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下)

      最近几年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又称果腐病,俗称阴皮病)在多地泛滥猖獗,对广大瓜农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泛滥的原因是什么?专家、种业、瓜农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主张各不相同。


今天我结合众多反馈信息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任何侵染性病害的发病离不开三要素:即病菌、该病菌适应发病的温度、该病菌适应发病的湿度,这三点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存在作物才能发病,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也不例外。

       病原菌是作物发生侵染性病害的第一要素,没有病原菌此种病害就一定不能发生。以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病原菌燕麦噬酸菌为例,如果不是从国外引种时把病菌引回来,国内就不可能有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也就是说种子带菌是细菌性果腐病传播的第一途径,但是不是唯一途径呢?当然不是的!

       大家知道在苗床上西瓜阴皮病在叶片上就会出现。前些年阴皮病苗在苗床上也出现,只是数量不多,不用特意用药在苗床上扩展也不快,病苗扔掉栽地之后也不出什么阴皮瓜或有少量阴皮瓜出现。但是,现在行吗?有的区域别说你苗床有阴皮病苗,就是生育前期一切正常,到开花坐时阴皮在叶片及幼果上大量出现已成常态,有的西瓜开园之前好好的,开园时阴皮突然爆发甚至绝收!这一切的一切难道都是种子带菌引起来的吗?少数品种种子带菌,难道说所有的品种都大量带菌吗?如果只是种子带菌为什前些年在苗床上不泛滥而近几年在苗床上大面积爆发而且常常造成毁苗?去年和前年加一起经我手在苗床上扔的阴皮病苗有750亩(苗床发病率占40%以上的我就主张毁苗)。

       从2017年吉林历史上最严重西瓜阴皮爆发之后,很多区域地里病原基数特别高,这一点谁能否认?谁真正研究过阴皮病原菌在种子上能存活多长时间?疫区病瓜病秧满山遍野,随着降雨会有一部分病菌进入土壤。病原菌入土之后在北方能存活多久?在南方又能存活多久?土壤中的病菌到底多久才能失去活性?这一种应该有人去调研!在实际栽培中,同一品种、同一地块、同样管理、同时用药,有时一半阴皮泛滥而另一半没有或者很少阴皮;不少人经历过两块地栽培同一品种、同时栽的、用同种药防治,结果一块阴皮大发生,而另一块地就没有发生阴皮;还有最近两年常常某个区域内所品种全爆发阴皮而且造成大面绝产等等!

       为什么同一品种不同人或不同区域栽培阴皮的发病率不同?就是同一品种在疫区栽培为什么有人栽培的阴皮泛滥而有些人地块阴皮很少发生或一个没有?如果说种子带菌是西瓜发病的唯一原因,有很多现象根本解释不通!

在现实中,如果在上一两年内该区域曾经大面爆发阴皮,西瓜苗在刚刚破心前后,如果遇到外界气温30℃以上而且风较大把尘土刮起来的天气,再加之棚内高温高湿(满足了病菌的发病条件),种子以外的病菌是完全可以造成苗床大面积染病的,也就是说苗床高温高湿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如果适当浇水、遮阴降温不但外来病菌入侵不了,就是种子带菌也没有发病条件!前些年阴皮病苗在苗床出现个别几株正常,而近几年阴皮病苗在苗上常常爆发式出现,有的三天时间发病率能达到70%以上。这又说明什么呢?难道前些年种子没处理好,阴皮也侵染不了几粒,而今天我们浸种没处理好侵染的却是绝大多数种子吗?前几年当西瓜伸蔓期和开花期地块出现了阴皮病叶,我让人用剪刀蘸上铜剂把病叶摘除带出地外远扔或深埋,之后再用药封杀,这样处理之后最终几乎不再上阴皮。可最近三年阴皮病在伸蔓期、花期及幼果期出现往往是爆发式的,想摘病叶都摘不起为什么?难道都是种子带菌引起来的吗?从总体来看又有哪一品种没有出现阴皮病呢?难道说所有的品种都带菌了?所以说在疫区阴皮病传播的真正原凶是气流!所以才导致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爆发流行!因为有病原基数在,当这个区域雨水和温度满足了病菌入侵条件,该区域西瓜就开大面积发病。那为什么同一区域内同一品种,有的地块染病有的不被侵染,这与个人管理及用药防治息息相关!就是同样的药不同的人使用效果也不同,就不说用药对不对症了(用药剂量有异,用药的时间点也不一样)!拿吉林区域最近三年来说,雨水偏多而且急,冰雹覆盖面积相当大,如果在外界气30℃或更高,突遭急雨,地块不平就易受水淹或地块过水,雨后天气骤晴,温度快速回升,在阴皮前两年泛滥区域内是极易受阴皮病菌侵染的,这种情况雨后越早用药效果越好越安全,如果还是按常规用药往往出事!冰雹过后更是这样,冰雹多发生在中午12点~2点之间,冰雹过后开始快速升温,这时温度、湿度及植株上大量的伤口为病菌(主要是阴皮病菌和疫霉菌)入侵完全创造了条件,因此在西瓜阴皮疫区冰雹过后防治不及时的阴皮发病地块几乎100%!如果你所在的区域正处在阴皮病疫区,争取第一时间把药用上,越早越好,三天后再用药病斑都已经现形了!也就是说西瓜遭遇冰雹后不管雨前防没防病用药,冰雹过后必须及时用药准针对性的用药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所以说西瓜阴皮病种子带菌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如今的西瓜阴皮的发病率在疫区气流传播是起主导作用的,象雨水和机械也可传播但量不大。所以阴皮爆发都是区域式的,一区域内多个品种或所有品种都发病甚至大面积绝收!所以把阴皮完全归到种子上并不客观。不能因为国家把葫芦科细菌性果腐病、十字花科黑腐病、黄瓜黑星病等等例为检疫对象,就说成凡事这类作物患检疫性的病害就是种苗带菌引起来的!那黑星病除了种子传播没有其他传播途径吗?显然不是!

       客观地讲西瓜阴皮成因主要有三个,个人成因占四成,气侯成因占四成,种子成因占两成!其中个人成因起绝定性因素!这就能解释清有的人无论在哪个区域(是否是疫区),哪个品种就从来不得阴皮,或即使出现阴皮也就几个!

        我从今年的阴皮病瓜中釆集了一些种子,不为别的,就想试验用什么方法(物理一一高温处理、化学一一药剂处理)能既不影响芽率,还能把种皮及胚眙间的病菌杀死,然后用花盆试种。这种子我还会保存几年进行试种,我要看看阴皮病菌在种子上自然条件下到底能存活多少个月!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专家们说这病无可救药了就能交差,而我是解决问题的,每一问题我都会尽120分的努力去解决!最近每年都有一些人让我给拍板,出了严重问题的西瓜是扔还是留,我怎么办?有可能一句话几千、几万、几十万就没了,我是慎之又慎,生怕由于自己原因给他人造成损失,有时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

       在这里我要对专家们说一一西瓜侵染了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不一定就是绝症!在保护地栽培中,通过控温、降湿、配合用药,也就是说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用药,病情是可控的。但露地防控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确实困难重重,受天气影响太大了!

对于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阴皮病)要始终贯穿一个综合防治的思路。

一、农业防治:

选择无菌种子或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通过众多朋友反馈,釆用高温烫种配合中温浸种再加上药剂处理的效果不错。这样处理种子的很多人在做,但细节做的不到位。要求:先把种子放在温水中浸一会,然后把西瓜种子投入100℃开水中烫种8~10秒钟(原则是种粒大的烫种时间略长,种粒小的烫种时间略短),8~10秒后迅速加入凉水,使水温降至55~60℃继续浸种,大粒西瓜种子浸30分钟,小粒西瓜种子浸种25分钟左右,这里要求水温必须保持55~60℃之间浸种,水温下降要随时加热水保持水温。经过开水烫种和温水浸种之后,无论用甲醛或高锰酸钾等再处理,从反馈信息来看效果稳定,这里高温烫种配合温水浸种应该功不可没。如果有人自己怕这套技术掌握不好可事先用少量种子进行练习。

       西瓜苗床科学的温湿度管理及用药也很重要,特别在疫区早春高温大风天气要时刻注意阴皮病害入侵苗床!

二、物理防治:

1、伸蔓及开花坐果期田间阴皮病叶片少量出现时趁早及时摘除、摘净,减少病原基数。

2、阴皮病是高温型病害,所以在瓜上的初发病点是在阳光直射面,特别是雨后暴晴天气温28℃~30℃以上时,是西瓜阴皮病防治的关键点!一般下午1~2点瓜的阳面阳光直射处温度可达45~50℃,此时无论温度与湿度都为阴皮病菌上瓜创造了最佳条件。田间湿度人为无法控制,但瓜面温度我们可以通过帖纸降下来,因为西瓜阴皮发病点都在阳光直射面处开始。在刚发现地里有阴皮瓜出现时,用纸把好瓜的阳面糊上,并在糨糊中加上药剂进行防治,这样能有效降低的果面温度并可控制阴皮病的蔓延。

三、化学防治:

阴皮病原菌属阴性细菌,用药大同小异,无怪乎铜剂、抗生素、噻唑锌、丙硫唑、广谱型的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二氯、三氯、过氧乙酸及治疗厌氧菌类的药剂。药虽然大同小异,根据不同生育阶段配合天气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幼苗第一真叶露心期、伸蔓中期、开花坐瓜(前、中、后)期及瓜中种子变色期,必须提前得掌握气温和湿度的变化,在温湿度达到了发病条件之前在疫区的必须及时用药防治才有效果,等病害已经爆发了,再防治过于被动。

没办法时最后只能用纸护好瓜或在西瓜七分熟时用药,在不伤西瓜和叶片的情况下,可确保7天之内阴皮不再出现,这一点今年经历了数十次实地应用,效果得已证实。

文章来源:节选自《陈德江关于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思考》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陈德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自学了农药的药理、药性及农作物的病原学,有20年栽培实践的热心肠农民。无显赫的教育背景也无可以炫耀的成就,更无夸夸其谈的资本。只有的只是解决部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执着。

愿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的农民兄弟!

本平台精选技术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瓜阴皮病怎么防治?
西瓜“阴皮”病须早防,田间及时发现是关键,5项措施综合施策好
辣椒病害防治/辣椒病害图谱/辣椒病害识别与防治
权威发布:瓜类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立枯病
西瓜猝倒病俗称“小脚瘟”,控制预防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