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摇红 | 孝义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杨汉三(1-3)

往期回顾 

·  教育故事之收藏碎暖

·  幸福来自奋斗

作者:摇红

来源:孝义风采



EDITORIAL

编者按


父亲杨得龄,儿子杨汉三:一位是百年前酿造“老白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奖 的“ 大掌柜 ”;一 位是浴火重生 ,恢复“老白汾”生产,献给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国宴的杏花村汾酒厂“首任厂长”、孝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这两位足以彪 炳“ 中国汾酒 ”、“ 孝义县志 ”史册 的人物 ,确应引起我们的深思: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家风的必然;是子承父业的巧合,还是他们报国情怀的体现!读了摇红撰写的《孝义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杨汉三》,我们自会找到答案。孝义下栅杨氏“一门忠烈”,杨汉三同志一生献身革命的桩桩件件事迹,就是最好的诠释。

孝义下栅村是块风水宝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甚多。“汾酒宗师、晋商典范”杨得龄老先生的次子、孝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杨汉三,就是杰出的代表。
让我们一起走进杨汉三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

忠烈之家

杨汉三( 1904-1981)原名锡田,学名承杰,化名韩山,笔名寒山、老卒。幼承庭训,深受其父杨得龄的言传身教和熏陶影响,7岁入学,13岁就读于孝义县城高等学堂,15岁考入汾阳县河汾中学。1925年就读于山西大学预科,1932年修业于并州学院法学系。1937年由太原返回孝义,任教于孝义大孝堡高级小学,并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1938年1月,担任孝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二区区长,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父亲杨得龄一生从事汾酒事业,在酿造老白汾、配制竹叶青、状元红、玫瑰、白玉、三甲屠苏等十余种海内外名酒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等8枚金牌、3枚银牌、4块金匾、一枚勋章,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杨得龄老先生和家人(前排右四杨得龄,后排右二杨汉三

母亲杨李氏,孝义县梧桐村人,世祖行医,兼营中药铺,善良贤惠,知书明理,教子有方。兄长杨承仁英年早逝,妹妹杨惠生曾任孝义政协委员,解放初期首创县立公办幼儿园并担任园长,成为孝义幼教事业的奠基人;晚年又和侯右诚老先生创办孝义第一所私立“五爱幼儿园”并担任园长,以一颗圣母般的仁爱之心,培育祖国花朵。爱子杨希敏1953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二等功;转业后在湖南湘潭工作,后调回孝义组织部、纪检委供职,退休后享受正处级待遇。爱女杨娜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革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文艺战士,先后在八路军129师、120 师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与战友左权人侯恺结为伉俪。解放前,侯恺与马烽、赵树理是好 战友;建国后,侯恺任北京“荣宝斋”经理兼党委书记,从事文化美术工作,号称“东方之子”,经常和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往来交好 ,与郭沫若、齐白石等文化名流也都是好朋友。

投笔从戎

1927年,杨汉三在山西大学就读期间,与“山大”同乡邀约进步同学,返回母校“河汾中学”,动员孝义籍的师生回到孝义,发动、组织“反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运动。当时,孝义城乡商店、商务会纷纷滥出钞票、铜元,以兑换农民的粮食、核桃等经济作物。杨汉三以文化教育界十人代表资格,到县衙请愿,与商豪谈判,逼其停止“纸币兑换”恶劣行径,遏制了当时官商勾结,哄抬物价,通货膨胀,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继而胁迫孝义县知事吕连奎当众道歉,写下“无面目见父老”的字幅,贴于县衙门口,并促其当日下台,追回赃款一万余元,连夜遁逃出城。

1928年,杨汉三与旅省同乡学生会马登程等同学在太原创办《牖民丛刊》,宣传进步思想,评论时事,披露社会黑暗,抨击官僚腐败,引起社会反响。这对当时唤醒民众进步,促进地方政府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年事发,遭到当局通缉。因其父杨得龄与冯玉祥将军相识,杨汉三遂远走宁夏,投军冯玉祥部队。先在赵守玉骑兵师,西北银行,雷中天步兵师供职,后在吉鸿昌部担任少校军需处长。后因吉鸿昌战败被捕,遭蒋介石杀害,杨汉三险遭一同遇难。

1932年春回晋,修业于并州学院法学系。由于当局腐败无能,致使学院教学之风每况愈下,学校教学混乱,纪律松懈,只需缴纳学费,按期参加考试,平时可以不去上课。在此期间,杨汉三曾受聘下栅完小任教,同时聘请国术师“金弹流”(艺名)传授心意拳等武功。后又在孝义大孝堡高级小学、司马村模范学校任教。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杨汉三在同窗好友、时任孝义抗日民主政府三区区长张寿山(字介堂)的介绍下,毅然投笔从戎,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直接接受了党的领导。在孝义县牺盟会的领导下,他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带领学生张贴抗日标语、宣传画、演唱抗日歌曲,举办学生抗日演讲竞赛会,集合游行,动员民众抵制日货,捐款、捐粮支援抗战。并在下栅村与父亲杨得龄带头捐款、捐粮,得到当地党组织的赞扬。在时任孝义县委书记梁占祥和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傅立民等领导下,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1月,被任命担任孝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二区区长,从此开始了他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

首任县长

1939年初,杨汉三被组织派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参加阎锡山举办的“以考察、分化、收买为目的”的军政民干部训练。在“秋林集训”期间,他不为阎锡山“政统论”所迷,不为“官图论”所动,毅然返回孝义县边山地区投身抗日第一线。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认真执行党中央团结一切力量抗日的政策,拒绝参加山西反动的“同志会”,在孝义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游击队抗击日寇。同时,教育敌伪编、村干部,发动群众积极为八路军筹粮,输送给养,支援八路军115师抗战。对汾孝地区国民党的“精建会”等反动组织坚决打击。在反顽固的斗争中他反霸除奸,曾于二区所属刘庄村,召开近千人的群众大会,身为区长的杨汉三同志,主持并宣读了国民党孝义县党部书记兼精建会副主任雷铭盘造谣、通敌、破坏抗日的罪行。县牺盟会散发了《为枪决雷铭盘告群众书》,会后对其立即执行枪决。
1939年7月,杨汉三同志经时任汾孝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梁占祥、地下党员尹闲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汾孝中心县委书记甘一飞,在孝义二区区政府驻地赵家沟村,亲自主持了他的入党仪式,时年35岁。
1939年12月初,阎锡山发动了“十二月政变”。根据党“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斗争方针,1940年杨汉三奉命转移到太岳区沁源山。撤离前,他将年仅13岁的女儿杨娜送到晋东南抗日军政大学校部卫生处参加了革命,自己则赴晋东南参加抗大二分校第六期学习班学习。
学习期间,杨汉三参加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三十亩战斗”和“洪岭战斗”,受到血与火的洗礼。
1941年,杨汉三调八路军115师洪赵独立支队任供给处长。是年秋,支队由晋西北转移到晋西南,成立晋西南工委,杨汉三任总务科长并兼任工委机关党支部委员。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杨汉三奉吕梁区党委及七地委命令,调任孝义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武高任县委书记。他遵照党开辟新区的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孝义人民,废除暴政、锄奸反霸,建立区村政权,发动民众生产自救,孝义解放区日益壮大。1946年3月召开首届孝义县人民代表大会,杨汉三同志正式当选为孝义人民政府首任县长。
1947年1月12日“汾孝战役”打响前,杨汉三奉命出席吕梁区党委在孝义郭家掌村召开的汾孝战役支援前线工作会议。会后,他立即实行全县总动员,迅速组织民兵、民工五千余人的支前大军,制作云梯百余架,骡马大车300多辆,全力支援前线部队作战。
1947年1月17日21时,汾孝战役打响,经过11个小时的激战,于翌日18日攻克孝义县城,至28日历时12天的汾孝战役胜利结束。在整个汾孝战役中,杨汉三始终随前线指挥部行动,为孝义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付出了辛劳,立下了战功,做出了人民县长应有的贡献。
1947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九,县城群众一千五百余人在城隍庙隆重集会,庆祝孝义解放暨汾孝战役祝捷大会。陈庚、王震、王达成、罗贵波、解学恭、马佩勋等军政首长出席了大会。县长杨汉三在会上宣布了人民政府四大政策。翌日,杨汉三主持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讲述了当前形势和今后教育方针,安排了开 学日期。孝义中学的前身是华灵中学,最早在民国35年(1946)7 月就成立了,1947年1月孝义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县长杨汉三兼任校长。
1947年5月,杨汉三调离孝义到晋中党校,并参加离石东属巴土改试点工作。1947年秋季,全国开展“三查”运动,同年12月,杨汉三及其一家五口三代人受到隔离审查,直到1948年4月才甄别平反,解除禁闭。(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星光熠熠的激情岁月——忆孝河大地的英雄儿女
杨玖庆
国民党利川县首任县长陈石生被杀
喜迎十八大长治红色记忆 上党儿女竞风流
看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晋阳秋》
【聚焦“两会”】祝贺!宾川县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出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