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礼 |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主要来自《内经》。
伤寒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是讲广义的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这是指狭义的伤寒。《伤寒论》既以伤寒命名,而且又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温病等多种外感病证。因此可以说该书所论的伤寒虽属于广义的伤寒,但从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来看,其重点仍在于论述狭义的伤寒病,这是必须明确的。
《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辨证施治之义始见于《素问·玉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以少从多,观其事也。”又曰:“调节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方,内者内治,外者外治……”。至仲景发扬广大,使之更加具体化。《伤寒论》太阳篇云:“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少阳篇云:“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这二条是后人辨证施治之所本。此外,本论每篇名曰:“辨××病脉证并治”,也明确的提出了辨证论证的纲领。

具体的说,《伤寒论》是以“六经”作为它的辨证纲领。六经就是太阳、阳阴、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继承了《内经》的六经分证的方法,但《素问·热论》的六经只是作为分证的纲领,没有提出具体的辨证论治方法,也仅叙述了六经的热证和实证,未论及六经的寒证和虚证。《伤寒论》的六经则有机的将它所联系的脏腑经络的病变与证候加以概括,并着重用分析的方法指导辨证与治疗。(如风寒客表,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经表不利、荣卫失和的证候,便是太阳病;若邪气入里化热,表现为热而不寒、口渴、汗出,或腹满、疼痛拒按等胃肠燥热证。前者宜发汗解表、调和营卫,方用麻黄、桂枝。后者宜清热除烦、泻火救阴,方选白虎、承气等等)。

六经六气学说也来源于《内经》,张隐庵用六气来解释六经的经气特点,即太阳之气为寒,阳明之气为燥,少阳为火,太阴为湿,少阴为热,厥阴为风。以之来说明六经为病,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从标从本不同的病证,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中见少阴;少阴之上,热气主之,中见太阳;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少阴之上,相火主之,中见厥明;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说明了六经六气复杂的病理变化规律。


作者:苏  礼

编辑:卷  卷

图文:来自网络

下期预告:

第五讲 

《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驰:学习《伤寒论》的辨证方法(附带新书预售)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太阳之为病”本意及症候阐释
六经病证的传变是怎样的?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与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
六经病欲解时 张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2)
六经与脏腑经络与六气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