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文史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共同举办的第十七期广东艺术家沙龙“广东民间工艺新时代”上,来自中国民协、美术院校、文艺评论、民间工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以及民间工艺师分别从“广东民间工艺的遗产、现状与提升”、“民间工艺所体现的中华美学精神”、“广东民间工艺如何提升及艺术收藏趋势”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气氛热烈。

外销扇

出口广彩盘

广东民间工艺的代表——石湾公仔

砖雕

海上丝路促进了历史上广东手工业的繁荣。

  广东是中国民间工艺第一大省,以产值论,约占全国的1/3。而浙江、江苏、福建等以悠久的对外贸易著称的沿海省份,也几乎都是今天的民间工艺大省。海上丝绸之路与民间工艺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相关性?就此记者请教了各方专家。

  地理现实:

  几大手工业重镇都是外贸名城

  佛山学者李凡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种跨地域的地理现象,对岭南古代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汉代以来,经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主要货物有茶叶、丝绸,以及陶瓷、铁器、漆器、铜器等手工业制品,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货源外,客观上对岭南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岭南,专业化生产虽然出现较早,但由于受到当时生产水平和市场规模的影响,大多比较分散,地域集中性程度不强。明代以来,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成就,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商品经济活跃,藉由海外贸易影响,经济活动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明代至清初,尽管几经闭关海禁,但明、清朝廷对广州市舶却实行特殊政策,这样以广州为核心的岭南地区基本保持了对外开放的格局。对外贸易导向下的岭南商品生产,表现为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专业化、地域集中化,使岭南农业、手工业的地域分工空间格局开始形成,以及由此而形成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的地理效应。

  而民间工艺也正是在这样“江海交会,腹地广阔”的基础上得到繁荣和大发展的。

  李凡举例,这样的区域包括广州、佛山和潮州,这几个城市也是著名的手工业和加工业集中产区。南越国时期岭南就有制陶手工业生产基础,唐代岭南陶瓷业迅速兴起。唐代《新修本草》中称赞:“白瓷屑,平无毒,广州良,余皆不如。”至明清时期,石湾的制陶业技艺更加精湛,有“南海之石湾善陶”之誉。产品行销两广,乃至海外,成为当时岭南陶瓷生产与贸易的中心。潮州也是广东生产陶瓷的重要区域。明清以潮州为代表的广东东部因出产青花碗盘等日用瓷器而闻名南洋。岭南矿冶业的许多金属及其制品都是对外贸易的商品。到清代,冶铁成为佛山的官准专利,佛山成为当时岭南冶铁业的生产和贸易中心。

  此外,明清时期,佛山的其他手工业作坊林立,数量众多,有金属加工业、造纸业、成药业、酿造业、刻书业、竹木品制造业等240多个行业,可以分为20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产品都远销海内外,例如,佛山刻书业兴盛时期有20余家,目前在越南尚能见到的30多种以俗文学作品为主的中国印本古籍,都是在佛山城区及附近的陈村刊刻,如当时佛山著名的书坊金玉堂、近文堂、英文堂、文元堂、天宝楼、宝华阁、字林书局和陈村永和源等。

  历史机缘:

  “一口通商”造就的天时地利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副主任白芳指出,1757年开始实行的“一口通商”政策,让广州民间工艺的发展占据了地利和时间上的竞争优势。在当时的格局下,丝、茶、瓷等商品经由遍布各处的水陆交通网络集中到广州,而广州也可以专心发展自己诸如来单订制等的手工业产业,客观上造成了外销手工艺品的繁荣发达。不过广州与浙江在民间工艺方面有所不同的是,浙江等地在历史上的开发更早,相应的发达的时间更长,而且因为杭州这样的都城所在,有不少匠人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同时受当地发达的文人士大夫文化氛围的影响,在工艺上高度的精湛,技术也格外高超。而广州当时的民间工艺则更多地受境外民用市场的牵引,相对来说商品性更强一些。很多民间工艺采用的是地道的广东技法,但是构图、样式等却采取了外来的元素,比如瓷器画面上透视法的运用,不同于中国当时流行的清幽淡雅的大红大绿色彩的大量运用。

  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在长期的海上贸易中形成了多次互相学习的过程。还是以瓷器为例,元代中国青花大量出口享誉世界,世界各国都试图仿制,但一直做不出来,只能仿制出陶器。直到康熙年间德国迈森瓷的出现。之后欧洲瓷器的一些优点又被中国瓷器所借鉴、吸收。广彩就采用了不少迈森瓷的构图,而珐琅颜料也是明代时传入中国的。但这些外来因素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本土瓷器的制造技法和工艺。

  为什么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大大刺激广东的民间手工业发展,但对工业化的进程似乎并没有很强的推动呢?白芳认为,这可能还是和中国当时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以及统治阶层眼光的局限性有关。在当时东西方的交往中,是中国为主,西方为辅,西方近代科技也有不少很早就进入了中国,比如数学、医学等,但更多的被视为一种奇术,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但中国精湛的民间工艺品,却是海外市场上的抢手货。

  学者建言:

  民间工艺可移至周边古村

  据统计,2013年全国工艺美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8295亿元。同期,广东工艺美术产值2300多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的36%,也连续多年约占广东省GDP总量的3%。此外,还有大量家庭作坊式小微企业的产值数据无法统计。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工艺美术在很多地区已形成不同品种的集群化基地,有广州彩瓷、玉雕、广绣、乐器制作、珠宝首饰;阳江漆器;佛山美术陶瓷、平洲玉雕;肇庆端砚;四会玉雕、吉他制作;广宁广绿玉;茂名信宜南玉;江门台山玉;新会、台山古典家具;中山古典家具;珠海电子乐器;潮州彩瓷、金木雕、红泥壶、潮绣;揭阳阳美玉雕;汕头澄海玩具;梅州大埔陶瓷;深圳工艺礼品、珠宝首饰等。这些地区已各自形成了人员集聚、小微企业众多、产业配套的集群化规模。广东省已被授予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39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0多人,还有一大批高、中级职称工艺美术师。全省从事相关产业的人数估计达到百万以上。

  但是,传统工艺美术是以师徒传承、家庭作坊、个体销售为主要特征的行业。近两年出现的创新乏力、匠心涣散、增长放缓等问题,说明工艺美术长期形成的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如何在传统和现有的基础上再创新发展,这已是摆在行业和政府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广州美院教授、文艺评论家谭天建言,广东民间工艺首先必须回到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去。民间工艺是作坊性质,师父带徒弟,不是学院式的教学方式,所以对于一门工艺的传承人来说,必须要有后继之人,才能让自己的所学传承下去。这就需要有至少一个徒弟以此为终身职业。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以此为职业,这个徒弟的生活,至少是学艺期间的生活,会是非常艰难的。第一是技艺本身很难学,徒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不断的实践,才能把师父的绝技学到手;第二是做出来的东西可能面临销路不畅的问题。这样的话,民间工艺的传承就难以为继。这个话题提出至少20年了,但就是解决不了。

  谭天指出,现在的民间工艺传承人,大多还是集中在老城区,在自己的小工作室中创作。“这怎么能做大做强呢?已经脱离了原有土壤了。”在今天大城市产业转移的格局下,民间工艺面临着被转移出去的问题。那么转移到哪里?他建议,大城市周边有很多古村,政府可以有意识地牵头进行产业转移。“三雕一彩一绣”每一种都可以单独成村,可以搞成五个园区。比如广彩,能不能将艺术陶瓷的创作和日用陶瓷的生产剥离开来,单独成立一个釉上彩的工业园区,或者说是艺术村?砖雕在家居装饰中也很可能大有可为。这方面景德镇的瓷器、湖南长沙的湘绣,都做了很多尝试,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民间工艺是农业社会产生出来的一种艺术。所以它的发展必须找到适应它生长的土壤,找到它产生的源头,在哪里?在乡下,在周边的县市。现在你把它放到天河,放到琶洲,怎么可能做好。”谭天说。

  嫁接创造新艺术门类

  谭天进一步指出,第二,谈民间工艺保护,不能局限于民间工艺本身,必须从中提炼出一些共通的东西,比如装饰性,这是其他的艺术形式可以借鉴的,可以在“民间”这个根基上灵活嫁接、移植,让它“开枝散叶”,创新出有生命力的新门类。他最近在惠州考察龙门县的农民画。“农民画”是上世纪70年代才正式形成的一个概念。龙门的农民画从很多民间工艺中获得灵感,比如木雕、石雕、砖雕、瑶绣等。之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民间工艺的一种衍生品。“现在农民画被放在旗袍上,放在很漂亮的茶具上,慢慢做起来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是对民间工艺的总结和整理不够,需要尽快建立资料翔实、细致的数据库,这样即使大师们不在了,最起码可以让手艺通过文字和视听资料传承下去。比如说,“三雕一彩一绣”能不能每个门类挑选一位传承人,从他们的选料、工具、技法等入手,把整个的生产流程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陈氏书院掠影
广州.陈氏书院
广州岭南印象园传统建筑实拍
“陈家祠”印象
岭南四大园林:广东佛山 梁园(96幅)
黄花梨木清明上河图北京展出 叫价1.28亿元(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