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阳谋有什么# 从汉武帝...
从汉武帝开始的丁忧制度,是帝王统治的最大的阳谋。丁忧制度规定,官员在父母亡故后,要回乡守孝三年(确切是二十七个月),这一制度对于多数官员来讲,都是职场的中断,如果皇帝对哪个臣子不满,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档期进行权利的再分配,这无疑有利于皇权稳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历代王朝以孝治国,丁忧制度强化了这种理念。守孝本是中国的传统,汉武帝使之制度化、标准化,除了唐朝在这个制度上比较宽松之外,自汉朝到清朝都效法这个制度,在明清得到了更大的强化。

皇权站在道德高点上推行这一制度,应该没有任何阻力。而且带薪守孝休假,一般官员也不觉得太亏,但朝廷权臣则不然,父亲、母亲亡故都需丁忧,守孝时间加起来会有六年之久,古代寿命短暂,六年时间对任何官员的政治生命来讲都是及其重要和漫长的,这无疑会给朝廷改变权利结构的政治操作留下很大的空间,可以说丁忧制度是皇帝钳制权臣的最佳工具。

而且,在特殊情况下,皇上可以下令,让臣子停止“丁忧守孝”,这称作“夺情起复”,意思是守孝乃人之常情,但因工作需要,要勉为其难,让其继续工作。这就更为皇帝摆弄权术提供了很好的借口,皇帝讨厌的大臣就去丁忧,皇帝要重用的大臣,就可以继续为皇上服务。“丁忧”是必须的,“夺情”要看皇帝的偏好,这就成了稳固皇权的重要手段。

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父亲死后,被万历皇上“夺情起复”就是一例。实际上,明朝为强化丁忧制度陆续增加了一些规定,包括“凡官吏匿丧者,俱发原籍为民”,“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因此在明朝立国以来,除少数在外打仗的,在朝大臣是较少被“夺情”的。

1577年秋,大学士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根据丁忧制度,张居正应停职回乡守孝三年。然而当时万历皇帝只有15岁,张居正要离开权力中心,万历皇帝觉得自己根基不稳,离开恩师张居正的辅佐无法摆弄满朝文武,于是命令张居正在朝丁忧。这就出现了张居正穿布衣、着孝服在文渊阁办公的场景。

丁忧制度即使大臣心有不愿,但不会明着反对,首先这是孝的表现,反对就是大逆不孝;其次这对很多“公务员”也是一种福利,反对这项制度就是与多数人做对,失去拥戴。因此可以说,明知道皇上会利用这个制度玩弄权术,但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最大最无奈的阳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皇权当然至高无上
明朝一大臣,痛骂张居正猪狗不如,张居正死后,只有他为张家求情
万历五年——张居正注定要消逝的一年
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读《万历十五年》之万历皇帝成长史(上)
古代为父母守孝为什么叫丁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