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经济研究

唐朝经济研究之一:真实的人口数据

原创2019-08-14 18:55·明析历史

理性讨论、数据说话,关注明析历史,探究古代的经济真相

强汉盛唐,代表中国古代两大强势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多元。唐朝结束了隋末的乱世后,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文治武功均达到鼎盛。本文从人口的角度,看看唐朝如何一步步地走向盛世。

隋末唐初的人口

隋朝鼎盛人口超过4600万。杨坚代周立隋、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清查地主豪强的隐藏人口,重新检查、编定户籍,国家控制的人口迅速上升。隋朝刚建立时,全国户籍总数为462万,到开皇9年达到650万户。隋炀帝即位后,“户口益多、府库盈溢”,可见当时的繁荣盛景,到了大业5年(609年),全国户籍数为907万,人口4602万。

唐初人口遗失严重,能统计到的人口只有200万户。隋末天下大乱,战争频繁,经过等到唐朝统一天下,人口遗失严重。史料《通典》记载:“大业所有八百余万户,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余万。”当年200万户并不是当时的实际人口数量,只是战乱初平,许多百姓户籍无法统计到位,遗失严重,只能统计到200万户。

唐初的户籍和生育政策

为了尽快摆脱人口稀少的局面,唐初制定了一系列的户籍制度和鼓励生育的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

重新编定人口户籍。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重新核查户口,并于624年颁布“均田制”和“租庸调”等两大制度。唐初鼓励农民从狭乡迁往宽乡,分配土地给流民,有条件地将奴隶、部曲升格为农民或佃农。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百姓重新与土地结合,国家控制的户籍人数大幅增加。

制定新的户籍制度。为了适应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朝规定:“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同时制定了老弱病残的免税政策,对违背户籍法令的百姓处以重罚,大大加强了国家对户口的控制力度。

制定最低结婚年龄,鼓励生育。唐太宗于627年下诏:“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官媒,命其好合。”实际就是强制20岁男子和15岁女子赶紧结婚,而且鼓励寡居男女找对象,官府还派媒婆专门负责搓合。在地方官员的考核中,“婚姻及时、鳏寡减少、户口增多”都是重要依据。

史料的人口数据

唐朝的“租庸调”本质是人头税,因此重视人口统计。比较全面的人口数据有两条,分别为《旧唐书》中贞观13年(639年)和天宝元年(742年)的人口数据,涵盖唐朝各道的人口和户籍,算是比较全面的人口普查。从下表的人口数据可以看到,从贞观13年到天宝14年的116年时间里,人口增长了329%,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2.6‰。

以公元639年的1235万人口为基数。往前的人口都存在统计不到位的情况,直到贞观2年平定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唐朝才算正式统一。由于施行均田制,百姓肯定积极申报户籍,有人就能获得土地,就有生产资料,所以隐瞒人口的动力较小,人口普查比较准确。从户均人口也能看出端倪,户均只有4.06人,受隋末战乱影响,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口损失,难以达到“五口之家”的标准。

另外也能看到,原本人口稠密的北方受战乱影响,人口从大业5年的3269万减少到570万,损失率83%;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人口从1333万下降到665万,损失率50%,可见战争的残酷。

人口在天宝年间重新达到巅峰。以天宝元年(742年)为例,户籍达到897万,人口总数5098万。其中北方人口从639年的570万恢复到3042万,平均自然增率达16.4‰;南方人口从665万恢复到205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这也符合唐朝前期经济“北重南轻”的客观情况。

虽然官方人口超过5000万,但放到88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却显得稀薄。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是京畿道,人口315万,其次则是河南道和江南东道(主要在浙江)。面积第二大的陇右道,人口54万,主要集中在安西都护府和安西4镇;岭南道的人口116万,其中安南都护府的人口只有10万。

唐朝实际人口被低估

虽然官方的最高人口记录是5292万,然而均田制在武则天时代便出现崩坏的苗头,土地与人口捆绑放松,人口存在统计不全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两点:

1、官府授田不足,官僚地主兼并成风,百姓变卖永业田,成为逃户或佃户,躲过官府的人口普查。根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的记录,唐朝立国80多年后,便出现授田不足的情况,敦煌百姓基本只能满足永业田的授予,口分田存在较大缺口。

2、逃避兵役,故意隐瞒人口。唐玄宗在位的44年间,不断开疆拓土,在西域与土蕃、阿拉伯发生数次大战。所以有杜甫“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诗句。唐朝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成年男子都有为国戍边的义务,可是授田本就不足,还要免费为国家戍边打仗,百姓一算账,发现亏大了,岂能忍受?所以许多百姓开始隐瞒人口,皇帝也变不出更多的土地(唐朝最好的土地就中原和关中,南方开发还不够,百姓又安土重迁),所以玄宗时期的募兵制走上舞台。

人口逃籍和隐瞒的现象在玄宗时期尤为严重,导致实际人口的低估,因此唐朝的实际人口远高于5300万,那么实际人口数量是多少呢?

唐朝实际人口估算

官方统计的5292万人口是属地户籍,也就是能够与土地对号入座的人口,相当于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唐朝的“租庸调”制度下,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如果不逃籍,那就相当于给自己戴上沉重的赋役枷锁。官府可不管你变卖土地的原因,田租、庸调仍然要交,所以百姓往往会躲起来,成为地主的佃户,从而逃避赋役。

唐朝百姓失去土地后,便成为给地主打工的佃户,没有自己的田产,古代一般称为客户。唐朝前期对客户的重视不足,没有专门的统计。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沦为客户,但宋朝极重视客户的统计,其客户占比超过30%。

唐朝客户有多少呢?有两个数据可以参考:1)唐德宗贞元年间的宰相杜佑,谈及天元盛世时,说道:“唐百三十余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约计天下户,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他估计天宝年间的户籍有1300-1400万。杜佑做过户部侍郎、判度支,也在地方担任过刺史、节度使,他的话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开元9年(721年),唐玄宗曾让宇文融检查各地的户口逃亡情况,最后查出80万客户,占当时户籍数的12%。

客户人口估算1058万。由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因此逃户和客户的数量必定越来越多,假定按20%估算,客户人口1058万。

除了客户,不在户部统计的人口还包括奴婢、宫乐户、宫人、部曲、道士、和尚等,这些人口难以统计,估计约100万。

边镇和中央军队:232万。天宝年间,府兵制崩坏,国家军队改用募兵制,士兵不再纳入官府的户口统计。唐玄宗在唐朝边境地区任命十大节度使,掌握当地军政大权,天下十节度的兵力分布如下图所示,总兵力约48.4万,另外唐朝在都城长安还有约9.5万禁军,因此唐朝总兵力57.9万。唐朝边军和禁军都带着家属居住在军营,士兵部分单身,户均人口按4人计算,人口约232万。

开元盛世的总人口约6682万

笔者重新梳理了唐朝的人口,得出天宝年间的人口顶峰为6682万,其中主户5292万、客户1058万、军队及家属232万、其它100万。以贞观13年(639年)人口为基数,从唐初到盛世的116年,人口增长了441%,平均自然增长率高达14.7‰。

历代王朝和平期最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将历代王朝和平期的人口增长进行对比,唐朝116年的人口增长是最快的,只有同样人口基数的西汉能够与之媲美,但唐朝持续的时间更长,所以“盛世之名”当之无愧。


唐朝经济研究之二:真实的耕地面积

原创2019-09-07 23:54·明析历史

理性讨论、数据说话,关注明析历史,探究古代的经济真相

唐朝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疆域面积远达中亚,是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或许是年代久远,或者文献的遗失,唐朝的耕地数据基本是一片空白,只有无法验证的零星线索。例如《通典·食货志》提到天宝年间的应授田为1430万顷(1顷=100唐亩,14.3亿唐亩),这只是史官推算的授田需求,不是官方记载的耕地数据,实际当时唐朝已经出现授田严重不足的情况,因此唐朝的耕地面积仍是未知数。

上一篇文章《唐朝经济研究之一:真实的人口数据》中,笔者梳理了唐朝的实际人口数量,本文将结合中国的地形和唐朝的均田制,考究唐朝真实的耕地面积。

粗算:唐朝耕地少于8.9亿亩

先明确一点:土地总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唐朝领土面积大,耕地就比宋、明等朝代多。从古至今,人们主要耕作区域都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后人也会在先辈的基础上开垦土地,随着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会不断增加,往后的朝代自然有着更多的耕地。

打开中国的地形图,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中国的耕地集中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南方丘陵。唐朝对南方的开发不如宋朝,东北平原的开发是明清两朝的事情,所以唐朝的耕地集中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而疆域面积更大的安西、北庭等两大都护府并没有多少耕地。

唐朝耕地的天花板。越往后的朝代,耕地的开垦越充分,宋朝虽然疆域面积不大,但是占有了中国从古至今最精华的土地,因此耕地面积不比唐朝少,毕竟天山南北、蒙古高原在古代种不出粮食。云南、贵州、蒙古、东北、新疆都是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羁縻地区,耕地和人口极少,因此唐朝的耕地集中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对比这些地方从两宋至新中国的耕地变化,总面积随着人口增长不断变大,从北宋的6.42亿(宋亩)到明朝的7.58亿(明亩),再到民国的10亿亩和新中国的12.6亿亩。

注:宋朝和明朝的耕地面积估算可以查看笔者的文章:《宋朝领土最少,耕地面积却不亚于汉唐》和《明朝未解之谜2:洪武年间土地被高估,真实的耕地数据在这里》。

粗算唐朝耕地不高于8.9亿亩。唐朝前期虽然控制的领土比宋朝、明朝大,但对南方的开发远远落后这两个朝代,人口也低于宋朝的1亿和明朝的1.6亿,因此耕地或许比宋朝多,但肯定低于明朝。用统一的度量衡匡算宋朝至今的耕地面积,可以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应该少于7.0亿(市亩)。唐朝1亩=522平方米=0.78市亩,因此唐朝耕地应该少于8.9亿亩。

均田制与唐朝耕地

唐朝实行均田制,男子18岁成年后,授田100亩,其中80亩口分田(死后政府收回)和20亩永业田(私有田地,可以继承)。如果耕地充足,唐朝的人口与耕地成正比,只要知道户籍数据,便能推算耕地面积;但是耕地不会无限增加,因此耕地不足的时候,需要结合授田的执行情况,推算耕地面积。

唐初:耕地面积3.04亿亩。以贞观13年的户籍数量为基准,户数304万、人口1,235万,天下10道都是地广人稀的状态,完全可以满足户均100亩的授田,因此简单推算唐初的耕地面积约为3.04亿亩。

开元盛世,授田已严重不足

耕地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满足人口的无限增长。在文章《唐朝经济研究之一:真实的人口数据》中,笔者估算唐朝天宝年间的户籍达到1,127万,人口6,682万。如果按照户均授田100亩,全国要有11.3亿亩耕地,实际完全达不到。

案例1:根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的记录,唐朝立国80多年后,便出现授田不足的情况,敦煌百姓基本只能满足20亩永业田的授予,口分田存在较大缺口,平均授田率只有1/3。

案例2:唐朝天宝年间,河南道(相当于后世的山东省)有民户160万,授田需求为1.6亿亩。可是山东在明朝的耕地只有1.1亿亩,折唐制1.3亿亩,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案例3:江南东道(相当于后世的浙江和福建)有民户110万,授田需求1.1亿亩,可是浙江和福建在明朝只有8000万(明亩)耕地,折唐制9400万亩,同样不能满足需求。

同理,京畿道、都畿道、河北道都是极难满足授田需求的地区,便不一一例证。

开元盛世:真实的耕地面积是多少?

首先推算民户的耕地数量。将天宝元年(742年)的户籍与唐朝行政区对应,结合后世的耕地情况,分别估算各行政区的耕地面积。唐朝的户籍统计,主户才与土地紧密结合,客户是脱离土地的百姓,为地主耕作,并不占有土地,所以主户的耕地数量便代表民户的耕地。

1、授田充足的7道,耕地面积2.08亿亩。岭南道(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江南西道(江西、湖南、湖北南部)、黔中道(贵州)、淮南道(江苏和安徽北部)、陇右道(甘肃和新疆)、关内道(宁夏、陕西)、山南西道(重庆、四川东部和陕西以南)等7大行政区,地广人稀,基本可以满足授田需求,总共208万户,授田2.08亿亩。

2、估算京畿道耕地3800万亩。陕西的耕地主要在关中平原,史书没有关中耕地面积的数据,只能根据的陕西历代的耕地情况进行推算。明初陕西的耕地为2731万市亩,略低于民国的3350万市亩。关中是唐朝的根本所在,土地开垦充分,唐朝关中的耕地面积大概率高于明朝,由于关中在1996年耕地为3,325市亩,唐朝应该低于这个数,估算约3000万市亩,折合唐制为3800万亩,而人口却有55万户,只能满足69%的授田。

3、70%的授田率可以推广到其它人口稠密的行政区吗?可以!据《通典·食货志》记载,德宗贞元年间的宰相杜佑,谈及天元盛世时,曾说道:“。。。汉每户所垦田不过七十亩,今亦准此约计数。。。”显然唐朝官员已经注意到百姓授田不足的情况,平均每户70亩,恰好70%的授田率。

4、授田不足的8道,耕地面积4.17亿亩。虽然不同地区的情况略有差别,结合京畿道只能满足69%的授田,我们可以假定河南、江南东、京畿、都畿、河东、剑南等8道只能满足70%的授田,按总共689万户、户均70亩计算,耕地面积为4.82亿亩。

综上,天宝年间的民户耕地面积为6.9亿亩,其中授田充足的7道2.08亿亩,授田不足的8道4.82亿亩。

然后估算军屯耕地数量。天宝年间,府兵制崩坏,国家军队改用募兵制,在全国边境地区任命了10大节度使,将士48.4万、战马8.86万匹。为了节省军费开支,边境重镇都会屯田养兵,保障粮食的供应。

根据《大唐六典》的记载,唐朝天宝年间共有929屯,每屯20至50顷(每顷100亩),取平均每屯35顷计算,军屯耕地达325万亩。显然军屯对总耕地面积影响有限。

综合民户和军屯的耕地,唐朝开元盛世的耕地总面积为6.93亿亩。这个数据比较符合历史进步的事实,同样占据着中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往后的朝代必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垦土地,垦地面积越来越多才对。

总结:由唐至今,耕地面积增加,人均耕地减少,体现着生产力的进步

结合笔者对唐朝以来(清朝暂未研究)的耕地和人口的考证,可以看到先人不断开垦土地的努力,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承载的人口数量不断提高。在看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我们也能得出亩产量提高和生产力进步的观点。


唐朝经济研究之三:各时期的财政收入

原创2019-09-22 20:52·明析历史

理性讨论、数据说话,关注明析历史,探究古代的经济真相

笔者前面用了2篇文章分别考证了唐朝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即《唐朝经济研究之一:真实的人口数据》和《唐朝经济研究之二:真实的耕地面积》,本文继续研究唐朝的经济,探究唐朝的财政收入变迁。

唐朝税收制度

安史之乱前:租庸调为主,无商税和专卖。税收得国家财政的基础,唐朝继承了北魏至隋朝的政治和税收制度并加以完善,最终在武德7年(624年)颁布“租庸调”制。租庸调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每户授田100亩(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其征收标准是:

租:按南方农作物不同区分,北方缴纳粟米,每丁2石;南方交稻谷,每丁3石,稻谷碾成米大约2石。为什么这样征收呢?粟米耐存储,可以存8-9年;大米很容易糜烂,稻谷存储的时间长,所以北方直接向百姓征粟米,南方则征稻谷。

调:按全国特产区分对待,桑蚕区输绫、绢、絁(shi)共2丈、绵3两;产麻区输布2.5丈、麻3斤。

庸:成年男丁需要每年为国服役20天,但可以用绢抵,每天3尺,所以叫做庸。

地税:类似隋朝的义仓,以救济灾荒名义征收的税种,百姓按照每亩2升的标准交税,属于资产税性质。

户税:目前史学界认为户税应该是开元年间开创的新税种,封建社会征税的原则是“量出制入”,要用多少钱就征多少税,不够就加征。唐玄宗统治后期,宫室奢靡浪费,边关征战不断,租庸调难以满足国家开支,所以对百姓加征了户税。户税也是一种资产税,根据百姓的资产情况划分9个等级,其中八等户每户交452文、九等户交222文。根据唐德宗年间的宰相杜佑的估算,全国平均每户交税250文。

隋朝和唐朝前期,是中国唯一不搞盐铁专卖和征收工商杂税的时期。国家对老弱病残、退役军人的免税政策都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既没有像汉朝那样搞盐铁专卖,也没有唐后期至两宋的盐、铁、茶、酒等各种专卖,更没有在全国广布税关以征收商税。唐朝前期真正做到了轻徭薄赋,文治武功,开创辉煌。

安史之乱后:两税法,专卖和商税齐上阵。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和民生遭到极大破坏,均田制崩溃,大量百姓和土地失去依附关系,佃农大幅增加,难以按照过去的“租庸调”征收田税。例如佃农(客户)没有土地,怎么能按照均田制征收田租呢?租庸调是按照授田100亩确立标准。耕作30亩和耕作50亩的农户难道都交2石粮吗?这肯定不合理。

均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唐朝必须确立新的农业税征收标准,所以唐德宗李适在780年采纳了杨炎的建议,开始了两税法改革,即以土地的肥瘠确定税率,按照耕地的面积和产量征收田税。两税法以亩定产、以产定税,无论主户和客户,都需纳税,田税按春、秋两季征收。两税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税改革,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国前。

专卖及商税的兴起。安史之乱拉开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帷幕,中央无法掌握全国的人口,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户部统治到的百姓只有308万户,相比天宝14年(755年)的892万户下降了2/3。百姓减少造成税基不足,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中央开始增加了流通环节的征税,商税和专卖重新走上历史舞台。

盐、铁、茶、酒的专卖和商税是唐朝后期、两宋、乃至蒙元的重要税种,成为百姓重要的生活负担,直到明朝废除铁、茶、酒的专卖,这几种产品的价格才大幅下降。造成的后果就是“宋粉”吹嘘两宋的经济富裕,现实生活中的这群人天天批评石油、烟草和通信的垄断,却又为两宋的“盐铁酒茶香”专卖叫好,真不知道这群人的脑子里装了什么?

开元盛世的财政收入

唐朝属于纯粹的小农经济,史书也没有唐朝前期财政收入的明确记载。不过结合人口和耕地情况,利用“租庸调”制,我们可以推算出唐朝财政的大致轮廓。唐德宗年间的宰相杜佑对天宝年间的财政收入就有大致的匡算,具体见《通典》卷6《食货志·赋税下》记载。可以看到,唐朝财政主要是实物,物资非常丰富,粟米约2500万石,绢740万匹,布1605万端。注:绢1匹为4丈、布1端为5丈、绵1屯为6两。

天宝年间财政收入约1053万贯。将天宝年间财政状况重新整理,结合当时的物价,唐朝前期的财政收入约1053万贯,其中铜钱200万贯,占比20%;由于唐朝前期物价低廉,粮、绢、布等实物虽然数量巨大,但折合成铜钱为853万贯,占比80%。

安史之乱后的财政收入

前面提到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均田制崩坏、藩镇割据的背景下,唐朝开始两税制改革,并开始征收商税,并搞起盐、铁、酒、茶的专卖。唐代宗年间,著名理财官刘晏走上历史舞台,陆续推出了榷盐、漕运、常平仓等改革措施,扭转了唐朝安史之乱后财政崩溃的势头。

经过中唐名臣刘晏、杨炎、第五琦等人的财政改革,唐德宗年间的财政状况好转,财政收入超过1900万贯,其中两税约1200万贯、盐课600万贯。

元和中兴,财政继续好转。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励精图治,重用杜黄裳等宰相,陆续平定剑南、淮西等藩镇,国家呈现中兴局面,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财政收入超过2800万贯。

购买力平价,拨开数字的迷雾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安史之乱,只看财政数字的话,或许会认为唐朝中期的财政状况远好于开元期间,毕竟开元盛世的财政收入折价1053万贯,而元和年间接近3000万贯。这其实告诉我们,分析古代的财政收入,不能被表面数字迷惑,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物价辨证分析。网络上的“宋吹”就喜欢移花接木,因此闹出“宋代财政收入1亿两(实际是1亿贯石匹束两)”的笑话。

通过对比安史之乱前后的主要物价,可以看到粮食、布帛、食盐等重要物资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食盐重新被官府垄断专卖后,价格更是原先的10倍。天宝年间的1053万贯财政收入可以买到7020万石粮食,而元和年间的2813万贯收入只能买到5626万石粮食,显然开元盛世的政府财政远好于唐朝中后期。

为了使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财政收入具有可比性,我们需要了解安史之乱前后的物价变动情况,类似于后世的CPI指数。古代百姓的生活物资单一,最大的开支是粮食、衣服等温饱需求,其余是盐、铁、住房、节庆等开支。我们根据不同物资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即粮食60%、绢绸10%、麻布20%、食盐10%。

假定公元750年的CPI指数为1,则800年的CPI为4.9。因此天宝年间的1053万贯财政收入相当于元和年间的5160万贯,是元和间财政的1.83倍,可见安史之乱后的通货膨胀有多严重!

同理,宋朝的财政收入(6000多万贯)看上去是唐朝(1000多万贯)和明朝(1000多万两)的5-6倍,但宋朝的物价远高于另两个朝代,实际购买力差别却很小,将来笔者会写专门的文章揭示这一点。

总结:开元盛世体现着物质富裕,而非表面数字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唐朝前期的财政非常宽裕,财政收入看上去只有1053万贯,可是购买力却大的惊人,是中后期的五六倍。

安史之乱后,唐朝一度非常虚弱,但经过从代宗至宪宗等几代君臣的努力,国家财政得以逐步恢复,元和年间的财政收入超过2800万贯,从购买力平价看,达到开元盛世55%。

通过对唐朝不同时期财政收入的梳理,大家对古代财政收入的判断不能拘泥于数字,更应该结合当时的物价,判断实际的物质占有情况。显然,开元盛世体现着物质的富裕,而非表面数字。


唐朝经济研究之四:中后期至五代的人口探究

原创2019-10-12 22:39·明析历史

理性讨论、数据说话,关注明析历史,探究古代的经济真相

经历安史之乱,唐朝中后期统治衰弱,直到灭亡并迎来五代十国的乱世。由于这段时期太过混乱,大量的史料缺失,以至于大量的经济数据都是一片空白,最基本的人口数据都残缺不全。

笔者之前三篇系列文章,陆续研究了唐朝前期的人口和耕地,以及不同时期的财政收入,本文将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探究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十国的真实人口数据。

安史之乱后的人口形势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唐朝对全国的统治力大幅衰弱,此后再没有全面的户口统计,从史料记载的统计数据看,忽高忽低、波动太大,难以反映全国人口的真实情况。

失真的人口统计。平定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广德2年(764年)的户口数据:户籍293万,人口1692万,表面上比天宝15年的5292万减少了2/3,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安史之乱虽然重创了唐王朝,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但还不至于造成2/3的人口损失,真实原因是大量州县不申报户口以及户籍隐漏。

户口统计不全是唐朝中后期的常态。以元和15年(820年)的户籍资料为例,全国301个州府,只有169个州府有户籍数据,而未上报户口数据的132个州府在开元时期总户数为161万户,连中央直接控制的淮南道都没有相应的户籍数据。

实际上,有户口数据的州府也不一定是全面的,底下县乡也会存在漏报、少报的情况,毕竟古代不便,官府深入基层核实百姓户籍是非常困难的,当中央政权力量不够强大时,统计数据的缺失更会放大。例如同样没有遭到"安史之乱"波及的江西和浙江,江西在开元时期有35万户,到元和年间增长10%,至38.5万户,而浙江户籍则从83.9万户减少到34.3万,降幅达到60%。显然没有经历战火的江南地区,存在严重的逃户、漏报和隐瞒户籍的情况。

元和中兴后,上报户籍的藩镇、州、府增加,中央控制的户籍才重新增长。唐宪宗元和15年(820年)的户数只有237万,到了823年就增加到335万,仅3年时间就增长了41.4%,显然不符合人口的自然增长规律。是什么原因造成公元820年后人口异常增长呢?因为唐宪宗李纯采取了对藩镇用兵的策略,817至818年陆续平定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和淄青节度使李师道,819年宣武节度使韩弘归顺朝廷。此后,中央的直接控制区大幅增加,大量方镇和州县开始向朝廷申报户口。

前面这些主要是阐明一个道理: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权威丧失,藩镇、府、州、县都存在不报、少报、漏报、隐瞒户籍的情况,史书记载"安史之乱后,唐朝只有1600余万人口"的说法是片面和错误的。

那么安史之乱后,唐朝真实的人口是多少呢?

先看安史之乱的波及范围。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国家经济从兴盛走向衰弱,政权从统一走向分裂,对唐朝乃至中国古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只看对人口影响的话,安史之乱主要的波及范围是河东道、两都、河北道、河南道等北方地区,南方和四川地区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自然不会存在人口伤亡的情况。否则北方打仗损失了60%的人口,南方百姓正常生活也死了大量百姓,这不符合常理。

再看战乱波及地区的人口变化。北方是战乱波及地区,双方直接交战地区的死亡率极高,从河南道、关内道上报户籍的州府情况看,河南道从87万降为16万,损失82%(仍有漏报的情况),关内道从68.6万减到28.4万,损失59%。再看全国重要府、州的人口比较,北方交战的京兆府(长安)、河南府(洛阳、叛军都城)、河中府、汴州都存在人口大量减少的现象,洛阳损失85%、汴州90%、长安33%。

如何估算安史之乱后的人口?北方、南方分别估算:1)北方整体都受到战乱波及,直接交战区甚至损失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口,陇右道因为"撤兵勤王"而彻底丢失。当然损失80%-90%的人口太过夸张,否则也不能组织三十多万的大军,因此假定北方人口损失率为50%;2)虽未受战火波及,南方也不是完全不受影响,唐朝中央需要江南、淮南地区的赋税用于平叛,因此百姓的负担会加重,逃户、客户必然增加。赋税加重,百姓过得不好,人口可能不增长甚至减少,假定南方人口保持不变。

安史之乱后,唐朝人口约3576万。以天宝元年(742年)的户籍统计为基础,户籍人口5098万,比天宝15年少200万,4%的差异暂不考虑,其中:

1)北方,1521万。原有492万户,人口3042万,按50%折损率估算。安史之乱后,北方有户籍246万,人口1521万。

2)南方,2055万。户籍405万,人口2055万。

因此,全国共有651万户,人口3576万。

唐朝后期:户籍人口约3500万

主要探究"黄巢之乱"前夕的人口形势,这段时间在宪宗、武宗、宣宗的努力下,国家大体平静,虽然藩镇割据,偶有争端,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战乱,因此全国人口应该总体稳定,约3500万,下面加以验证。

从前面的表格可以看到,公元840年前后,唐朝中央已知的户籍数约500万,但各藩镇、府、州、县上报的户籍仍存在少报、漏报的情况。然后此时卢龙、成德、魏博等河朔3镇和淄青节度使重新反叛,户籍自然不向朝廷申报,4个藩镇在天宝年间的户数约195万。按人口损失50%估算,4大藩镇安史之乱后的户籍约98万。因此,唐朝后期的户数至少598万,按照唐朝户均5.7人计算,总人口3409万,与上面估算的误差约5%。

考虑逃户及漏算,唐朝中后期人口约4600万

笔者在文章《唐朝经济研究之一:真实的人口数据》中,考究天宝年间的实际人口约6700万,相较官方统计的5300万,高了约30%。

我们结合官方数据,估算唐朝中后期的人口约3500万,如果考虑逃户和漏算的30%,则实际人口应该为4600万。

唐朝末期:黄巢起义,人口损失50%,约2300万

公元875年,王仙芝起义,拉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接着878年的黄巢起义,更是掘开了唐王朝的坟墓。与安史之乱只波及了北方不同,黄巢起义将战乱烧向了全国,除了原本藩镇割据的河南、关中、山东等地,淮南、江南、福建、广东、贵州、湖南等富裕的南方地区也都受到了起义军蝗虫般的扫荡。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克长安的时候,纵兵烧杀抢掠了4个多月,在流窜作战期间,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对于抵抗的州县,动辄屠城,福州、广州等城市居民被屠戮殆尽。

黄巢起义是中国古代一次影响深远的人口灭绝事件,估计人口损失约50%,因此唐朝末期的人口约2300万。

五代十国:战乱纷飞,人口停滞或减少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后,中国进入新的军阀大混战时期,短期的50余年,北方先后出现5个短命朝代,南方也相继诞生10个小国家。

五代十国,各国之间的战争不断,比较大型的战争就有22起,小型战争更是不计其数。各大割据势力为了扩大地盘,纷纷招兵买马,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割据岭南(广东)的南汉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张遇贤起义,人数一度超过10万。五代十国是一段混乱期,百姓生活艰难、流离失所,因此人口应该是不增长或者减少的。

如何估算五代十国的人口?史书没有五代十国开始时的人口数据,相关史料也比较少,只能从北宋统一天下的记载中发现线索。根据《宋史》和《太平寰宇记》记载,北宋980年完成统一时,从全国各大割据势力得到的户籍为524万。古代户籍数据不是实时更新,像五代十国这种混战期,可能10年都不重新统计户籍,北宋拿到的户籍都是极早的数据。因此,五代末期(960年)的户数可以认为是524万。

验证:另外结合北宋983年的人口数据650万户,如果按9‰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推,户数约528万,两者相差不大,估算是靠谱的。

户均人口按多么估算合理呢?自"黄巢起义"至"朱温篡唐",再到五代十国,天下纷争80多年,百姓家庭必然残缺不全,很难达到"五口之家"的理想模式。可以参照的历史时期是唐朝初年,贞观13年(639年)的户籍为304万,人口1235万,户均4.06人。因此按户均4人计算,五代末期的人口约2100万。

总结:安史之乱至五代,一个人口毁灭的黑暗期

安史之乱将强盛的唐帝国推向了深渊,导致国家损失了30%的人口,2100万人死亡;唐朝中后期,经过代宗、宪宗、武宗和宣宗等皇帝的努力,国家人口保持在4600万左右,但是"黄巢之乱"重新带来了灾难,导致了相对值50%、绝对值2300万的人口灭亡。等到五代初期,全国人口只有2300万,再经历50多年的纷争,北宋建立时,全国人口约2100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朝未解之谜2:洪武年间土地被高估,真实的耕地数据在这里
隋朝比唐朝富有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隋朝二世而亡
各省耕地面积,前十如下
全球耕地最多的15个国家
农村为什么不能在耕地上盖房?看完就知道了!
中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