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可能是松下在国内首次公开发表的异质结报告




在当前光伏行业高效电池技术中,大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达22%以上的硅基太阳电池仅有背接触太阳电池(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IBC)和带本征薄层的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HJT)。HJT电池具有能耗少、工艺流程简单、温度系数低等诸多优点,是距离实现大规模量产最近的下一代太阳电池技术。


松下异质结技术

 

在异质结太阳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和生产领域,日本松下可谓一枝独秀,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异质结电池和组件供应商。该HIT技术(HIT为松下为其异质结技术注册的商标)起源于松下收购的三洋电机,随后松下通过反复改良电池结构,在2014年将IBC技术与HIT技术结合,研发出的HIT-IBC太阳电池最高效率达25.6%,一举打破了当时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松下HIT电池研发及生产历程如下:


  • 1994年,三洋在1cm2面积上制备出转换效率达20%的HIT电池,HIT电池的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 1997年,三洋推出了商业化的HIT电池设计和制造方法,开始量产HIT电池。


  • 2013年,松下报道其商业规模的HIT电池最高电池效率达24.7%(电池面积约100cm2)。


  • 2014年,松下将IBC技术与HIT技术结合,研发出的HIT-IBC太阳电池最高效率达25.6%(电池面积143.7cm2),一举打破了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松下HIT电池效率提升图

 

随着技术的进步,松下HIT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组件的输出功率也越来越大。

 

  • 1997年,三洋推出了命名为HIT Power 21TM的太阳电池组件,该组件采用96片面积约100 cm2、效率约17.3%的HIT电池封装而成,组件效率为15.2%,输出功率达180Wp。

     

  • 2003年4月,三洋商业化了功率为200Wp的HIT组件,该组件效率为17%,所用的电池效率达19.5%。


  • 2010年,三洋宣布扩大HIT太阳电池组件生产规模。

     

  • 2011年,三洋推出了240Wp的N系列HIT组件,它由72片125mm×125mm(约5inch)的HIT电池封装而成,组件效率达19%,所用的电池效率达21.6%。

     

  • 2014年,松下推出了N系列72片电池的245Wp的HIT组件。HIT-N245凭借19.4%的组件转换效率和22%的电池转换效率,成为市场上性能最高的组件之一。

     

  • 2015年,松下推出由96片5inch电池构成的HIT N330系列组件,组件面积1.053m×1.590m,组件转换效率19.7%,STC下输出功率达到330Wp。


  • 2016年,松下HIT组件效率创下23.8%的新纪录。


 

松下HIT系列组件瞄准欧洲和日本的住宅屋顶市场,其HIT N330/325/320系列组件转换效率达19.7%,相比常规组件,可增加27%的功率输出,节省24%的BOS成本。并且松下HIT组件的发电能力已历经多年的户外实证。


松下HIT组件户外表现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第二届N型晶硅电池与双面发电论坛将于2017年12月12-13日在江苏常州召开。来自松下生态解决方案公司的太阳能系统事业部总经理Mikio Taguchi博士将出席大会并作重要报告,介绍高效硅异质结光伏组件HITTM在过去20年的生产进展


此外,来自天合、晶科、阿特斯、中来、林洋、晋能、中智、隆基、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微系统所、中科院微电子所、凯世通、SCHMID、Semco、Meco、Von Ardenne等的专家将参会并作重要报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异质结太阳电池及组件发展现状
状元来了:【高效电池专题】(五)HIT电池
晶硅电池片和组件端高效技术红宝书
薄膜or晶硅?——效率破23%!汉能HIT投产
看不懂也要看!“转化效率之王”IBC电池到底牛在哪?
效率超过25%的高效电池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