝不苟。(3)耐心专注,坚持不懈。(4)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围绕工匠精神可以有如下立意:

1.优秀的民族不能缺少工匠精神。

2.追求产品极致是企业、国家乃至民族的立足之本。

3.精益求精才能提高产品质量。

4.不要安于“制造”,要勇于与“创造”。

5.高科技、核心技术引领未来。

6.拥有创造力、钻研力、才能占尽先机。

01

范文示例

02

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的《雨巷》脍炙人口,迷恋了多少痴情的人们,油纸伞成为中华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把精致的油纸伞卖150元,普通的只卖50元,虽然制作材料不贵,但耗时耗力,做一把伞要3天,赚二三十元。作为广西最后一位油纸伞手工艺人,陆玉贷从业60多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传人,2016年5月16日,84岁的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标题自拟;④不得抄袭。

02

点拨

箍桶匠走街串巷,用他们精湛的手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油纸伞飘逸在江南雨巷,成为中华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是,这一切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脚步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这个时代,崇拜标准化、数字化、机器化以及快速的时尚,我们忽略手工制作,忽略手工艺人,忽略以前沉淀下来的生活习惯。雨果曾经呼吁为法兰西的民族性立法,为怀念立法,为我们父辈集体的成果立法。在城镇化势不可挡的进程中,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在冲击下固守,还是在传承中变革,抑或在时间的浪潮中渐渐消失,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不能不作出深刻的思考。
角度一:珍惜民族记忆,强化身份认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珍惜民族记忆,维系民族情感,强化身份认同。
角度二:抢救文化遗产,落实记忆工程。
社会要发展,许多独特精湛的工艺及文化现象退出生活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这些独特精湛的工艺及文化现象,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我们应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抢救文化遗产,落实记忆工程。
角度三:学会区别对待,实现动态传承。
传统文化是复杂的,对传统文化要加以分析甄别,只能找回于今人有用人东西,正在使用的未必就应该永世长存。不能割断历史,传承是最好的保护,而实现动态传承,让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才是最有效的传承。

02

片段示例

一梦黄梁一壶酒
某生
那一季烟雨空朦,杏花船摇摆而过,像是在船橹咿呀间穿梭千年。小巷深深,酒香悠悠,且从云水月以中舀来一壶,在晶莹剔透间找那久远的故事。
这是一家不知传承了多少年的老店,隐藏在小巷深处,却不见冷清。顾客多数都是老者,面前一盏黄酒,闲适地聊着,店里的伙伴正在忙,一问才知道,这雨天,最是酿酒的时节。
说是店里的伙计,其实主要负责酿酒的,还是老店主。将米放进酒器,加上水,老人有些吃力地躬下身子,细细感触米的湿度是否合适。酿酒,最重要的是酒曲。老店的酒曲应是秘方,这用锦缎盒子包着,盒子样式古朴,略显沉旧。只见老人小心翼翼量出一块酒曲放进酒器,又仔仔细细地包起来收好,指挥小伙儿把酒器封上。
也没见有多复杂的工序,怎么这儿的酒那么出名?我怀着满腹疑惑,见老者得空,忙迎上去问。老人听罢开怀大笑:“工序当然有,这才是第一步,不过这“黄梁醉”出名不是靠得酿酒的工序哩!“老人请我坐下,信手斟了一酒盅,开始了回忆。
这“黄梁醉”靠的是手法,酒曲的制作犹为重要。怎样选黄豆,怎样碾夫皮,总共五道工序,每道工序学两年。然而这之前,还要先“练手”,要做到能捏着刚出锅的大豆不松手,为了释放大豆最本真的粮香,这一学又要十几年。半生弥坚,老人十八岁和父亲学艺,四十几岁才能酿出一壶优等的“黄梁醉”。
这手艺纯靠代代相传,除苦练别无它法。“其实现在啊,都不藏着掖着了,只希望有个人把手艺传下去,谁管什么家族了。”老人狠狠的抿了一口酒,出神地看着门外朦胧烟雨,双眼也朦胧起来,是映着门外的雨,还是匠人无人知晓的孤独?
我亦要了杯“黄梁醉”,深棕色的酒浆看着平淡,又有谁知道,这酒水沉浮间翻滚着多少未知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一次又一次的改良,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一口酒下肚,回荡在胸腔中的,是匠人们流传千载的情怀。
走出小巷,酒帘在风中徐徐招摇,小桥流水一如千年前古拙,好像从未改变,我知道有一种东西,它在酒曲与米粒的碰撞间升华,在杯盏的推换间流动,在酒香盈绕中弥散,我看不见它,却知道,它就在这儿。
在老者湿润的眼中,不是黄粱一梦,是匠人的守候。
【点评】
文章通过店遇,突出造酒师傅对“黄梁醉”的痴情和对后继无人的忧虑,题材新颖独特,视野开阔,表达了作者对民间工艺日益凋零的忧思和深广的人文情怀。融情于叙事中,不见热烈的抒情,娓娓道来,平和的语言中蕴含深情。“年轻人走出小巷,酒帘在风中徐徐招摇,小桥流水一如千年前古拙”,“他知道有一种东西,在酒曲与米粒的碰撞间升华,在杯盏的推换间流动,在酒香盈绕中弥散”,诗样的语言,耐人寻味。


03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朱向父母坦陈了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想法: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父亲觉得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当了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待遇又好,工作又体面;如果回家养螃蟹,这些不都白费了?母亲则建议小朱先跟着他们到蟹塘去体验一下。小朱抓了一天螃蟹,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蟹的辛苦。不过,他仍然觉得发挥自己的专长,做“电商”卖螃蟹也很有前景;如果成为镇里第一个卖螃蟹的大学生,也是挺光彩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03

点拨

03

范文示例

04

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三个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突然天降大雨。
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躲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待在原地。
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劳苦,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
丙说:“静坐无聊,奔走无益,何不在雨中漫步,享受自然妙趣。”便慢慢悠悠在雨中行走。
这三个人的言行,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04

点拨

这道作文题是一则感性的、有情节内容的三人对话,高度概括一下就是“人”“雨”二字。人,是荒岛之人,雨是意外之雨。遭遇意外之雨,荒岛之人应当怎么办?材料描述了甲、乙、丙三人三种不同的心理、情态和行为。
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遭遇如雨一般的逆境或困境。如果真遇到雨,你是学甲、学乙,还是学丙?文章可以就“怎么办”“怎样做”这个问题,从上述三种观点中选择一种、两种或三种,进行立意构思。当然,也可以在这三种观点之外另行选择观点,但一定要是对待“雨”即困难或困境的。但是在800字的限定下,考场作文宜就一种说深说透,不宜四面出击,面面俱到,否则看似全面,实质蜻蜓点水,不深不透,劳而无功。
综上所述,本材料可从以下方面立意:①静守其处,不惧风雨,泰然处之。②炼就平常心,静待人生的风雨。③等待也是一种智慧。④与其坐等,不如主动出击。⑤勇于追求,不放弃点滴希望。⑥前程多歧路,积极寻找生命的出口。⑦无力改变,何不享受?⑧何妨吟啸且徐行。

04

范文示例

1、寻找生命的出口
身在荒岛,面对意外的雨,不埋怨,不等待,而是不辞劳苦,在雨地里奔走,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我赞成乙的做法。这就好比在困境中积极寻找生命的出口,这是一种不轻易向困难屈服的生活态度。
(描述文题材料,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许多物种生存下来,又有许多特种被淘汰了,是生存还是消亡,关键在于物种自身能否找到生存的土壤,能否找到生命的出口。生活在荒漠里野草高不过10厘米,可它的根系竟然20米长。因为荒漠缺水,如果不努力往下扎根,它们就很难生存下去。把根扎得更深更远,寻找生命的出口,是它生存的关键。。
(以自然现象作类比论证)
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这里给你讲一个“励志橙”的故事。1999年,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因贪污被判无期徒刑,后减为17年有期徒刑,2002年因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从监牢出来,75岁的他借了一千多万,成立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一头扎进滇西南的哀牢山,承包了2400亩地种橙。2008年,褚橙热销;2009年,借款还清;2012年,“褚橙”通过电商在北京销售,一时间“褚橙”爆销京城,被人们称之为“励志橙”。
75岁二度创业,从人生的底谷开始攀登,经过10年努力,以85岁之躯再登事业的项峰,这实在是一个奇迹。褚时健的人生给人的教益颇多,有正面的,有反面的,但“励志橙”绝对是一个正面的故事,它告诉我们,面对困境,不逃避,不等待,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你就能找到生命的出口。
(由自然界到人类,以个体生命为论据)
众所周知,我们的载人飞船比美国和俄国迟40多年才发射,但我们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达到甚至优于他们的水平。从载人飞行到航天器对接,只用了10年时间,中国就走完了以达国家几十年的攻关路。之所以能够如此,就在于科学家们积极的探索和试验。当时的中国技术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如果我们认为努力无益而静静地在原地等待,能有今天的成就吗?正是那种想要突破、敢于突破、勇于寻找出口的决心才使中国的航天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稳坐世界第三把交椅。
(从个体生命到科技发展,论证层层深入)
有一句话说得好:“努力改变能改变的,用胸襟接受不可改变的。”当我们遇到生命中不可改变的事物,当如丙那样静静地体会与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而当遇到能够改变的,则应当像乙那样,努力寻找生命的出口,沐浴成功后灿烂的阳光。

(总结论战,照应开头)

2、等待中有夜莺歌唱

大雨突然降临,置身荒岛,无处躲藏,在雨地里飞奔,说不定会奔进无雨的艳阳天,这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生活是多彩的,世界是丰富的,任何问题的答案都不应该是唯一的。有道是人不能穷一世,雨不会下一天,面对大雨,无处躲藏,就在原地等待,也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
(分析文题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诗人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诗,又是哲学。它告诉我们,冬天过后有春天,人生当乐观。其实,它还告诉我们,当冬天来临时,寒风瑟瑟,万物凋零,给人萧瑟之感,此时此刻,急不得,逃不掉,耐心等一等,就会迎来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春天。
(引诗句作证,写季节的等待)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种等待。正是因为那些长长短短的等待,才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才使我们有勇气走完漫长的旅途。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没有日出的黑夜,茫然无措;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没有珍珠的项链,不足珍贵。不到最后一刻就不知有何变数,等待里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和无尽的可能。
(总写等待对于人生的意义)
考砸了,我们需要等待,因为那已经过去,你有再多的怨气,再多的后悔,都于事无补,我们这时要的是等待,等待下一次的考试,等待下一次能证明自己。失业了,我们需要等待,因为你技不如人,我们只能在等待中不断充实自己,以便等待机会重展雄风。面对失败,我们都需要有等待的勇气,时间会冲淡一切,它也会证明一切,它也会给你一切。
(具体地写人生的种种等待)
“第一百次摔倒,第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等待就是失败和成功之间的养精蓄锐。等待的过程就是努力的过程。成功往往可望而不可即,机会只钟情奋斗的勇士。成功是等待的结果,也是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努力和等待,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我们经过12年的努力和等待,迎来大学入学通知书。
(深入议论,阐述等待的实质)
我们的祖国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说,雪灾、地震、手足口病是自然灾害,面对它们造成的巨大的损失,我们能心平气和地等待的话;那么,面对大量返乡的民工,大量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面对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我们都有必要去等待,而少些牢骚和愤懑。因为面包会有的,粮食会有的;因为中国在发展,明天会更好。
(针对思想实际,教导人们要少些牢骚和愤懑,等待社会进步)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中说不定会有夜莺歌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拟题技巧:如何让阅卷者心动神怡
【作文指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示例10则
五步搞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陆波谈作文技巧
题好一半文 | “创新”话题优秀作文标题
写作方法|浅谈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