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学习”

说说“学习”

小鑫说点事儿 2017-11-08 23:17:11

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学习

学吃奶学翻身学坐学爬学走路

然后我们就上学了

每天都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然后我们就工作了

每天都在职场商界摸爬滚打

然后我们就退休了

每天都在学习养生保重身体

然后我们就”毕业“了

可以和历史先烈们站在一起了

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说说”学习“:

1、跟谁学?

2、学什么?

3、怎么学?

4、怎么快速学?

.

.

.

1、跟谁学?

和成功者学习?听他的演讲?看他的传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觉得,成功者的传记很多都是心灵鸡汤,让你懂了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给你讲个小故事

二战期间,美国统计学家沃德教授被授命研究如何降低战机被击落的概率的这个问题。他的研究发现,飞机的翅膀是最容易被击中的部分,而飞行员的座舱和飞机的尾部则是被击中最少的部分。

但是依照当时的航空技术,机器的装甲只能局部加强,以免过重。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应该增强机翼,还是应该增强座舱和尾部呢?当时的作战指挥官认为,既然机翼最容易中弹,那么当然应该增强机翼了。但沃德教授则建议加强飞行员的座舱和飞机尾部发动机的位置。

沃德教授认为,作战指挥官的这个判断就是犯了这个严重的逻辑归因的错误:幸存者偏见。

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但依然能够安全返航,而机尾部分却发现很少中弹。那并不是因为他不会真的中弹,而是因为他一旦中弹了,可能根本就无法返航。

后来事实证明教授的建议是正确的。联军的轰炸机被击落的比率显著降低。英国军方还动用了敌后的工作人员,收集了部分坠毁在德国境内的飞机的残骸,发现中弹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预料,主要集中在座舱与尾部发动机的位置。

所以说,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

怎么做?

1)向失败者学习

马云曾经说过,我创业10年以来最大的心得是永远去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也写过一本书,叫做《大败局》,告诉大家如何从别人的失败中获得自己的经验,向失败者学习的本质就是意识到沉默数据的存在,让死人开口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2)向反对者学习

你做了一个产品,想收集一些用户的意见。很多热心用户给你提了各种意见,希望追加这个功能,追加那个功能,但这些人可能都是你的产品的幸存者,他们觉得你的产品其实还不错,还愿意继续用下去,所以才会给你提意见。

可是那些真正觉得你的产品其实很烂的人,他可能用了一次之后就把你的软件给删掉了,他们的意见其实可能会更重要,但是因为死人无法开口,所以你可能永远都是听不到。主动找到他们,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走,而不仅仅是剩下来的人为什么要留,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视角,和更大的价值。

3)识别”幸存者偏见“

幸存者偏见,是一种常见的逻辑的谬误。我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而忽略了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比如有个江湖郎中,号称有个祖传秘方,据说能够包生男孩,一副见效售价2000,生下男孩再付钱,不灵不要钱。从概率学上来讲,有接近一半的人会生男孩,所以他平安无事行骗了很多年,还挣到了一屋子的锦旗。

给他送锦旗的那些人就是”幸存者偏见“。

2、学什么?

我们可以学三件事: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和态度(Attitude)

知识(Knowledge):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它是确定的,不需要你通过自身的成功、挫败去验证,然后恍然大悟的那些规律。

技能(Skill):

什么是技能?技能就是那些你以为你知道,但如果你没做过,就永远不会真的知道的事情

态度(Attitude):

什么是态度?态度就是你选择的,用来看待这个世界的那副有色眼镜。

怎么做?

1)不要把知识当技能学

有一些“实战主义者”,只相信自己感悟的东西,说“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所以拒绝学习,忽视前人的思考、客观的规律,把知识当技能学,通过四处碰壁,总结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经验。这就是“重新发明轮子”。

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2)不要把技能当知识学

有一些“理论主义者”,喜欢通过买书来学习。怎么演讲?买本书来看看。怎么谈判?买本书来看看。怎么看书?买本书来看看。你能买到的书,都是如何练习技能的步骤,而不是技能本身。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用脑学习知识,用手学习技能,用心学习态度

3、怎么学?

一个完整的学习,是“行动->经验->规律->行动”的四步大循环,“把经验升华为规律”这一步,是学习的核心

缺了“规律”,就是“行动->经验->行动”的“经验主义”;

缺了“规律”,再缺了“经验”,就是“行动->行动”的“行动派”

怎么做?

1)从行动归纳出经验

经验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己的直接经验,第二种是别人的间接经验

人的生命有限,你不可能把每件事都“直接经验”一次,和有经验的人沟通、学习,建立圈子。

2)从经验升华出规律

知识的获取,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从经验升华和理论化到规律,需要“反思和验证”。

比如,“今天很艰难,明天更艰难,但是后天很美好”这条经验,是规律吗?

反思一下,有没有一些企业,今天不难,明天也不难,第一天就成功的呢?还有没有一些企业,今天很难,明天更难,后天就终于死掉的呢?为什么?

经过深刻反思后,也许你会得出一个更加接近规律的结论:

在那些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及早布局的企业,成功概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

反思之外,就是验证。行业数据支持这个结论吗?这是大概率事件,还是偶然事件?我身边的人有亲身经验吗?验证后,也许你会进一步修正你的结论:

在那些处于上升期的行业,踩准时间点(而不是及早)布局的企业,成功概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布局太早,冻死;布局太晚,饿死。

除了利用反思和验证的方式,自己把经验升华和理论化为规律外,还要懂得学习前人已经升华好、理论化好的,“被验证的规律”。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3)用规律再指导行动

规律没有作用于行动,就是没有价值的。所以,验证规律的最好方式,就是行动!行动!行动!

4、怎么快速学?

一名优秀的商业顾问,每天需要面对各行各业的客户。客户用20年才“精通”行业99%的商业细节,而商业顾问必须用20小时,“学会”行业80%的核心逻辑,然后才有资格说“我认为”。

所以,“快速学习”能力,是一名优秀顾问的六脉神剑,甚至是商业机密。

怎么做?

1)大量泛读

学习一项新知识,有人喜欢买一本所谓“最好的书”,然后从第一个字精读到最后一个字。这是在没有整体观的情况下,就开始钻细节。不妥。

应该怎么做?

比如你想学习“人工智能”,先上豆瓣网,搜索“人工智能”或者相关关键字,找到评价最高的3本书;通过“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哪本”的方法,再选5本;最后,加2本不畅销,但明显系统性强的书。

然后把这10本书都买回来,开始泛读。

泛读时注意几点:

(1)5分钟看自序,5分钟看目录。作者会在自序中梳理框架逻辑;在目录中提炼核心观点。

(2)15分钟泛读。略过故事,略过案例,略过证明;标注概念,标注模型,标注公式,标注核心观点。

(3)最后,再用5分钟简单回顾,记录下自己的困惑、问题、想法。

用个长一点的下午,或者再加上晚上的时间,高强度地把这10本书读完。也可以借助Kindle读电子版,提高标注、回顾、记录的效率。

2)建立模型

好好睡一觉,让知识在你的大脑中自由地碰撞、连接、融合。

第二天早上,给自己最清醒的3小时,建立模型。

应该怎么做?

打开思维导图,把标注的概念、模型、公式梳理出来,并建立、修正他们之间的关联,逐渐形成系统模型。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思考工具。

3)求教专家

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就要求教真正的专家了。

为什么要先建立模型,而不是先求教专家?因为如果你没有基本的全局观,问不出好问题。另外,有些专家有犀利的洞察,但也未必有全局观。他自由发挥2小时,你可能不知所云。

请教完成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修正你的模型

4)理解复述

你花了5小时泛读,3小时建模,2小时求教,剩下的10小时,可以花在“复述”上。

用你的语言,把你的模型,讲给别人听。你很可能会发现,讲着讲着讲不明白了;或者你觉得讲明白了,别人就是听不懂。这些地方,就是你理解的薄弱点。

记下这些薄弱点,回到泛读资料里,重新理解;或者上互联网找答案;或者再请教专家。重新理解后,再复述。如此重复。

最终,你就用20小时,快速的学习了一项完全陌生的知识。

.

.

.

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说了“学习”——

跟谁学、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快速学

明天,我们继续说下“思考”。

好了,今天就到这,明天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快速学习新的知识
《5分钟商学院·基础》第31周:学习能力
掌握这些学习方法,让你的学习力倍增
基于学习圈理论的现代管理培训模式
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好可惜,你只是见多识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