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明白这一点,你活得再累也没用

晚上好,这是读经典为你写下的第272篇文章


最近,电影《我不是药神》火了,在感动之余,影片中一句话让经典君印象深刻:“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好,那就是穷病。”


如果说穷病比癌症更可怕,那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比穷病更可怕呢?


电影中徐峥饰演的程勇在成为“药神”之前,守着一家印度神油店得过且过,活得很累却看不到希望,这样的状态,像极了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甚至你和我。

▲《我不是药神》电影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近100年前,德国作家黑塞就曾用一部作品,描述了这种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迷茫和生活困境,这本书便是启迪了无数人的《悉达多》


01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

我们每个人都迷失其中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初看名字,很多人会将其当做宗教故事,但书中的主角并非佛陀,而是一个追寻人生意义的普通人,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赫尔曼·黑塞,图片来源于网络。


悉达多是古印度的贵族青年,他英俊聪慧、天资过人,但他的内心却并不安宁,为了解开对生命意义的困惑,他抛弃过往,成为了一名苦行僧,踏上了求道之路。


他曾聆听佛陀的宣讲,也曾在繁华的城市中体验爱情、放纵欲望、追名逐利。迷失在俗世与物欲中的他对自己感到厌弃,于是来到河边,企图结束生命,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从奔流不息的河流中得到了安宁。


在经历了悲欢离合之后,他终于悟得了真义,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片刻的永恒之中……

▲基努·里维斯出演的电影《小活佛》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悉达多》创作于一战结束之际,此时的黑塞一贫如洗,妻儿遭受不幸,自己亦处在精神的折磨之中,但他却用这部富有哲学智慧的作品,积极地追寻着人生意义,并拥抱世界。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1877—1962

德国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这个故事看似宏大、高深,却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据说,美国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悉达多》,这本书的粉丝中,也不乏各个行业的佼佼者。

▲摇滚变色龙大卫·鲍伊,他身后摆放的书正是《悉达多》,图片来源于网络。


《悉达多》的故事之所以能跨越时间和文明的界限,在近100年的时间里打动无数的人,究其原因,是它触及了每个人心底最深的困惑:我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02

比穷病更可怕的,

是你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努力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得通俗点: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活?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值得我们像悉达多一样,用尽此生去追寻吗?


曾有一个针对耶鲁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多达80%的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找到人生目标,甚至虚度了大半生 —— 尽管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甚至手握大权,他们依旧迷茫、不快乐。


功成名就的耶鲁人尚且如此,更别提困在社会金字塔中下层的我们了。


也许你正在汹涌的人潮中挤进地铁,

也许你正踩着高跟鞋在职场拼杀,

又或者你在觥筹交错的应酬后,

只能深夜坐顺风车回到狭窄的出租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饿其筋骨,空乏其身 —— 但更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助的是,我们穷过了,累过了,甚至挨过饿,却不知道自己的“大任”是什么。


就像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大火的文章《我27岁了,现在慌得一批》,年轻人大谈特谈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评论区里还有过来人说:“先别着急,当你到了37岁,47岁,你会发现自己依旧很慌。”


贫富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能在大城市里生存下来的你也已经被大多数人幸运,跟《我不是药神》里那些吃不起药,活下去都是奢望的病人们相比,很多说着自己“慌得一批”的年轻人,连焦虑的资格都没有。


但我们却在切切实实地焦虑着。


为什么“慌”?因为比较。


别人27岁的时候,已经月薪三万;别人27岁的时候,已经创业成功;别人27岁的时候,已经嫁入豪门,生儿育女……


而我们为什么要去和他人比较呢?


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于是没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自然就只能在世俗的标准和与他人的比较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和悲哀的满足感。


病人是有一天活一天,活下来的每一天都算胜利;我们也是有一天活一天,一天天活下去,却越来越迷茫。


人最悲哀的不是吃苦、受累,而是当你已走过大半生时,却依旧不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努力。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



03

别因为迷茫而怯步,

唯有经历过,才能找到答案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曾对弟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许多仁人志士付出毕生的心力,只为追寻真理,就像《悉达多》里的少年悉达多和歌文达。


我们都是俗人,并不像悉达多那样追求大彻大悟 —— 我们无非是想让自己活得不糊涂,活得更好罢了。


然而,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自己的追求,投入其中、乐在其中,但大多数人更像那80%的耶鲁毕业生,忙忙碌碌、兜兜转转,却依旧不知道答案。


那么,《悉达多》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吗?并没有。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


事实上,没有人能给你答案。


《悉达多》没有告诉你答案,却告诉了你寻找答案的方法:经历是最好的老师。


在忙碌之际,你不妨停下来问自己这5个问题:


我是谁?


我在做什么?


我在为谁做这件事?


这件事是怎样改变这个“谁”的生活的?


我如何才能达成这个效果?


你要像悉达多一样,带着问题去投入生活,不要只是埋头工作,也不要只是苦思冥想。


你要放松去尝试,去经历,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在积极入世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之间去感受生活……


唯有如此,你才能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才能不再将这个世界与他人所期待的,你理想中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坦然接受它,爱它,找到你自己的答案,并过好属于你的、有意义的一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的人生值得一活
解忧杂货店: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Must 毛姆《刀锋》: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突然觉得人生无意义,怎么办?
有时很迷茫,人这一生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生命之歌》:追寻生命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