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通道换热器

微通道换热器的工程背景来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和90年代出现的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传热问题。

换热器工质通过的水力学直径从管片式的10~50mm,板式的3~10mm,不断发展到小通道的0.6~2mm,微通道的10~600μm,这既是现代微电子机械快速发展对传热的现实需求,也是微通道具有的优良传热特性使然。微通道技术同时触发了传统工业制冷、汽车空调、家用空调等领域提高效率、降低排放的技术革新。


微通道换热器由集流管、多孔扁管和波纹型百叶窗翅片组成。但扁管是每根截断的,在扁管的两端有集流管,根据集流管是否分段,可分为单元平流式和多元平流式。


百叶窗式翅片具有切断散热器上气体边界层的发展,使边界层在各表面不断地破坏,在下一个冲条形成新的边界层,不断利用冲条的前缘效应,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提高换热器性能,在同样的迎风面下,多元平行流换热器比管带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30%以上,而空气侧阻力不变,甚至减小。


集流管与隔板

制冷剂的流动是通过集流管和隔板来控制的,能够很好地优化不同相态冷媒在MCHE 管路中的流路分配。


多元平流式

对于多元平流式冷凝器,其集流管中有隔片隔断,每段管子数不同,呈逐渐减少趋势,刚进冷凝器时,制冷剂比容较大,管子数也较多,随着制冷剂被冷凝成液体,比容变小,管子数也变少,以此保证制冷剂在冷凝后半段时仍保持较高的流速和换热系数。


微通道换热器主要优势


参数

管片式

层叠式

微通道

单位体积表面积/(m3/m3)

50~100

850~1500

>1500

体积换热系数/(W/(m3·K))(液体)

~5000

3000~7000

>7000

体积换热系数/(W/(m3·K))(气体)

20~100

50~300

300~2000

流动方式

紊流

紊流

层流

热流量/(W/cm3)

<1

-------

>10

相对长度

20

-------

1

等效率下的尺寸

10

-------

1

投资

1

1

0.75

与常规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不仅体积小换热系数大,换热效率高,可满足更高的能效标准,而且具有优良的耐压性能,可以CO2为工质制冷,符合环保要求,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微通道换热器的关键技术—微通道平行流管的生产方法在国内已渐趋成熟,使得微通道换热器的规模化使用成为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R134a在7mm强化管内的冷凝传热特性
听老工程师讲一讲:如何强化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性能?
最全面的板式换热器知识(原理、结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
空气源热泵不难懂,四大部件作用详细分析
331 传热学-换热器
HETA】R32、R410A和R290等氟利昂在空调冷凝器内换热性能的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