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房对联选萃:万有不齐放怀自得,一无所取知足犹能

近代书法大师唐驼(1871-1938)曾有这样一幅墨迹:

万有不齐放怀自得,一无所取知足犹能

这也是一副《兰亭集序》集联。

先看下联“一无所取知足犹能”。

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不免有点消极,但也常能安慰人、温暖人,鼓励人打起精神、继续生活。

有时候,对于百战而竭、无力回天的英雄,“”也会是一剂良药,如“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一般,抚慰化解其内心的忧伤。

同时,“知足”也是一种智慧。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竞争角力虽然难免,但也要学会妥协、学会和解。“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不要为一道墙而弄得冤冤相报、世世为仇,没那个必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不知足”地对德国进行惩罚,终致希特勒上台、纳粹盛行,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此惨痛的教训,人类要好好吸取。

再看上联“万有不齐放怀自得”。

“万有不齐”,就是孟子所说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自然万物,本来就不一样。癞蛤蟆和白天鹅,他们能活到今天,都同样是生物演化的成功者,你要非给癞蛤蟆娶个白天鹅做老婆,还不把癞蛤蟆给气死!

那“放怀自得”,又是啥意思呢?“放怀”就是不管了,随他便吧。与我们常说的“释怀”,意思差不多。

如此说来,“放怀自得”,意思就是——不管了、随他便,反而往往会得到。其中好像隐含着——你要想管、不想放手,反而往往得不到。

这说的,很像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大家看,这位驼背郭老头,他种的树为啥能干壮叶茂、果实繁盛呢?其关键就在该放手时,真的能做到放手不管——“去不复顾”、“其置也若弃”。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那些整天满脑子想把树管好的人,“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左操心、右折腾,最终把树给“爱”死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不就是“爱之不以其道”嘛!那科学进步了,我们用科学方法去管理树木,那一定能管好吧?

其实也未必。这里我们看当代学者顾衡讲的一个例子——18世纪普鲁士王国的“科学林业”。

现实的森林很复杂,各种树都有,乔木下面还有灌木、草、花、地衣、苔藓,与各种昆虫、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一起,为森林提供了动态的、多元的生态环境。周围的居民也可以去森林中捡柴禾和采蘑菇。(组成森林生态的各类动植物,就是“万有不齐”)

但是,普鲁士国王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只有一个:我的这片森林,每年能给我带来多少收入。

于是,所谓的科学林业,首先就是清除灌木,便于日后的伐木作业;其次,伐一棵,就补种一棵挪威云杉,因为挪威云杉材质坚硬,价格高,生长速度还快。最后,补种的时候,要按规划种成排,树间距不是由树木的特性来决定,而是由伐木机械所需要的作业半径来决定的。

这么着,原生林被伐了一遍之后,普鲁士的森林全部被替换成挪威云杉,整整齐齐的,像士兵列队。灌木被定期清理,倒下的枯树也会及时拉走。整个森林里干干净净的。普鲁士的林业官员还用各种办法来测量不同树龄的树的体积,从而可以预测每年木材的产量,定期向国王报告。

总之,普鲁士国王的森林,和别的国王的森林不一样。普鲁士国王可以清晰地知道,他的森林里有多少棵明年就能砍伐的云杉,能生产出多少立方米的木材,在市场上能卖多少钱。这让其他国家都羡慕不已,觉得这样的“科学”真好,纷纷效仿。(这就是对“万有不齐”进行科学管理,使其整齐划一、产出高效)

因为树木的生长周期很长,等到危害被发现之后,大错已经铸成。

单一树种的次生林,导致树种退化、土壤贫瘠、病虫害失控……即使不考虑消失的动植物,和捡不到蘑菇的周边居民,单说国王的木材收入,也急剧下降了。不论是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审美价值,从任何一个维度来衡量,德国所谓的“科学林业”都是一场灾难。

大家看,18世纪的普鲁士,比起柳宗元讲的驼背郭老头的唐朝,又已经进步了1000年,所谓的“科学林业”,仍然将森林搞得一团糟。

我们现在大力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和这个也类似。没有哪位大神、哪个机构,能高瞻远瞩、顶层谋划,替全社会管理分配好成千上万种资源。人类的理性毕竟有限,要敢放手,让市场自发调节。在管不了、管不好的地方,硬要去管,只会适得其反。

当代学者万维钢,在一篇《大人物不走直线路径》的文章中写道:

我们设想一下,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如果说要在全中国范围内选拔几位“未来领军人物”,让他们在二十年内把中国通信行业带到世界第一,你会选谁呢?你肯定得从通讯技术的重点研究所、大专院校和国有企业中去选吧?你怎么可能会选一位退伍军人呢?所以你就肯定选不到任正非。同样地,如果要选一位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让他改变零售商业模式,推出电子支付手段,你怎么会想到去从教师中选拔呢?那你就肯定选不到马云。

抛开自然规律、国家大政,单就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好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多年教育下来,感觉自己只会“管”,而不会“不管”。

然而,可能正是那些被“自由放任”的孩子,会颠覆掉现在,创造出未来。正如香港作家倪匡所言——人类之所以会进步,主要原因就是下一代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

所以说呀,有时候,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敢放下,才会得到更多。

  


参考文献:得到APP:顾衡好书榜《国家的视角》、万维钢·精英日课4《大人物不走直线路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治学笔记 4 :官僚制与国家规模困境
唐驼:万有不齐 放怀自得;一无所取 知足犹能
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中国十大美丽森林
那些高大的云杉,理解你的触摸与离开吗?
郑孝胥《海藏楼诗》注译19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