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房对联选萃:品药不以甘为上,治桐乃于焦亦宜

清代书法篆刻家徐三庚(1826-1890)有这样一副墨迹:

品药不以甘为上,治桐乃于焦亦宜

    这一副“品药不以甘为上,治桐乃于焦亦宜”,说的即是决策时要避免主观偏见,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先看上联“品药不以甘为上”。

    这一句是说——药好不好,看的是它能不能治病,而不是它甜不甜。

    这一句隐含的深意是:切忌以个人好恶来评价人和物。癞蛤蟆和天鹅,都是生物演化中、能适应环境的成功者。所谓漂亮不漂亮、高贵不高贵,不过是人的偏见而已。

    聊聊美国长英国短,说说村里好城里乱,谈这些话题,即使口无遮拦,也还算人畜无害。但要是做决策,那就不能任性了。个人的口味和偏见,都是决策的天然公敌。

    要避免决策偏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要冲动,想一想再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于慢》一书中讲:

    人类的思考模式包括“快思考”和“慢思考”两种,“快思考”依赖直觉,“慢思考”依赖理性。见到老虎就跑,这种直觉,是快思考;是不是要换工作、该不该打乌克兰,这种事可不能靠直觉,不能冲动,要静下来好好分析。这种理性,是慢思考。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条决策金律——不管别人开出的合作条件有多诱人,他都会说:让我等等再说。

    同样地,不管男朋友求婚的方式有多浪漫,先不要被这个浪漫打动,你得静下来、用理性去好好评判这个人。莫因“一时甜”而冲动,要为“一世甜”而冷静。

    避免决策偏见,另一个办法是多征求别人意见。用“集体决策”来制约“一个人说了算”,更能有效化解个人偏见的风险。

    作为决策者,特别是高层决策者,一定要能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要深入去想别人说的对不对,而不是只看别人说的,合不合自己口味。颂扬声只会让自我感觉良好的杨广,驾驶着大隋帝国冲向深渊。

    但反过来,被决策的当事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产品再有用,也会因为不好看而无人问津;同样的意思,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说起来、做起来,就让人觉得很舒服。这也是一种智慧。

    再说了,有时候“真的好”和“色香味”之间,也并非水火不容。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做成糖衣片岂不更好。

    再看下联“治桐乃于焦亦宜”。

    这一句说的是——好桐木烧焦了点也没关系,照样能做一把好琴。

    这里面有一个“焦尾琴”的典故。据《后汉书·蔡邕传》记载

    人有烧桐以cuàn(烧火煮饭)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大家看,这把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就是蔡邕(133-192)从别人家烧的柴禾中,抢救下来的。不过,说蔡邕能从燃烧的声音中辨出材质,也未免过于玄乎。

     “治桐乃于焦亦宜”,这里是想说,不要因为烧焦了一截,木头就成了废品。只要质地好,一样能顶大用。孙膑膝盖没了,不影响脑子指挥打仗;左宗棠没考上进士,但他做出的贡献,有几个进士能比得上?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有这么一段: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否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这里有人给刘邦说,陈平这个人实在不怎么样,不仅和嫂子偷情,而且老换主公、反复无常。但推荐陈平的魏无知却说,他的这些个事情我不管,关键是他能帮你打败项羽。你用不用?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甚至这样讲:

    如果一个歌唱家,演出很叫座、但脾气不好,那谁要当她的领导,谁就得先容忍她的坏脾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高思考能力,如何学会思考
徐三庚隶书七言联
焦尾琴简介
蔡邕与“焦尾琴”的传说
百喻人生小故事999
蔡邕与《焦尾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