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哈佛教育学院给出了21个脚手架

“听广度”这个概念我不太熟,查了一些资料,大概指的是注意广度中的听觉广度,也即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广度,简单说就是能听懂多长的一段话,听广度跟工作记忆有关,但工作记忆容量受遗传的影响很大;另一个“逆向思维能力”,朋友举了个例子,说小孩知道5 2=(?),但不知道5 (?)=7,确实不会逆着推,孩子的表现更像是形式不熟,不是“逆向思维能力”有问题。

这两个所谓思维能力,一个是指向工作记忆,一个指向思考方法,都不能说明孩子的“思维能力”有问题。

果然,问清楚之后才发现,原来小朋友只是做了某培训机构两三页的所谓测试题,测完了之后被评价说在某某方面表现比较弱,隐含的信息肯定是,来报班吧,我们能教。这可谓课外班招生的经典套路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家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越来越重视,只是思考的过程是内隐的,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一个清晰的路径去跟踪比较、量化评估,于是造成了这么一种状况:人人都觉得这个事儿很重要,但没人说得清楚这事儿从哪儿开始。

当然,并不是真的没人说得清。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有个小组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思维透明化项目(Make thinking visible),专注于思维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实践经验。

他们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有据可循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即,让思考有路径可依循,有方法可学习,有反馈可跟踪。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路,父母、老师、孩子,都能从中获益。

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21个脚手架

在2005年接任零点项目的负责人罗恩·理查德和在一线实践的两位教师、研究者合著的《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里,提到了教会学生思考的21个工具(数量确实是21,可能标题四舍五入了吧)。这些方法不仅有科学的研究数据,也有合作学校的实践,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可操作性很强。

书中按照思维活动的渐进发展,将21种工具分为了三大类:

引入和探讨型思路,一般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问热情;

综合和系统化思路,一般用在学生对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有利于学生阅读、讨论和观察新的知识;

深入性和延展性思路,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考察问题的复杂性。

在该项目的官网(http://www.visiblethinkingpz.org/)上,还有另一种分类方法,将思路分为理解、真理、公平和创造四类,具体内容有所拓宽,涉及32种。但不管如何分类,这些思路都是帮助学生思考的工具。而对于工具来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可用的思路有哪些,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再结合例子谈谈具体在课堂和家庭中的应用。

1 引入和探讨型思路

①观察-思考-怀疑

②局部-整体

③思考-疑惑-探究

④构想-回应(粉笔教学法)

3-2-1关联法

NEWS定位法

⑦解构

这一类型的思路都聚焦于“孩子知道什么”,也即分析和探讨的第一步,已知信息。

最简单的是调动感官去收集信息,比如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稍微复杂些的是调动记忆去回想,运用简单的逻辑脱离去分析,你能想到什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更难一些的,涉及到不同视角,别人知道什么?别人知道的和我有什么不一样?对我有什么启发?

总之,引入和探讨型的思路希望能调动孩子的已知信息,建立与新信息的连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进行主动思考。

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一般会说,“你要想一想”,“你要用心想一想”,“你要动脑想一想”,其实这个指令是很模糊的。对于对事实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要想什么,怎么想,需要一个起点,这就是思考框架。而第一条思路“观察-思考-怀疑”,就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思考框架,I see,I think,I wonder.

当不知道该怎么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时候,好的思考框架能助你尽量全面地调动已知信息,避开思维盲区。比如在一次给毕节的山村幼儿园教师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就动用了“五感”这个框架,请老师们来想一想,关于过年可以给孩子们讲什么。

在梳理思路的时候,发现大家关于“看见”、“听见”、“尝到”、“摸到”都想到了很多有趣的素材,但“闻到”几乎是个盲区了。所以对于大人来说,掌握一些思考框架,也能避免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陷得太深,而是能够时时跳出来,看看更完整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下次在给孩子引入新的信息的时候,不要简单地问,看到这个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而是运用“观察-思考-怀疑”的思路,一步步地引导他们: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让你感到疑惑吗?

相信经过多次这样的练习,孩子就能在认识新事物的时候,有意识地调动思考框架,来收集信息、思考新事物与“我”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看看就算。

2 综合和系统化思路

①归纳法

CSI:颜色、符号、图像

③收集-排序-连接-细化:概念图

④联系-拓展-挑战

4C:联系-质疑-观点-变化

⑥模拟实验设计法

⑦过去我认为……但现在我认为……

这一类思路的关键词是,提取核心信息,建立联系,这两点也是系统思考的基础。

提取核心信息的方法,有文字型的,也有图像型的,建立联系的方法,有图形式的,也有回溯展望型的,总之,都是把松散的信息织成一张知识网,将已知的、新学的、过去的、别人的信息放置其上,更系统地去理解世界。

课堂上常常会用到最后一种思路,它是成长性思维的一部分,也就是把现在的我的所知,与过去的我相对比,深入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新知给“我”带来的变化。比如在松花湖驻站老师韩小燕的公益美术课上,孩子们用“以前我认为……现在我认为……”的思考框架,重新思考了自己关于“美”的认识。前后对比之下,更容易看清老师的教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这也是培养孩子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这条思路有一个好处,就是将一闪而过的记忆固化到纸面之上,帮助孩子在经历了一个学习过程之后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前后变化,这也是思维透明化项目所提倡的,让思维的成长看得见。日常在家中,我们也可以将孩子不同时期就同一问题的看法收集起来,引导他去审视自己思维的变化。

3 深入性和延展性思维

①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②环形视角

③角色扮演法

④红黄灯法则

⑤主张-证明-提问

⑥拔河

⑦句子-短语-单词

深入性和延展性的思维有三个要点:

向内挖掘,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你的依据是什么?这个依据对不对?

向外扩展,除了我们自己看到的、推断的、思考的,更大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

多元视角,一件事情会涉及到很多人、很多组织,其他人的立场是什么?如何影响了他们的观点?这件事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是怎样的?

这一思维过程不仅要求孩子掌握核心观点(句子-短语-单词),而且要求孩子分析观点背后的原因,认识复杂世界的多面性,并理解与我不同的见解背后的原因。

在去年的童行人文课堂上,我们就尝试了“拔河”这一思路,就“假如我是永乐大帝,要不要迁都北京”这一话题进行了辩论,每个孩子都要为自己的观点收集证据,说服别人。而观点“拔河”最有趣的环节在于,即使是辩论,也不要轻易预设立场,在辩论的第二个阶段,双方还要交换立场,从对方的角度来辩论“要不要迁都”。

这一思路在家庭中同样好用,它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很多时候父母要求孩子要“换位思考”,都是变相的要求“想想你妈有多不容易”,它要求我们收集不同视角的证据,也即,有哪些证据能够支撑这个视角的结论?相较于单纯的体谅,它更能帮助孩子看清这个复杂的世界。

最后,思路不是套路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在《这才是思维》一书中提到了他的“沙滩模型”,他把人类的大脑比作一个光滑的沙滩,当信息涌入时,如同雨点落在沙滩上,砸出了一个个的凹痕,而雨点越聚越多形成水流,形成固定的路径,这就是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思维套路。

教给孩子一些思维工具、一些思路,是不是在教会他们思维套路呢?我觉得要辩证地来看。一方面,过于强调方法、套路,当然会让学生因循守旧,如同走惯了固定路线的水流,原路最省力;另一方面,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路线可规划,单凭一股脑的热情横冲直撞,大概也走不出一片阡陌纵横的沃野。

所以我在一开始就强调,这21个思路,是工具,是脚手架,是用来支持、拓宽思路的,不是不容打破的金科玉律。

思维工具是思考的脚手架,不同人即使使用同一个工具,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看待问题、了解情境、对待对象,但利用工具把思考的过程透明化,让我们有机会累积、精进,不断地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孩子还不会思维导图?难怪学习累!
8种思维导图,让孩子的编程学习更有逻辑
#温蒂微课#思维训练1:我们为什么要学思维导图
坚持数学思维每日一练,孩子思维能力提升快
思维脚手架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打开思路,但思考不能乱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