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政,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密码

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大事。

所以想逃税的唯一办法,就是见马克思。

一个国家要运转,必须得有钱,没钱什么都做不了。

税收是一国财政获得钱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国家收入不仅仅是税收,还有官营经济收入,和发行货币直接掠夺民间财富。

税收、官营经济、发行货币,汇聚成的一国的财政,而一国财政,就决定了一国的兴衰。

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来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密码——财政。

01

古代的税收,主要是依附土地的税种,不管是按土地大小算,还是按人头多寡算,其实背后依赖的,还是土地。

所以在古代,有土地就是有税收。

作为帝国的皇帝,最希望的,就是拥有大大的疆土,然后人丁兴旺,人人耕田。

这样帝国的财政,就没问题了。

一般来说,地是有限的。

因为开疆扩土需要成本,一旦离帝国中心太远,维护边疆的成本会大于收来的钱,那帝国就不会再扩张了。

所以怎么使用土地,就成了帝国天字第一号政治任务。

新建立的帝国,会按土地的收成来收税。

刚刚经历了战争,人口锐减,土地多的是,土地税比人头税,更容易刺激民众多干活。

隋朝和唐代初期,实行的“授田制”,就是这样的制度。

天下刚刚经历大乱,人口凋零。

国家通过“授田制”,每个人在出生后,都会从国家那里领到一块土地,未来就在此耕种,而后上税,等去世了,再将那块土地还给政府。

这样的制度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多劳多得,一个是多生多得。

你在领到的土地上耕作得好,扣除交税部分,其余的,就是自己的了。

多生一个娃,就能多领一块地。

通过“授田制”,隋唐两朝快速崛起。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300年分裂局面,隋朝通过“授田制”,20年光景就造就了隋朝的繁荣。

不过隋朝的国库被隋炀帝杨广掏空,结果二世而亡。

隋末天下大乱,战争造成十室九空。

不过唐朝通过“授田制”,快速恢复元气,唐太宗继位初期,还被北方的突厥威胁,后来就能当天可汗了,这就是实力的转化。

02

“授田制”那么好,也不是没有缺陷,缺陷就是,你刺激了老百姓多生娃,这些娃生出来,土地不够分怎么办?

随着国家进入稳定期,人口激增,每个人都去国家那里领一块地,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行。

加上一些土绅官豪兼并土地,使得国家能支配的土地更稀少。

所以“授田制”对国家的财政贡献是有一个极限的,当帝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税收反而下降。

这个时候,要么开拓其他财政收入,要么就按改革税种,按人头收税,毕竟现在人多了嘛。

按人头收税,是保住了国家的财政,但也埋下了隐患。

为了少交税,老百姓会隐瞒人口。

而地方官为了升官,会虚报人口,把虚报上去的税收,加在其他老百姓身上。

地方官和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会愈发激烈。

如果这个时候,统治者还是贤君能臣,人多地少的矛盾还能勉强维持不爆发。

而一旦出现小人当政,尤其来个天灾,收成减少,老百姓交不上税,国家又高压催收,暴动就在所难免,而暴动正是起义的前奏。

03

土地产出是有限的,国家多拿,老百姓就少拿。

而为了获得更多土地,扩张的战争就在所难免,而打仗就是烧钱,要是都从土地上收钱,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那就要起来造反了。

所以,帝国必须开拓其他税种。

官营经济应运而生。

历代王朝都很讨厌商人,虽然商人能创造财富,能促进社会繁荣,但国家收不了商人的税啊。

一方面国家收不了税,另一方面商人有钱了,对国家也是威胁。

做生意既然那么赚钱,干脆就不让商人做了,国家自己来。

官营经济最初的萌芽是在春秋战国,那时候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齐国的管仲开妓院,来充实国库。

把官营经济发扬光大的,是汉武帝的盐铁专卖制度。

盐和铁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国家控制了这两样东西,就能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盐铁专卖,顾名思义,就是盐和铁只能国家来卖,其他人不能碰。

这项制度,支撑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讨伐匈奴数十年,靠的就是通过盐和铁从老百姓身上捞取的财富。

但官营经济有一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卖的商品,质量太差了,而且会越来越差。

以汉武帝的盐铁专卖为例,官方介入盐和铁的生产后,老百姓是叫苦连天。

盐和铁的价格比以前贵了不说,质量还差得一塌糊涂。

吃点粗盐,还没什么,但铁器不好,怎么干活?

粗制滥造的铁具直接影响了汉朝的土地收成,产量甚至还比不过没有铁器的春秋时期。

官营经济给帝国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也刺激了统治者的野心

在公元前123年和公元前124年,大将军卫青深入匈奴打了两场胜仗。

但这两场战役中,汉军损失兵马10余万,抚慰士兵花了20多万斤黄金。

在汉代,1斤黄金折合1万钱,前后养兵费用共计20多亿钱。

不仅如此,还有间接费用,就是一些战争时期物资转运和战备消耗的开支。

别的不说,单是在河套地区的战略要地建一座朔方城,就征调了10万百姓,财政开支高达数十亿乃至上百亿钱。

而这样的新城,汉朝可不止一座。

到了汉武帝晚年,老百姓已经快活不下去了,最后不得不写个“罪己诏”,平息老百姓的怨气。

04

收土地税,一年最多两次,因为有收成才能收税嘛。

官营经济收钱比较快,但你也得运往都城不是,沿途损耗的钱财也不少。

最方便快捷掠夺民间财富,莫过于直接发货币。

具体的做法就是中央政府为了敛财,自己主动给货币掺水,制造劣币,驱逐良币,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洗劫民间的财富。

我们以仁德之君刘皇叔刘备的例子来说下。

刘备入住益州后,就有了稳定的财政来源地。

但战争仍要继续,打仗就要钱。

土地收税和官营经济来钱都太慢了,所以刘备听从了谋士刘巴的建议,发行货币。

刘备造了一种货币,叫做“直百五铢”,就是价值一百枚普通五铢钱的意思。

但是这种直百五铢的重量只有五铢钱的3倍,也就是说其实价值也应该只是3倍,而不是一百倍。

可是刘皇叔非要强制按照100:1的价格,去市场上买买买。

这就好比给自己印了一堆新版一块钱,去市场上当旧版的30块钱用。

你说不接受?不接受,杀无赦。

刘备把库存的铜钱都回炉造成这种直百五铢,只要缺钱,就用这招,屡试不爽。

后来诸葛亮主事,更是造出一种“太平百钱”,品质堪称中国货币最烂系列之一,抢劫力度达到一块钱非说是一百块钱的水平。

发行货币确实能短时间内充裕国库,在收钱方面,比土地税和官营经济还要有效率。

但其弊端也是最大的。

蜀地本来是天府之国,因为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险,很少有中原战争能影响这里。

刘备入蜀之前,这里本来麦浪滔滔,桑梓相连,沃野千里。

刘备入蜀之后,一边发行货币掠夺民间财富,一边抓壮丁去打仗。

四十年后,堂堂天府之国,竟然被盘剥得饿殍遍地。

刘备的以民为本,是以民为资本,而不是以民为根本。

老百姓只是他打仗的资本,不榨干决不罢休。

05

古代王朝给国库充钱的方式,应证了那句话:收钱一时爽,后期火葬场。

任何税种,都无法让王朝延续千年。

土地税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主要税种,但它无法解决人地矛盾。

当然,人口是慢慢涨上去,但人地矛盾积累一两百年,总会有爆发的一天。

发行货币收钱最快,也死得最快,蜀汉政权的例子还不够快,论速度要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民国,4年就折腾没了。

官营经济收钱快于土地税,副作用小于发行货币,但官方做生意的后果非常明显,那就是商品质量差。

汉武帝的盐铁专卖,搞得老百姓不得不用回木质锄头来耕地,因为官家的铁具实在太烂了,还死贵,真当老百姓傻子呢!

受生产力限制,中国古代王朝始终无法突破农业社会的局限。

这样的财政制度,即帮助初生的帝国成长,也是帝国停滞的原因。

汉、晋、唐、宋、元、明、清,每一代除了皇帝换了名字,制度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周 战争,名将之福,财政之灾—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五)
明朝的为什么会陷入财政危机?根源还是明朝工商业不太发达
汉武帝是怎样搞钱的?
疯狂地卖爵,乱套的货币
懂房产投资的人,会谈这些话题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