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德军轻武器的发展(一)被遗忘的半自动——Gew43半自动步枪

传送门:

二战德军轻武器的发展(二)鲜血换来的教训——FG42伞兵步枪

二战德军轻武器的发展(三)划时代的成就——StG-44突击步枪

每当提到二战中德军步兵,我们的第一印象大都是围绕MG34或MG42机枪来进行战斗并配以Kar98k步枪和MP40冲锋枪的形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交战各国都相继装备了自己的半自动步枪(美国的M1加兰德和M1卡宾枪、苏联的SVT-40等等)然而从一战结束后直到二战爆发,德国的半自动步枪研制就基本毫无进展,直到1940年才开始研发半自动步枪,最终的成果便是Gew43。

德军步兵班组火力配置

我们先来看一下战争初期的德军步兵班组火力配置。通常情况下,一个班内有10名士兵:一名班长、一名机枪手、一名副射手和7名步枪手。其中班长装备一把MP40冲锋枪,机枪手装备一挺MG34或者MG42通用机枪和一把手枪,副射手装备一把手枪并负责携带机枪弹药,此外还有一名步枪手也要帮着携带机枪弹药。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德国步兵班的战术是围绕MG42或MG34机枪展开的,配备Kar 98k的步枪手为机枪提供支援,在近距离时MP40冲锋枪可以很好的压制对手。德国工业界早在30年代便开始了对全自动步枪的探索(最终成果即后来的Stg44,我们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会介绍),但是却对半自动步枪不感兴趣,以至于德军的半自动步枪起步时间较晚。

半自动步枪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栓动步枪改变了战争。从19世纪直到二战结束,栓动步枪都是大部分国家的制式装备。例如李-恩菲尔德、M1903春田、毛瑟G98等栓动步枪具有高精度,威力大和操作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了传统的栓动步枪的局限性:它们过于笨重且对于多个目标无能为力。半自动武器与栓动步枪相比的成本,特别是在战时紧急时刻,意味着半自动武器是一种昂贵的替代品。然而,从1900年到1918年,士兵手中的半自动武器数量稳步增加(如RSC、蒙德拉贡等),尽管这通常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数量总是有限的。德军曾买下一批蒙德拉贡M1908式半自动步枪,改变口径并改装30发弹鼓后命名为M1915式飞行员自装填卡宾枪,供机组人员使用,但数量十分有限。

M1915式飞行员自装填卡宾枪

Gewehr 41

二战爆发时,美国和苏联军队已经开始列装新式半自动步枪。1941年至1942年间,在东线战场德国军队的标准步枪Kar 98k步枪在火力上根本无法和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相比。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可以有效压制德军手动填装的Kar98k步枪,而德军装备的MP-40冲锋枪时常由于射程不足而无法作出有效还击。由于此时德军制式武器的火力强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战场的需要,于是为军队装备一种可以与苏军SVT-40步枪有效抗衡的半自动步枪的议程也随即被提了上来。

SVT40半自动步枪

1941年,沃尔特公司设计的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测试批准投产,命名为Gewehr 41。枪口装有环形导气装置,利用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推动枪机解锁、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使用7.92毫米口径标准毛瑟步枪弹,10发弹匣供弹,子弹须由机匣顶部用弹夹填装。

Gew41半自动步枪

Gewehr 43

由于Gew 41步枪比较笨重,子弹填装不方便,像Kar98k步枪那样,必须用弹夹从上面将弹匣装满,因此不太受军队的欢迎。但是它的火力方面的性能比Kar98k步枪好。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的苏联军队装备的SVT-40半自动步枪,受到德军士兵的一致好评,沃尔特公司按照部队要求对Gew41半自动步枪的加以改进,借鉴了SVT-40步枪的导气式工作原理,改进了Gew 41,使其可以从下部直接更换弹匣或像以前一样从上方使用弹夹装填,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导出枪管后,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这一批改进后的半自动步枪就是Gew43。

Gew43

Kar98k步枪

性能特点

弹药:7.92×57mm毛瑟步枪弹

自动方式:导气式

容量:10发/弹匣

战斗全重:4.7公斤

全枪长:1117毫米

枪管长:549毫米

初速:74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最佳战斗射程:500米

瞄准具:V型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战斗射速:40~60发/分

在使用机械瞄具的情况下,Gew43的有效射程为400米,加装光学瞄准镜后提升到600米。作为一支半自动枪械,它的远射精度明显不如Kar 98k,因此有的德军狙击手宣称绝不会考虑Gew43。但通常情况下步兵的交战距离会被控制在300米以内,在这种情况下Gew 43的远射精度并不是问题。

在中近距离的战斗中,Gew 43则具备较大的优势。半自动功能加上较大的供弹容量,可以使射手在不中断瞄准的情况下高速射击。Gew 43的瞄准镜不影响机械瞄具的使用,能快速在远近目标之间切换。

实战检验

1944年初的苏德战场上,苏军突然发现前线德军半自动武器数量开始增加,德军利用这些新锐的半自动武器配合上MG-34机枪和MG-42机枪已拥有了相当强大的火力。随着战争的进行,G43步枪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用途。例如当加装ZF41或ZF42瞄准镜之后,G43半自动步枪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并颇受好评。

使用Gew43的德军狙击手

1945年3月,根据德军最后的统计显示,此时军队中还有221047支G-43半自动步枪,其中27549支为带瞄准镜的狙击型号,其余有1056支不带瞄准镜和3177支带瞄准镜的G-43存放在器材局。据统计,总共有349278支普通的G-43和53433支带瞄准镜的G-43步枪进入到了德国军队中服役。在战争中G-41只被生产了很少的数量,它们被配备给了德国的部分精锐部队和伞兵。而G-43则被制造了更大的数字,它的生产一直延续到了1945年德国战败。但由于数量不足,因此G-43一般只配发给经验丰富的士官,而大多数的士兵依然在使用老旧的Kar98k步枪。

使用Gew43的德军狙击手

总结

美军军械师在检查缴获的Gew43时说到:"大部分缴获的Gew43步枪都是被毁坏的,德军士兵可能得到命令毁坏他们手中的枪或不愿将其交给我们。使用过这种武器的德国士兵无疑认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武器。当我方步兵把他们压制住时,他们还击,直到弹药耗尽。然后他们把他们的十发弹匣扔到尽可能远的地方,把步枪的枪托摔在地上打碎枪托,投降了。他们不想给我们使用这些武器来对付他们的机会。"由此可见在大部分德军士兵心目中Gew43是一种很好用的武器。

二战是步枪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作为步枪家族的后起之秀半自动步枪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提起半自动步枪,也许很多人会立即想到美国的M1步枪或苏联的SVT-40步枪,而作为与它们同时期的Gew43就显得名气微薄许多,但这并不影响其二战兵器史上的地位。

Gew43和StG4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十大最精良的德制枪械,都代表着精湛和严谨
二战德意志武备
(11)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10把步枪
德国毛瑟Kar98k步枪
这种二战名枪在六十多年后,因为一款游戏再次风靡世界
​二战德国狙击手的装备与战术, 被抓获往往会被当场击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