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能够治疗顽固眼疾!这些眼病患者,你们知道吗?

针灸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是中医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份。其独特的理论和显著的疗效,深受海内外医学界所瞩目,其中亦有使用在眼科临床治疗上。

我所接受的是西医专业培训,但对中医或其它种类的治疗皆持开放态度,近10几年来参与了不少中医药包括针灸治疗眼疾的研究。

我在2003至2012年在任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JSIEC) 院长期间,设立了中医眼科中心,其中一个重点项目便是针灸。

自2004年起,我联同赵建浩中医师在JSIEC展开针灸对治疗儿童弱视的研究,选取了五个独特穴位组合运用于不少病人身上并作出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对于治疗弱视有明显效果。该项研究更先后发表于两份国际领先眼科医学杂志(图1)。2004年至今,已有数以万计病人在JSIEC接受针灸治疗,现时针灸疗法在JSIEC以至内陆,都广为病人接受。

两篇发表于国际权威眼科杂志,有关针灸辅助治疗弱视的研究报告

现代医学,只要能医好病人的就是好医学,有时甚至需要中西合璧才能达至最佳的效果,关键是要以验证为本。

什么是针灸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坚硬物体碰触到身体表面某个部位时,竟意想不到地出现疼痛减轻的现象,于是便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物来刺身体某部位,以减轻病痛,达到治疗目的。针灸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治疗方式,属于物理性治疗,操作非常简便。当针刺入体表皮肤特定部位(称之为睮穴),受针者会感觉到酸﹑麻﹑胀痛及瞬间尚可忍受的轻微刺痛(中医称之为得气) ,以激发﹑调动其自身的调整功能,促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来改善﹑纠正机体紊乱的功能状态,使之趋于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与恢复健康之目的。

针灸治疗眼疾的理论基础

体表与内脏的联系

生物进化离不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包括接受、传导、处理和综合信息。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进化到高等的哺乳动物,都是由神经分布于相应的体壁同时支配相应的内脏器官。从胚胎学来看,皮肤与中枢系统均来源于外胚层,皮肤神经末稍分布复杂,并表达多种激素和相关受体,这种特性意味着皮肤与神经内分泌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简略地说,皮肤有独立的内分泌系统;毛囊皮脂腺分泌各种细胞活性物质。研究表明,针灸刺激可以引起活性物质的释放,产生机体多功能系统的调节效应。

传统中医理论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健康有赖于维持体内动态「阴阳」平衡。「阴阳」失衡会导致体内「气」机受阻,引起疾病。针灸可「打通受阻的「气」机,重建「阴阳」动态平衡,继而起到治疗作用(图2)。

赵建浩医师指,针灸源远流长、安全、可靠。透过打通受阻的「气」机,重建「阴阳」动态平衡

西医角度

从现代西医的角度来看,针灸可能的治疗机理是通过刺激中央神经系统 相关脑部皮层区域 ,从而控制化学物质与荷尔蒙 释放致患病的器官起治疗作用。就治疗眼疾而言,针灸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刺激和调节视觉传导通路的活动;

(2) 促进和改善大脑和眼部的血流,包括脉络膜血流;

(3) 免疫调节

(4) 增加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的生产。

现时针灸在多个西方国家已备受重视,更开展了多项研究。有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MRI)可以证明中国古老的治疗眼病的针灸穴位与西方医学描述的脑视觉中枢有对应性,当针灸刺激位于足外侧与视觉相关的穴位时,功能性核磁共振可以观察到枕叶视中枢有兴奋现象。

针灸辅助治疗弱视

穴位的选取

跟据传统中医理论来说,针灸治疗弱视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激发经气的调整功能,来调节腑脏的功能状态。基本治则为补益肾阳、醒脑明目。治疗弱视时所选取的五个穴位,其中四个属于「阳经」(图3):

(1) 头部眼周的「攒竹穴」

(2) 小腿下方的「跗阳穴」

(3) 经外奇穴的「太阳穴」:太阳穴为经外奇穴,是有奇特疗效的穴位,它位于面部三叉神经的分支动眼神经节点的附近处,可支配眼部; 而攒竹和太阳穴位则是眼病的常用穴。

(4) 手阳明大肠经的手部虎口上的「合谷穴」:合谷穴位是保健穴,合谷头面收,也包括眼部。

(5) 督脉的「百会穴」:百会穴位为督脉,以其头部的督脉百会穴调理上述针灸作用的阳经四个穴位可能产生的阳经气过亢,从而以调节全身整体的阴阳平衡。故相对阳气不足,整合可起到补阳益气而达身体的阴阳相对动态平衡作用。

临床研究

2006至2009年期间,中文大学眼科及视学科学学系及JSIEC联合进行了两项临床研究, 为171名弱视儿童提供治疗;研究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3至6岁,另一组7至12岁,分别以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或另类弱视疗法。结果显示:

对3-6岁组,针灸作为辅助弱视治疗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1) 针灸使患者视力比无针灸患者额外增加1行,即~17%的额外视力提升空间;(2) 针灸使治愈率从单纯戴镜的14.6%提升至戴镜加针灸的57.5%;(3) 疗效能持续,经久而未见视力反弹。

对7-12岁组,针灸治疗较遮眼效果为佳︰

(1) 针灸使视力较遮眼有多0.4行(即6%)的提升空间;(2) 针灸使治愈率从戴镜加遮眼的30%提升至戴镜加针灸的42.1%。

此研究先后发表于两份国际领先眼科医学杂志(见图1) 。针灸辅助治疗弱视所得的研究结果不仅为弱视童带来喜讯,亦为其他眼疾治疗带来重大启发。中大眼科于2008年邀请赵建浩中医师来港,开展以针灸治疗其它眼疾的研究。有病例显示,除弱视外,针灸对其它眼疾亦有一定的疗效。可使用针灸辅助治疗之眼疾主要包括:

· 弱视

· 干眼症

· 因佩戴隐形眼镜引致的敏感性结膜炎

· 眼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 青光眼虹膜炎

· 黄斑手术后出现的视野盲点

· 眼睑痉挛

针灸的安全性

数据充分显示,针灸总体上是安全的,极少有禁忌症或并发症。将针刺入皮肤是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可与皮下或肌肉注射相比较,针灸时产生的痛楚虽然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痛楚轻微,即使3 岁儿童也能接受(图4)。

尽管微乎其微,但针灸还是有潜在的风险存在,如极少数病人因极度紧张和饥饿状态下会出现晕针。而对有关感染问题,则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具以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此外,有时可能在拔针后会有微量出血或有皮下瘀肿。对于出血,及时按压擦拭后即可解决;对于皮下瘀肿,一般6个小时内便可自行消散。

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院就起源于中国的针刺疗法举行了听证会并发表了以下声明:

(1) 根据目前的资料,对化疗引起或手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针刺肯定有效;对多种痛症的疗效也是确切的,包括手术后痛、月经痛、网球肘、纤维性肌炎等等。对戒烟、药物成瘾、中风后遗症、骨关节炎、头痛、哮喘等也都值得应用。

(2) 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是有效的,无效者为少数。

(3) 针刺疗法的不良副作用极为少见,是其优点之一。

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看似南辕北辙,但经研究人员多番努力,陆续证实以中西医学结合医治某些疾病,可发挥更佳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目前难以用常规疗法治愈的眼疾,针灸或许能为患者提供另一种治疗的途径。展望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可以更深入研究针灸疗效的机理,寻求突破,中西合璧,为病人提供适合的疗法,达至更佳的治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穴位疗法诊治眼疾 眼病悉在经络,其根源在脏腑
放血疗法治疗常见眼病
夏天脾胃难安,一定要知道的重要护身穴位
针灸治眼疾新发现5个穴位组合
调整脏腑是治疗眼疾之根
岐黄名医说丨中医“妙方”,带你逃离“眼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