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培文 | 记孝中往事 忆似水年华

往期回顾 

·  爸爸马烽的最后日子

·  千年古镇司马村

作者:赵培文

校庆寄语

久别校园日思情

两行热泪湿衣襟

昔日同窗鬓染霜

母校铃声耳边扬

梅花谢尽盛桃花

杨柳绥拂报春信

天宇满嵌浩瀚星

孝中唱响七十歌

桃李娇艳遍神州


孝义中学这一所摇篮,在七十年的岁月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孝中儿女。曾几何时,我也吮吸过她的乳汁。即使离开她后奔向祖国的辽阔山川,我也像其他孩子一般常常思念着、牵挂着母校,每每托思望云端,我都能感到孝中带给我内心最温润的滋养。
1979年是全国恢复高考制第二年,孝中按照择优录取原则,从全县两万多名考生中选拔300名学生组建49—54六个班。我有幸分到49班,学习生活一年,由于全国教材改制,山西教材改成全日制教材,学校决定从各班抽调一部分学生补充下届没有应届生的空缺。我们班抽调8人,进入新编57班,这届只有57、58两个应届班,也是最后一届二年制。从此,孝中改为三年制。每每看到母校,总有无数思绪涌上心头。
犹记得,当时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同学们衣服打补丁是常态,就连老师穿件新衣都很鲜见,住宿是十几人的大间通铺。但师生的衣服都很 整洁,精神面貌也都很好。师生每月的生活供应标准26斤面粉,食用油每日一两,全校只有一个热水锅炉,许多住校男生不够吃,就从家中带点干馍片、玉米窝头片补充。师生包括书记、校长在内,每天以土豆、胡萝卜、炫菜、窝头等杂粮为主要食物,仅仅能保证温饱。但就是这样的艰苦条件铸就了拼搏向上、自强奋进的一代人,大家理想目标很单纯,也很坚定,就是多学知识、考出成绩、报效国家。
苦中作乐的学习生活锻造了我们坚强的意志,而无私奉献的恩师们则指引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每位同学大部分时间都在勤奋刻苦地埋头学习,在掌握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还会额外开夜车自习。老师陪着我们上自习也成了常态,他还会不辞辛苦地每日查看宿舍,保障学生的睡眠质量。由于过度劳累,在一个平常的5点半清晨,郭铁民老师晕倒在了宿舍门前,住院治疗,离开了教育前线。虽然郭老师没能带完我们这届毕业生,但是更多的孝中学者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这就是孝中老师的无上风范。孝中的各位老师,以他们无私奉献、至高无上的精神品格,成为我辈之楷模,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发拼搏、勇往直前。
回顾往事,想起学校的守护者、建设者们,他们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不断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为莘莘学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 了坚实的后盾。记忆最深的两位老领导,一位是原孝中党委书记郭耀武书记,一位是常务校长任启德校长,他们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恩师。在当时艰苦的岁月里,在生源相对较差的情况下,他们把孝中建设成为省重点高级中学。他们是孝中历史上省重点中学的创始人、建设者;他们一生两袖清风,桃李天下;他们为孝义中学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我对此深深眷恋。再忆往昔岁月,同学们那一张张青春而有活力的面容出现在脑海,大家一起求学上进,拼搏向前。大家的共同努力铸就了孝中的辉煌。
今日之孝中,拥有优秀的教育团队,先进的教学配置;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也有着层出不穷的优秀学子。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一直坚 守在孝中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每位教职员工密不可分;与孝中夙兴夜寐的决策者、奉献者密不可分;与在孝中工作十几年,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带头人密不可分;你们的功绩将载入孝中史册,永绽光辉。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春更好,谁与知同”。时历四十年后,作为孝中历史的见证者、传承者,我怀抱对母校的一片痴情、一片感恩、一片思念,写下了这段对母校生活的真实回忆。作为曾经的孝中学子,无论今后去向哪里,我都将谨记孝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无私奉献、学无止境、德学双修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内涵,尽职奉献,无私付出,继续发光发热。我也衷心地祝愿,孝中母校的明天会更加光明,更加辉煌!

更多人在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恩母校
小学毕业活动主持稿
王春霞:永不凋落的记忆 -我在唐师那三年​
原创:聚???会,回忆系列之一
高三毕业典礼主持词
广文中学离校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