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建新 | 我的体育生涯(三)我与篮球的情结

往期回顾 

·  故乡文学情

·  开发孝义旅游业势在必行

作者:梁建新
说起篮球,与我练田径不可相比,曾经获得全区60米、100米、200米比赛的三个冠军,铅球保持了十几年的县级纪录,三次代表吕梁参加省田径运会,尤其是1977年在阳泉市体育场的开幕式上,当吕梁代表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体育场时,全场响起了“来自英明领袖华主席家乡的吕梁代表队向我们走来……,自我感觉如此的自豪和荣耀;与练排球相比较,虽然没有参加县级以上的比赛,但经过体校的正规训练,在大学选修学习排球知识,提升了对排球的理解,当有人问起我会打排球吗?我为我是山西师大体育系排球队的一员而骄傲和风光;但篮球,对我而言,自从事体育以来,感到最没底气的就是篮球,因为只有短暂而又缺乏系统的训练,显得特别不自信,深感自愧不如。但是后来我接触的运动项目最多的还是篮球,不仅以篮球队员的身份打的比赛最多,而且以篮球裁判和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比赛的最多,更是以参与者的身份组织篮球活动最多,可以说与篮球的情结最深,只不过是默默无闻而已。
记得最早接触篮球是40多年前的1972年,在我正式入选楼东七年制学校运动队之前的试训,首次与篮球结缘。那个时候,楼东学校还没有篮球场地,只能在城关高中(文革之后,孝义中学的前身,后来我在这里上初中的楼东七年制学校初中部)的篮球场上练球,依稀记得我和五年级的柴建华,每天下午去那里,说是练球,不如说是看城关高中课后活动时间分成两拨人在打篮球,有时凑不够人,也偶尔让我和柴建华上场打一下。说实在的,那时候真不会打,就是个子长的高,和高中生差不了多少,但由于年少没力气,也没练过,在场上,不会跑位不会跳,运球运不了,重心也不稳当,一碰就想跌跤。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当时很狼狈。还被人戏称“空心子萝卜”,那时,强忍着内心的酸楚,想着总有一天会在体育方面有所成就。
楼东学校成立运动队,我正式开始在张延年老师的手下练田径,过了一段又练起了排球。一直到1973年5月初成立县体校,被入选体校。

后来我才知道,体校成立初期,校长为马冬生,有四个训练队,田径中长跑(篮球队,教练是赵太芝老师;田径短跑投掷(排球队,教练是张延年老师,体操队,教练是田永星老师,中长跑还有冯守荣老师,张绍平老师,好像是乒乓球教练。记得有个叫雷芳玲的女老师,好像是山西师院体育系毕业后分配在体校,也是教短跑的。过后不久又成立了女子小篮球队,由马冬生老师亲自训练。
我进体校后萌发了想学篮球的想法,选择进入篮球队,初步也学会了运球、传球、投篮、三步上篮等基本技术。后来之所以又想回到排球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我接触体育启蒙之日,是张延年老师引领我走进了体育,因而有不舍之情,所以,我放弃篮球回到排球队,继续练我的短跑和排球。经过几年的苦练,到1974年的这一年,终于有所收获。在吕梁地区田径运动会上收获60米、100米、200米三项冠军,并代表吕梁参加了全省的田径运动会。
时至1975年初,孝义中学的毕业生周锡福来到楼东学校代教体育,我当时在七年级文体美(15)班,按现在的学制是在上初一,周老师是带我们上体育课的老师。说起周锡福,在孝义中学上学期间就是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多次在观摩高中篮球比赛时就见过周老师在学生时期的球技,后来在1978年考入山西师院体育系,与我同级不同班,成了“老师加同学”的关系,这是后话。
殊不知,初涉教学的周锡福老师,把篮球基本技术贯穿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勾起我练篮球的兴趣,尽管一周两节体育课,每当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专心听讲解,看示范,学的认真,练的刻苦。在不影响田径和排球正常训练的前提下,跟着周老师练起篮球,尽管时间短暂,但学到好多球技。为了让我们适应赛场的实战气氛,周老师先后带我们去大孝堡、贾家庄打教学比赛,通过以赛代练,从实战中发现问题,以便在训练中加以纠正。在后来的训练中强化传、运、投、三步上篮和传切跑动等基本技术的训练之外,对我们进行战术演练,围绕以联防和半场盯人阵型为主的攻防练习等等,并且在训练中,穿插对规则的讲解,使我们学技术学战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裁判规则的理解,我觉得这段时间在周老师的指导训练下,有很大的收获,尽管是仅有一次的短暂训练,但为我后来能走进赛场和做些裁判工作奠定了基础,当然也不否认后来在高中和大学所学的知识,以此来充实提高自身的球技。
1976年进入孝义中学上学期间,在乔启生老师的指导下,继续攻关我的主项100米、200米的训练,在高中两年的时间里,我的短跑成绩明显提高,又连续在76年、77年两次代表吕梁参加省田径运动会,所以,一直没有机会能接受篮球的训练。
但是记得有一年,应该是76年全县高中篮球比赛在梧桐蔚屯高中举行,孝义中学篮球队以体育(20)班为主,赛前临时从高一抽调我和高35班的郭汝成进入篮球队。我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比赛,记得我和沈原庆打后卫,李春生打前锋,好像是冯万龙打中锋,另一个前锋我记不起来了,那次我们男女队先后战胜众多球队,获得男女篮球冠军。
因为我平时练田径,很少有机会和篮球队合练磨合,赛前抽调,立马投入赛场,但我们在打强硬的梧桐公社蔚屯高中队时,我与场上其他队员配合娴熟,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进攻中常常以出奇制胜战术配合,频频得分,赢得了比赛。面对柳湾矿区子弟学校,针对该队中锋高大,但前锋外围投篮命准率不高时,我既盯防前锋中投和底线突破,又后撤协防中锋,切断前锋与中锋的传球或策应线路,并与其它队员积极移动的防守下,有效地遏制了对方的进攻。我们进攻时战术运用恰当,以掩护突破传切配合,中锋策应,破解对方防守阵型……最后取得胜利。我在场上,技术运用自如和敢打敢拼的表现,得益于田径项目的训练,身体素质日渐强劲,而且具备了篮球场上对抗能力,也表明在初中短暂的篮球训练收效明显。

从此,打篮球的次数多了起来,甚至超过了在排球队训练时期摸过的排球,我记得上了孝中的两年时间里几乎没打过排球。但在田径训练之外,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常常在篮球场上和同学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玩篮球的过程中,边玩边琢磨动作,有时候看了电视转播球星打球的动作,随后会在“斗牛”玩球的时候,在同学们的身上去模仿和体会……这也为后来参加比赛,积累和储备了技术能量。
上高二的那年,县里举办职工篮球比赛,教育局组建篮球队,没想到把我也选上了。记得我骑上自行车去了白北关中学报到参加集训时,先期报到的队员中有周锡福老师,还有从汾阳师范等学校毕业的马志成等人,一看就我是在校的高中生,当时觉得我一个学生参加成人的比赛能行吗?很没信心。好在球队的教练是孝义中学的刘明信老师,还有周老师在,多少有了底气。记得住在白北关中学,集训了大概十天半个月后,在旧城参加了全县的职工篮球比赛,这是我从事体育以来,第一次参加成人的赛事。在这次比赛中又一次接受周老师的指导,可以这样说,在初中上学的时候,是周老师以教练的身份在训练场上教我打篮球,现在是我与周老师以队友的身份参加成人比赛中,得到周老师的现场实战性的指导,这样的机会真的难得,从中也觉得受益匪浅。
1978年秋冬,考入山西师范学院体育系,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各方面都得以提升。记得每年暑假一回到孝义,除每天桶包里装的运动衣、篮球鞋,骑的自行车穿行在各单位的篮球场上尽情玩球之外,也正是每年在庆祝八一建军节期间,举办全县的职工篮球比赛,县体委及时组织我们参与裁判工作,既起到志愿服务,又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说是把在学校学到的裁判理论知识,通过假期回来参与裁判工作,进行了一次实践提升。
说实在的,我的篮球裁判就是在这段时间学会的。当我第一次拿起哨子走上赛场时,紧张的心跳加快。当第一声哨子吹响时,不知我的判断是否正确,但走到记录台,用准确无误,规范的手势,作出第一次正确的判决,赢得同行的点头鼓励时,增强了自信心,顺利地完成了我的第一场裁判任务。经过几个假期的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能熟练地掌握裁判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对裁判工作和篮球运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打球是一种乐趣,看球是一种乐趣,当裁判也是一种乐趣。尽管至今已是花甲之人,也没有裁判员证书,但其水平自称:三级以上。

这也让我回想起在体校时当志愿者的欣慰,小小的我们在艰苦的训练期间,老师带领我们参加各类比赛的裁判服务性工作。作为学生、年龄最小的工作人员,以记圈裁判员服务于全区中长跑比赛;当过排球赛场上的司线员,赛场外的拣球员;特别是多次参与全县职工篮球运动会,还有在苏家营举办的农民篮球比赛,我们从事过记时记分工作,还画过场地。这些训练以外的实践活动,既充实了我们的训练生活,也为后来参与裁判工作,充实和奠定了基础。
记得每个暑假期间当裁判服务于篮球比赛之外,我们作为体育大学的学生,先后为孝义观众奉献了四场表演赛的同时,也检验了我们的学习效果。1979年春节过后,我们师院体育系的五名在校生与当地部队球队,在孝中球场以一场精彩激烈的友谊赛,献给全县三级干部会议。1980年寒假期间,在苏家营村,与当地农民篮球队,为村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篮球表演。1980年和1981年暑假,分别在五O部队的南营区和县委球场,与当年全县职工篮球赛冠军队汾局工程处篮球队和水峪矿篮球队进行了两场篮球表演赛,高潮迭起的比赛为赛事增添了色彩。几场赛事,表现出了我们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战水平和球场上的良好球风,展示了我们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篮球专业素养,更表达出了体育人矢志奋斗的决心。

1982年的金秋十月,大学毕业回到孝义后,分配在县总工会先后担任宣教干事和宣教部长,1983年被聘为县篮球协会理事。清楚地记得,我毕业后,被分配在县总工会工作的第二年初秋的一天,县体委的领导马金民老师,在体委院子(孝中东)外面看见我,叫住我并告诉我说,把我选进县篮球协会的理事。我说,我刚参加工作又年轻,不用了。马老师说,不说年轻,选上说明称职。就这样我就成了那个年代的篮协理事了。正像聘书上说的那样:“为进一步发展我县体育事业,尤其是对篮球项目更广泛地开展和提高其技术水平……”十多年来,我参与了全县的职工篮球比赛的组织工作,参与了赛事方的竞赛工作,还以裁判员的身份上场执裁,同时还是县委球队的队员,比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在县总工会,组织周末篮球赛,从联系球队,求人写球讯贴海报,到洒水防尘、整理场地、画场地,有时不是上场打球,就是场上吹球(当裁判)。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文艺界有三栖明星,我认为我绝对不是明星,但我所做的又是几栖呢?

更多人在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嘿! 狂飙的篮球
「小孙原创」从非洲走出来的神锋—恩比德大帝!
【广东】梁育朗《那一刻,我长大了》指导老师:孟凡启
从“夺冠功臣”到“遭人排挤”,周晓兰到底做错了什么?
伍家实小301班篮球队训练计划
进入关城篮球队交费吗?答案是不仅不交费,还有福利待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