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者亲述:这里的速度快到难以置信

黄冈版“小汤山”今晚正式启用,首批病人已转入。

3万平方米、1300张床位,2000名工人,12天以内交付。 在新型肺炎的第一线,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一场"不可能的任务"正在进行——武汉第二座"小汤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预计将在2月5日左右交付。

一个决定,一份重任; 一封急电,军令如山; 1分钟响应,2小时出动,当场开工,立即作业。 为了响应"基建狂魔"的速度,无数建设者不惜一切代价,火速奔赴前线,为的只是能用那一砖一瓦,跑赢病毒,拯救同胞。

10多天真的能造出一家医院吗? 武汉的建设者是怎么做到一边抗病毒,一边抢时间? 且听一位武汉雷神山医院一线建设者的亲述。

匹配"基建狂魔"的中国速度

1月27日21时许,疲惫的汪威刚刚走出工地,他的身后,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依旧在热火朝天的工作。 这已然是汪威参与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第二天,而这个项目开工也仅仅只有两天。

1月25日下午3点半,武汉市防疫指挥部举行调度会,决定再建一所"小汤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

1月26日上午,汪威所在的公司宏信建发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了医院建设方中建三局的需求,放弃假期,带着4台高空作业车,汪威和工作人员火速前往建设前线。

从决定建设到正式开工不到一天,而从接到命令到奔赴前线,汪威只用了不到一个电话的时间。 "多快一分钟,说不定就能多救一个人,这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汪威那般义无反顾。 由于雷神山医院需要改造武汉军运会的场地。 然而时至春节,加上疫情严峻,武汉及周边地区几乎找不到合适的作业车以及作业人员。 此时,汪威和宏信建发的这4台高空作业车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能够响应号召的。

"10多天建一个医院? 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从事建设领域10多年的汪威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业内,中建三局素有"基建狂魔"的称号。 "这大概是史上谈判条件最差的项目,付款节点没的谈,工期没的谈,验收明细没的谈。 但这也将会是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的是热血、有的是使命,有的是担当。 "

为了匹配中建三局的高效,汪威和他所在的宏信建发也交出了一份"答卷"——1分钟响应,2小时抵达,当场开工。 不谈条件,不计回报。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 "作为建设者,我们都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力争让建设的速度能跑赢病毒传播的速度。 "

就这样,汪威带着4台高空作业车,在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展开了"长臂",在病毒肆虐的第一线,日夜助力雷神山医院的建设。

不惜代价的逆行

"武汉的这个冬天有点冷。 "

这是汪威在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 奔赴一线的当天,武汉飘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汪威再一次感受到了丝丝凉意。

此前,受新型轮状病毒感染肺炎影响,武汉选择"封城",城市内机动车一律禁行。 在接到公司指令后,汪威迅速戴起了口罩,冒着雨,顶着寒风,徒步前往存放作业车的仓库。

然而,如何将高空作业车运送到工地,这显然不是汪威徒步就能做到的。 全面禁行的武汉,车辆未经批准上路属于违法行为,对于运输的需求,物流企业显得有些为难。 然而疫情紧急,建设进度不容有失,汪威表示,"如果有任何损失,宏信建发愿意承担,如果有任何问题,我马上垫付! "

"面对凶猛的病毒,这点小小的损失,不算什么。 "汪威说相信公司,相信国家能够体谅非常时期的"违法",但眼下并不是计较得失的时候。

汪威参与建设的地方,是去年武汉军运会的运动员村。 未来,这里将被改造成为雷神山医院的楼,用作医护人员休息、研究、消毒的场所。 "这是我到了现场才知道的需求,为了抢时间,设计和施工同步在进行。 "

涉及高空作业,技术出身的汪威正好有了发挥一技之长的机会。 "只要多实践几次,机器的操作不难掌握。 "汪威谦虚地表示。 连日来,汪威始终奋战在建设一线,他不仅要随时随地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要让操作工人熟练地使用机器,精准地完成一切任务。

"现场还有很多志愿者一起参与建设,他们分文不取,根本没有谈回报。 "虽然工期紧,但据汪威介绍,建设现场的秩序依然井井有条,"所有人都带着口罩,任何人出入都会检测体温,确保安全。 "

今天(1月28日)清晨,汪威再次来到工地。 与他共事的项目负责人已通宵工作了整整一天,未曾合眼,也未曾休息,"对比他们,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辛苦。 "

据悉,仅仅2天时间。 雷神山医院现场场地平整工作已基本完成。 管线沟槽开挖、沟槽雨污水管线预埋安装、厢房区机电管线预留预埋等工作已经启动,基础混凝土也已开始浇筑。

"这是广大建设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汪威说,自己只是万千建设者中的沧海一粟,但自己十分荣幸能够成为他们的一员。 "为了抗击病毒,为了武汉,为了中国人民的健康,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

"不给国家人民添堵,我选择自我隔离"

"你说不担心被感染,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过年的,你说不想家,那肯定也是假的。 "老家在湖北鄂州的汪威,从大学起,已经在武汉工作生活了14年。 虽说已是半个武汉人,但今年却是他唯一一次在武汉度过春节,"其实,老家的村干部比我的家人还关心我,每天都来问我回不回家过年。 "汪威无奈地调侃道。

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虽然想家,但汪威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家。 "我如果贸然回去,对家人不负责,对社会也不负责。 "汪威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所以我选择自我隔离,一个人宅在武汉的家中,不给国家添堵,也不给家人添堵。 "汪威说,雷神山医院完工后,他依然会继续自我隔离,不与任何人接触。

"疫情爆发以来,我经常收到来自五湖四海,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的关心与祝福。 "汪威坦言,笼罩武汉的是肆虐的病毒,但驱散阴霾的恰恰正是各方的关注与无私帮助。

"不是所有武汉人都吃野味的,也不是所有武汉人都想不负责任地逃出去的。 "汪威表示,武汉这座城市并不完美,但也绝非网络传言的那么不堪,"现在,我们更希望用实际行动化解外界的对武汉的偏见。 "

"眼下是众志成城打好这场防疫攻坚战的时候,并非谩骂、攻击同胞的时候。 "汪威说,"毕竟我们要对抗的是病毒,而不是武汉人。 在病毒面前,我们不止是武汉人,更是中国人。 "

“上帝花了7天时间造了天地万物,我觉得上帝应该是中国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疫”众生相》田新法
95后雷神山建设者吃到“迟到”半年的团年饭凤凰网湖北
【震撼】中建三局“两山”建设者访谈录
彩霞:生日快乐!
武汉将再建一个“小汤山”医院:雷神山医院
“两山速度”彰显中国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