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寸金莲的慈祥继母

作者:草根春秋

继母来我家的时候,大概有五十几岁吧。高高的个子,挺立的腰身,可就是踩着一双三寸金莲。继母虽然是一双小脚,但是,走起路来却是风摆杨柳,快捷利落。我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继母差不多六十岁了,还踩着三寸金莲走路去孝义。孝义有我的一个姐姐,也就是继母第一个丈夫留下的女儿。我们村庄到孝义,也有三十华里之多。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老太太跑上三十多里路,而且还都是坑凹不平的土路,而有时候遇到上浇地,还要左绕右绕,想必那些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同时也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

继母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办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干净利索。虽然没有文化,但是记性好,悟性高。就是急性子,脾气不好,口不饶人,刀子嘴,豆腐心,属于那种心眼好,心地善良心直口快不会绕弯儿的人。

我的继母是旧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持家,自立自强,热情好客,待人真诚。继母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可是她会刮痧,会拔罐,会剪窗花,那时候还会给小媳妇们绞脸,街坊邻居,邻里之间凡是她能做的,她都是有求必应。

说起来,继母也是一个非常苦命的人。她的老家是孝义县司马村人,她的第一个丈夫是孝义县楼东人,听说嫁过去没几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女儿。第二个丈夫是我们古镇的一个王姓人家,并且有了一个男孩子,但是孩子十来岁时因病夭折了,祸不单行,同年第二个丈夫也因病去世了。

后来,我亲生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经人介绍继母与我父亲走到了一起。成了我的继母,也就是我们当地所说的后妈。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后娘难当,继子难养。在我们当地就有有的家庭因为后妈与继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而维持不下去的。但是继母自从到了我家直到她老人家上世纪一九八八年八十二岁时去世,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与我们虽然有时候有些磕碰,有些语音不合,但总的说来,继母和我们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非常融洽的,这个情景是所有亲朋以及邻居们有目共睹的。虽然继母没有给予我生命。但是将近三十年的养育之恩也是我们铭记在心,时刻感念不忘的。

我记得继母刚来我家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颠着一双小脚,但是那时候是集体化,还得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我们村庄是大村庄,土地多,路程远,最远的有七八里地。难为了我那继母颠着一双小脚每天奔波几里地还要地里劳作,想象是多么的辛苦呀!

前面说道,继母记性好,悟性高。我的继母虽然也是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她会讲述很多故事。记得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差不多每天晚上她都要给我们讲故事。特别是到了夏天秋天,就在我家门前。那时候,我家是铺面房,门前有三四尺出檐,台阶是石头砌就,地面也是铺有石板,而且铺面正中间两边根据台阶与路面的落差还别有洞天的设计了一边一个石头做的小滑梯,每个差不多有一米有余。每天有许多孩子们在此玩耍。到了夏秋天,我们孩子们一边在滑梯上玩耍,一边听我继母讲述故事。

继母讲述的什么月亮嫦娥啦,什么麻虎(我们当地叫狼,为麻虎)外婆啦,还有什么七仙女啦,宝葫芦啦等等等等故事,继母伶牙俐齿讲述得活灵活现,听得我以及小伙伴们如醉如痴。故事大都是告诉人们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好心好报等因果循环的故事。但好多故事情节随着时间流逝,岁月逝去渐渐模糊记不清了。但有两个故事虽然记忆不是很清楚,但大概意思还是记得的。一个是敬老的故事,一个是孝道的故事。

敬老的故事大概情节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赢政剿灭六国,一统天下,并且自封为秦始皇,他为了他的秦家天下千秋万代相传下去,统一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而且毁书坑儒,为了更加巩固他的政权,采取了更为惨无人道的暴政,就是不论男女,不论仕绅平民,人一活到六十花甲,便要自行无常,自行了断。谁敢抗旨,满门抄斩。秦始皇的国师徐福,就是那个东渡日本给秦始皇寻求灵丹妙药不死神丹的徐福。他虽然对秦始皇阿迷奉承,欺瞒哄骗,没有做什么好事情。但他对他父亲确是非常孝顺。他父亲到了花甲之年,也就是六十岁的时候,他偷偷的修建了一个密室,将他父亲藏了进去,秘密的送茶送饭,而且有时候还偷偷的去看望他的老父亲。一天,有个西域之国,送给秦始皇一个有如小牛犊般的动物,并且放出话来,三天之内,如果秦国有人能识的此物,他的国君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并且进贡黄金十万两,牛马羊十万只,如若不识此物,便大动干戈,与秦为敌。随即秦始皇便下旨意,三天之内,不论军民人臣,不论官职大小,若能识的此物,赏千金,封万户侯。旨意一出,布告一贴。军民人臣纷纷前往观看。但是两天过去了,还没有人能认识此物。当天徐福回到家中,又偷偷的去看望他的老父亲,老父亲见他闷闷不乐,便问他怎么了。于是,徐福便将上述情景说了一遍。又将动物的模样详细介绍了一遍。老父亲听他一说,便告诉徐福说,这个动物是西域国特有的一种动物,名叫西鼠,能大能小,属于老鼠一类。而且还告诉徐福说,不管多么大的老鼠,它也是怕猫的。并且告诉徐福明天上朝时候,把他家的花狸猫带上,到时一验,便知端的。第二天,徐福便带着他家的花狸猫早早的上朝去了。到了金銮殿上,秦始皇众位大臣以及西域使臣已经在金銮殿上观看议论了好一阵子了。徐福山呼以毕,站到那个小牛犊般的动物跟前,刚一观看,他家的花狸猫便窜了出来,那个动物一见花狸猫,马上吓的屁滚尿流,小牛犊般大小的形状立马收缩的一般老鼠大小了,满地乱窜,找洞要钻。西域国使臣见状,赶忙跪倒磕头讨饶。并且称愿意岁岁来朝,年年进贡,两国和好,永不交战。秦始皇大喜,一面赐赏徐福,一面问他是如何认识这个动物的。徐福一见,知道事情是瞒不住了,便将他老父亲所说的一五一十讲了出来。并且乞求秦始皇饶恕他老父亲。相反,秦始皇不仅没有加罪于他,反而赏赐了他。秦始皇从这件事情上感悟到老年人的智慧,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与经验,还有临危不乱,战胜邪恶的本质。并且立马下旨意废除了以前暴政,恢复六十岁人的生命自由,免除死刑。并且称赞徐福;卿有一老,国之一宝,家有一老,家中一宝。自那以后,尊老敬贤凤气逐渐在全国风行开了。

第二个是关于孝道的故事,故事情节大概这样的;在古时候,有一个家庭,他母亲记不清是因为什么做错了一件事情,他儿子便要将他母亲活埋,不论母亲怎样乞求,他儿子就是不答应,非要将他母亲活埋不行。他母亲见一再乞求不行,便同意了。于是,他儿子扛着铁锹在前头走,她母亲在后面跟着。走到半路上,有一座小庙,他母亲说要到庙里拜一拜神仙。他儿子同意了。并且一块到了庙里。到了庙里,只见他母亲跪在神仙面前,虔诚的祷告神仙;说她一不小心做错了事情,非常遗憾。祷告神仙她走(我们当地去世叫走了)以后,请神仙保佑他孩子以及家人平平安安,通通顺顺,一顺百顺。说完后,便立起身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便通通通通前面走了出去。他儿子也急忙提着铁锹跟了出去。到了她家坟地,他儿子一言不发也不讲话,便哼嚓,哼嚓的挖起墓穴来。一时三刻,她儿子便将墓穴挖好了,随即他叫他母亲躺下去。他母亲见此情景,眼见回天无力,便默默无音,一声不吭躺到了她儿子给她挖下的墓穴中,把眼睛一闭,听天由命了。他母亲躺在墓穴中,只听见沙沙沙的铲土声,不一会儿她身上便落满了土。但是时间不大。忽然落土停止了,她母亲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睁开了眼一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吃了惊,只见她儿子,手拄着铁锹,一只脚还在铁锹上面踩着,好似挖土的样子,但是脑袋确不见了。可是也不流血。他母亲见状,大吃一惊,赶忙爬起来,也顾不得身上土了,爬到坑上,摇了摇他儿子,但是她儿子动也不动。她急急忙忙,跌跌撞撞赶忙向那个小神仙庙里奔了过去。一进庙门便跪了下去,急急忙忙向神仙磕头祷告,乞求神仙饶恕她儿子。几个头叩下去,便见额头上磕出了鲜血。正在她虔诚不顾一切的祷告之中,忽然听到外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跑步声,随即便见一个人急急忙忙,披头散发奔了进来了,也是一进庙门便跪在那里向神仙磕头祷告。她转过身一看,呀!这不正是她的儿子吗?她赶忙爬过去,抱着她儿子痛哭起来,她儿子也抱着她嚎啕大哭起来。过了过了一会儿,她儿子将她搀扶了起来,扶她坐在上首,趴下便是磕头,并且拽着她母亲的手,让她母亲打他脑袋,而且,口里还叫着,他不是人,是畜生,一方面请她母亲饶恕他的罪恶。她母亲只是抱着他痛哭不已。又过了一会儿,她母亲这才拍了拍他,说道,起来吧,他这才爬了起来将他母亲也扶了起来,又虔诚的向神仙磕了几个头,随即将她母亲背在身上,回到家中。以后,他对他母亲百依百顺,非常孝顺,直到他母亲百年之后。

继母所讲述的这两个故事,虽然其中有一些迷信,但都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教育人们尊老敬贤,告诉人们要多行孝道。

继母不仅会讲述故事,而且还爱唱歌,唱戏文。什么三娘教子,夜宿花亭,秦香莲,王宝钏等等。还有我们当地流行的秧歌等。到了后来,那时候我有一个自己制作的三管半导体收音机,每天收音机播放革命歌曲,继母又跟着收音机唱开了革命歌曲,什么学毛选,逛新城,大海航行靠舵手,沙家浜,红灯记等等。继母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她记性很好,悟性高,口齿伶俐,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所以她唱的很受人们欢迎。有时间她就坐在我们门前给人们唱歌欣赏。有时候还去村里的高音喇叭上去唱。

我们当地有一种说法;有后妈,但没有后娘娘(我们当地称呼奶奶为娘娘),意思是虽然有后妈继子之说,但是继子生下的儿女是没有亲疏之分的。叫做隔辈亲,更加亲。对于这一点放在继母身上更是确切不过了。我虽然不是已出,但怎么多年来继母对我关心保护,疼爱有加,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对我相继出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更是关心倍至,十分关爱,比对我的关心还更甚。

总的说来,继母怎么多年对我们关爱是无法用语音来表达的。我只有心中默默的叨念;天堂上的继母亲,您可好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福东渡故事简介
传说中的江湖骗子的祖师爷
历史上的徐福东渡,他去了哪里千年没人解答,知晓结果后众人唏嘘!
日本最早的天皇是中国人,日本人不承认但天皇弟弟承认!
中华神话:唐代读书人与徐福的交往
徐福东渡日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