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叶知秋|| 董正元省市级刊物发表作品摘录(一)

作者:董正元

编辑:张秀艳

图片:罗大平

音乐

​诗词古风
​吟秋

秋风何以弄霜林,飞叶生成满地金。

我亦留连清净处,撷来几片慰诗心。

​秋声禅

​晚听一曲黄鹂语,偶有松风熄露灯。
也是无尘多自在,青皮石上学诗僧。

​秋思况味

​深枝月落可移影,鸟哢云开映镜湖。
此味何谈伤旧意,直教醉眼伴秋图。
烟波处处催萧叶,寒露匆匆颓野蒲。
北雁几时南遁去,半窗暮色早残芜。
​注:以上作品摘选于第39期《扬州诗词》—扬州市诗词协会会刊。

​腊梅图

​痴骨红逾火,清颜一样黄。

烘干千捧雪,寸缕发幽香。

​紫常春藤

​扶苏青叶动霜晨,紫穗流连又一轮。

赋咏若凭真瑞色,云霞次第亦成春。

​注:以上作品摘录于2022年6月第11期(总919期)广州《诗词》报—广州文艺出版社主管,公开发行刊物。

​来鹤寺遗址寻幽

极目沙洲远,舒眉广汉平。

幽幽排一鶴,杳杳入诗情。

修影欺山雪,幽林传鹄鸣。

何期分斗野,苍霭卷孤城。​

​孟秋夜喜雨夜读

​盂兰伴时雨,清爽若初春。

薄霭满秋月,酌诗忘翌晨。

静心参席讲,掩卷悟迷津。

一句九轮转,佳篇洗蠹尘。

​注:以上作品摘录于2022年第2期《诗谭》—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会刊。

​未央喃语歌(乐府诗)

五月苦蒲香,落墟日更长。​

闲伤东庄水,暮牵胡髯郎。

接與歌九凤,研墨忆残红。

青枝何所依,孑然染碧空。

一任熏风吹,懒听金蝉鸣。

不敢挟弓弹,恐伤羽秋鸿。

不敢学垂纶,误钓毁鱼书。

懵懂为阿谁,江东有骆湖。

骆湖罗敷女,怅然入我梦。

水中埂石露,埂石镌阿谁。

三生桃花雪,拂尽暮云平。

祭周太谷归来辞

​偏逢孟夏雨涟涟,几羽白鹇趟漠田。

竹乱枞斜遮远眺,泥松草蔓碍攀牵。

数声莺啭传幽岭,一片青碑出霭烟。

归罢独怜龙骨水,西来空负圣功贤。

愁如云掩西窗月,悲似凄迷两重天。

太谷缘何少人祭,孔林车门独蹁跹。

​注:以上作品摘录于2020年第7期《河南科技报》—全国百强报纸。
​现代诗
​窗外的雨

​滴滴答答的声音
像极了连绵的丝弦
是谁在拨动
让忧伤与颓废的音符
在我的心中冲撞

一丝秋花的苦涩
潜入我的味蕾

是雨的泪

还是泪的雨

且让潮湿

伴随入梦

此时的我

不做他想

​42岁的青苹果

​秋天的枝丫
干了
寒风摇曳着高枝
我是一个42岁的青苹果
可以跳舞吗?
阳光没有回答
只是陪我往下看
我已经孕育了种子
你却不理会我的青涩
我散发了甜的气味儿
却勾不起记忆中的春暖花开

也好
拿起一扇秋红的叶
合着节拍
吟诵
……
​注:以上作品摘录于2021年第2期《扬子江诗刊》。


冬之恋曲(组诗)

​夜森林的光

​久违的冬雨
怎就突然弥漫起来?
你是如此的不合时宜
将寂寞的小城
打扮成禅定的世界

是流浪者吗?
特意给你留了一盏灯
堪比被霜染的冷月
披上了枯黄的颜色

忘记车轮的喧嚣吧
将心情埋葬
在这夜森林的雨夜
慢慢去寻找
一扇温柔的门
将我们吞噬
然后慢慢地吐出来


​雪花的液体

​你这天国的精灵
是想我迷恋
还是颓唐地折回?
你的妩媚
都留给了寒冷的冰
为何又呈现了
那调皮的窗花?
你的影子呢?
是在这凛冽的寒风中逝去了
还是化成了折翅的蝴蝶
你困在冰川的断层
我听见你的呻吟了
我不敢报以热唇
你若融化
我泪清清

​琥珀色的尸体

一片残叶
好像张开了手掌
筋脉毕现
涂抹了偷来的秋色​
兀自矗立在伴侣的尸体上
慢慢褪去的红晕
是谁在哭泣
曾经的繁华与青涩
还有那醉了的酒香
都随风去了
错过了的流年
做成标本或选择腐烂
把百鸟喧鸣的映象
和福尔马林为伍
也许
会成为下一个
琥珀
​注:以上作品摘录于2020年12月9日《扬州日报》。
​著名诗人庄晓明先生对后辈的评论

​读董正元近作有感

​文/庄晓明

      董正元是江都文坛的后起之秀,旧体诗,新诗,诗论皆有涉猎,正呈现着很好的创作势头。他的五言古诗曾为我激赏,语言从容,清新澹远,有王孟之风。

      近日,他又发给我几首旧体诗,让我在意境方面说几句。中国古典诗歌中,将有无“意境”或“境界”作为评判诗歌优劣的标准,已成为共识,甚至已成为我们民族审美的潜意识要求。但过去的评论往往将“意境”或“境界”混用,影响了诗学的进一步发展,今天,我想不囿于前人的定义,以新的目光来解读“意境”与“境界”,赋予其一些必要的时代特色,以适应诗学的发展。意境,可理解为是诗篇的意象构建,与作者独特气质所构成的一种磁场现象;境界,可理解为是诗篇的精神追求,与作者的人格,气质所构成的一种诗歌之上的光晕现象。以此来观照董正元的几首近作,显然他在意境与境界两方面,都有自己的追求。

      且看他的一首《早春邵伯湖》:浅花隔岸凭谁诉,恰似新裁柳叶愁。酿泽诗情风蕴泪,几时云起涌蘋洲?邵伯湖是江都的一处有名的风景区,以浩淼的湖光水色,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众多的诗篇。而董正元的这一首,显示了他自己的艺术追求,先以水边的“浅花”,新绿的“柳叶”这些微小的早春意象,构筑起诗的场景,然后注入自己的情怀,期待浩淼的湖水酿出新的诗情,生命的激情如风中之云,蘋洲之上旋舞而升……这首七言绝句,有景有情,并在它们的交织中,呈现出一种诗的意境,引人遐思。如果说“意境”诗偏于一种意象的经营,那么,“境界”诗则偏于一种精神向度的引导。

      董正元另有一首七绝《诗僧》,可归于“境界”之作:也可禅堂颂妙林,诗归几步动幽心?功成广种菩提树,七宝莲台作楚吟!这首诗呈现了一个独特的诗僧形象,亦可在某种程度上,看作董正元自己的自许:这位诗僧广读经典,知识渊博,同时极富诗的灵感,可在瞬间悟出生命的新境。他将借助于诗情,将佛的要义广为传播,同时在佛的七宝莲台上,将自己的诗境提升到楚辞的高度。董正元还很年轻,一切还在途中,期待他的自许有抵达的那一天,期待他在旧体诗,新诗,诗论等不同文体的创作中,相互激发,相互发现,走出属于自己的诗歌之路。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家】妙笔生花,天机织锦
古诗词鉴赏三步曲
学习诗词之我见
任征诗词意境营造(一)
石家庄燕赵讲坛
明代最美的词,意境优美,诗情荡漾,全词清新柔和,完全不输宋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