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015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五)
userphoto

2016.03.27

关注

2015·山西卷】

【古诗文】    (一)

5.下列 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2分)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5·河北卷】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6. (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7. B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 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卷】

8.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C.                    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8.B【解析】“八百里”,牛的代称,写的是战前给养准备,并非是描绘“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

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卷】

古诗词赏析(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2分)

答:                              

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①           ,该联表达了作者的②                      。(2分)

14.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1分),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1分)。

15.①史册(1分)②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1分)

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卷】

7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玉林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4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4.B  

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

B.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来源:学*科*网Z*X*X*K]

C.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

D.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

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卷】

(二)古诗词鉴赏(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 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1)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句中“飞”“渡”“洒”“挂”“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⑴描写  肆虐   ⑵民生疾苦(民生艰苦)   忧国忧民


2014年河南省

2015·河南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来源:学科网ZXXK]

答: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答:                 

19【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领悟。由尾联可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答案】思乡(意思对即可。1分)

20【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描写的是: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显然表现了时间变化、季节交替的自然之趣。第二问可从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之妙、用词的巧妙、运用修辞的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2014年黑龙江省

2015·黑龙江省大庆卷】 

【古诗阅读】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9.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           诗。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                  品格,这是典型的        手法。

10.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答:         

9.咏物  高洁清远  托物言志

10.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2015·黑龙江省龙东、伊春、鹤岗、七台河卷】

【古诗赏析】

春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1分)

11.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答:       

【答案】10.破    评分标准:(1分)【解析】试题分析:先抓住题目中“触目惊心”一字理解其含义,了解诗中所写“触目惊心”的内容“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根据相应的“深”字即可知“破”字点化了“触目惊心”的内容。【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评分标准:(2分)意近即可。[来源【解析】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刻画诗人形象”这一答点,从诗句中找到描写诗人形象的内容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表现的“白发苍苍”苍老之相,根据诗中写作所写“望”到的情景说明诗人这一外貌所突出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5年吉林省

2015·吉林卷】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

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黏天浪:连天的波浪。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5.“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1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答:             

17.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答:             

【答案】 15.听、听见、听到(1分)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所描写的景象。根据“渔唱”一词即可理解“闻”为“见”的意思,诗可是即指隔着山岭也能听到“渔唱”,用“处处”“渔唱”之多。【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 );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诗歌,从中找到有关人物活动的内容,如“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醉弄扁舟”用自己的语言之些内容即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共2分,每点1分)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 (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解析】试题分析:处本题要从诗的内容和作者身份来综合分析。从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来看,诗人似乎很闲适,自得其乐,但陆游是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其外表的“醉”其实也隐含他内心的“忧”。诗中“处处闻渔唱”与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相同的含义。【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5年辽宁省

2015·辽宁省沈阳卷】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5.C  )(3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B.首联以设问提起,表达了作者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C.颈联写了望山的人和归林的鸟.表现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趣。

  D.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2015·辽宁省大连卷】

(三)玉山道中

【元】萨都剌

 积雨千峰霁,溪流两岸平。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人语随乡变,官船带月行。江南数千里,无处不关情。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景象,并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           

(三)(3分)13.(3分)溪边的野花盛开,花影倒映在水中;鸟儿在山林中叽喳欢鸣,像在彼此呼唤着名字。表达了诗人 对江南风土人情的喜爱之情。

【2015·辽宁省抚顺卷】

5.选出对杜甫《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2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试题中的“望”字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诗人观望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家人团聚。

B.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乱中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D. 尾联中写“白头”,而且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并非写实,而是用夸张手法突出自己的苍老之态。

2015·辽宁省锦州卷】

9.对《江城 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9.B(2分)    )(2分)

   A.“江城子”,是词牌名。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B.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

   C.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出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2015·辽宁省营口卷】

(三)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17、18题。(4分)

雨晴

【唐】王驾[来源:学&科&网]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7.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2分)

答:              

18.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7.参考答案: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只答“雨前”“雨后”不得分,计2分)

18.参考答案:“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答出联想和惜春之情各得1分,计2分)

【2015·辽宁省铁岭卷】

5.选出下列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D   )(2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当时被叛军掳至长安。

B.首联描写了作者到长安后看到的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悲凉景象。

C.“家书抵万金”既写出了家书难得的现实,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战乱早日平息,盼望得到家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D.尾联叹息衰老,直接抒发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和思亲之情。

【2015·辽宁省朝阳卷】

8.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8.D  )(2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用设问的方式写出远望中的泰山郁郁葱葱,绵延连亘,掩映齐鲁大地。恢宏壮阔,极富气势。

B.颔联中的“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泰山像一把巨斧,把阴阳和昏晓劈开,泰山险峻、雄伟的高大形象给人深深的震撼。

C.颈联中的“曾云”“归鸟”是诗人细望所得,心胸激荡,云层重叠;凝目细视,归鸟入林,给人心胸开阔之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晚年杜甫的内心感受,他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心生惆怅之情。

2015·辽宁省葫芦岛卷】

5.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5.D,2分。)(2分)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2015·辽宁省本溪卷】

5.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B)(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凄 凉地”“弃置身”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遭受贬谪的愤懑不平之情。

B.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害友人的怀念。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D.尾联是作者与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2015年陕西省

2015·陕西省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2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二“侧坐莓苔”有何作用。(2分)

    答:        

22.诗中“遥招手”这是谁?为何“遥招手”?(2分)

    答:        

(四)21.写出了小儿很会选取钓鱼的地点,同时也为后面写“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22.第一问:垂钓儿童  或:小儿  第二问:他怕答话声把鱼惊走。

 

2015年湖南省

2015·湖南省长沙卷】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10.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            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          的情感。(4分)

11.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             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            的形象特点。(4分)

答案:10.愁闷,百无聊赖、    豪壮        11.孤独、凄凉;      消瘦、憔悴。

2015·湖南省株洲卷】

【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

25.①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②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25.①淡泊名利、品德高尚的人   追名逐利的俗世之人②作者对追逐名利的鄙视

2015·湖南省衡阳卷】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4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             心情。(2分)

8.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一)(4分)7.参考答案: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喜悦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8.参考答案:归心似箭(急切)的心情  评分标准:2分。意思一致即可。

2015·湖南省常德卷】

(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7-18题。(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浮云”在这里指       。(1分)

18.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4分)

答:          

17.(1分)困难、挫折(消极的事物)

18.(4分)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1分)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蓄势)。(1分)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的主旨)。(1分)

2015·湖南省益阳卷】

阅读杜甫《春夜喜雨》一诗,完成10~11题。(5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          。(2分

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技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10.(2分)律诗(五言律诗) 11.(3分) B

2015·湖南省郴州卷】

(一)古诗词赏析(8分)[来源:学_科_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励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评分标准:4分。每问2分,意近即可。

10.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评分标准:4分。能从题材、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意近即可。

2015·湖南省娄底卷】

(二)黄鹤楼

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                        

16.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

16.可从文章结构、表达技巧、文体特征等入手作答即可。如:(1)本诗意境壮阔,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2分),抒发了作者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2分)。(2)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2分)的思乡之情(2分)。(3)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2分),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

2015·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1分)

 答: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1分)

答: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1分)

答: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2分)

答: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1分)

答:                             

(6)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1分)[来源:Z+xx+k.Com]
答:                             

二.综合性学习(7分)6.(1)分外妖娆(1分)(2)只识弯弓射大雕(1分)(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1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 含义相同。“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2分)

描写;议论(1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1分)

2015·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三、古诗词鉴赏(共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诗歌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 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涵哲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颔联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惆怅。

D.诗中用“沉舟、病树”自比,表现了作者没有因为仕途坎坷而消沉,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的豁达胸襟。

2015年云南省

2015·云南省】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

答:           

(一)(4分)10(2分)“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11.(2分)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2015·云南省昆明市】

(一)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案】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解析】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2015·云南省曲靖卷】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含9~10小题,共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又称长短句。“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锦帽”“貂裘”“千骑”都是实写,突出狩猎大军席卷山冈的盛大声势。

C.活用典故“孙权射虎”,写出了词人狩猎的豪情与狂态。

D.词的境界雄奇,气势豪迈,是苏轼豪放词和爱国词的代表作之一。

10.这首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9.答案B(“千骑”是虚写)10.示例:①这首词的最后三句表达词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坚信终有一天会为国杀敌立功,②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各1分,共2分)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卷】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9.B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

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 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D.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2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卷】

(二)、古诗词阅读(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

B.“亲射虎,看 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选词由实而虚,由 叙事而抒怀。

11.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答:          

10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难度中等。 “持节云中,何日逍冯唐?”词人用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希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11.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2分)(意思对即可)

2015·海南省卷】

(二)古诗词阅读(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     ”字和“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

10.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                    

9.(2分)争  啄【评分标准:每空1分。写错字不给分】

10.(3分)参考答案: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

【评分标准:3分。景物1分,写出两个即可得1分;感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五)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
唐代末年“花间派”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
诗词鉴赏专题讲案
文学常识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