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剧音乐中的弹拨乐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请关注网站 
京胡艺术网 (全国首个京胡门户网站)
http://www.jinghuart.com/


一、中国弹拨乐

弹拨,既指一个乐器种类,又指演奏方法及技巧, 弹拨音乐则是指以各种不同的弹拨乐器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弹拨音乐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分,或可称之为国乐之中的弹拨一族。经过漫长的岁月与无数次的交融,最终形成了当今中国音乐的弹拨一族”:琵琶,三弦,月琴,,古琴,古筝,柳琴,以及其他形式多样,流传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同类乐器相比,无论在品种的多样与体系的完备上,还是在历史的悠久与传统的丰富上,都位居世界前列。

 

二、京剧弹拨乐 

中国音乐中的弹拨一族与京剧音乐融会贯通, 为优秀的中国京剧艺术增添了独特风采。

 

京剧在形成的最初期,唱腔伴奏十分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随着艺术的日趋完美,伴奏的乐器也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六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中阮,大阮。一把京胡(有些唱段不用京二胡)与四种弹拨乐器的组合即是京剧伴奏中的独特风格,在其他戏剧音乐中是很少见的。 

 

六大件的结构编制规模虽不大,却很精悍, 高中低音响结合非常科学:京胡、月琴的高音部纯净明亮, 三弦、中阮的中音部刚脆扎实,大阮低音部浑厚低沉,既能表现铿锵有力、高亢激奋的音乐形象,也善于演奏活泼喜悦、明快风趣的曲调。在表达抒情柔美或悲切缠绵的文戏唱腔中,六大件的巧妙组合和刚柔相济的演奏,无不闪耀着弹拨乐的音乐魅力。 

 

月 琴 

京剧音乐中所用的优质月琴音色清澈明亮,刚劲饱满,有较强的穿透力。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技巧有弹,,,,,,,,泛音等,不但可用于伴奏,同样也能进行出色的独奏。 

 


月琴是京剧伴奏中主要的乐器之一,它和京胡紧密相随, 和京胡在一起,被称之为“绝配”。演奏唱腔旋律谱,是六大件中的高音乐器,刚劲饱满,明快跳劲的演奏风格,在京剧唱腔烘托中起到绝佳的效果。在京剧传统剧目中,月琴使用一根弦演奏,现代京剧中有用三根弦演奏的, 但是唱腔的伴奏还是以一根弦为主。月琴的音高定弦是随京胡定弦的,按弦指序也同京胡近似,西皮,二黄定E调的3(G),D调的反二黄定6(B)。演出中也有备用两把月琴更换演奏的,一把主要用于剧目中的最多用调E(也有去掉E调中不用的品位), 而另一把十二平均律的月琴用于其他调门的唱腔或乐曲。备用两把月琴更换演奏,可避免因转调而临时调弦带来的不便。 

 

月琴在传统京剧唱腔伴奏中多用一根弦,一般按弦不用第四指,演奏中频繁地出现高低音互翻,例如:定弦E调的空弦音3, 在中把位演奏时若遇有高音的56即翻回一把位演奏,在这种情况下可用食指第二关节稍下部位朝上按弦, 即得此音。这种按弦方法在快速旋律演奏中更是得心应手,方便,而运用高低音互翻及食指二关节部位按弦可谓是京剧月琴传统演奏中的一大特点。

 

月琴弦短,弦粗,张力大,发音要求是清澈宽亮,刚劲饱满, 要使月琴能发挥最佳演奏效果,左手按弦,右手拨弦是最关键的演奏技能。按弦是左手最根本的基本功,与演奏音质的好坏关系甚密。严格的按音要做到抬指迅速,落指果断,如果抬指高度不够,落指的中力得不到发挥,按弦不实,过高的抬指,则会使落指的过程变大,从而影响到演奏速度。 

 

按弦的正确位置应在紧挨品的上方,离品距离远了,弦就不易按实。手指按在品顶部就起到止音作用,以及影响弦的振动。月琴右手执拨弹弦要有一定的力度基本功。手腕小臂的接合运用,弹片拨弦深度的把握,力度的控制和各种不同变化, 以及在方法、动作、感觉上, 都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 同时通过左右手的紧密配合, 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 

 

三 弦 

三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即有三弦之名。随着歌舞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及三弦独立演奏方面的不断发展, 三弦在形式、弹奏技巧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和进步。根据三弦的琴型,先后还创制出大三弦和中三弦, 这三种不同型制的三弦在各音乐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三弦音响别致, 风格独特, 音域可达至三个多八度,高音部嘹亮锐利,中音部坚实饱满,低音部深厚低沉。由于它的指板较长又无品位,弹奏时吟,,,带尽可发挥, 尤其在应用滑揉的特长上去表现一些较有风味的特殊效果时,更显异彩。演奏三弦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奏(戴指甲或拨片弹奏),左手技巧有揉、吟、滑、带、泛音等, 右手技巧有弹、挑、滚、轮、扫、摭分等。 

 

三弦的使用范围、演奏性能十分广泛。在独奏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如三弦独奏的《大浪淘沙》《霸王卸甲》《打虎上山》等,能充分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在乐队的合奏、伴奏与交响乐队中,都较理想地起到点缀和丰富乐曲色彩的作用。另外,在说唱音乐中,三弦一直是主要的伴奏乐器,甚至在陕北说书、苏州评弹等说唱音乐的表演中, 伴奏乐器往往只有三弦一件。在戏曲音乐中,三弦一直是戏曲伴奏的主要乐器, 如京剧、越剧、昆曲等,特别是在京剧的传统伴奏中,三弦是三大件之一。

京剧音乐中多采用小三弦,在有些文戏唱腔或流派唱段的需要中,有时也采用中三弦或大三弦。京剧音乐中最多的用调是E,同时一台剧目中还能出现其他多种调门,根据京剧音乐中用调的特殊性,三弦的定弦及按弦指序也发生了变化和转换。

 

京剧音乐中三弦有多种定弦方法: 一种定弦是随京胡,月琴的空弦音同度定弦,即定为E调的363(G,C,g),按弦指序同京胡月琴指法相近, 演奏时一般不换把位, 高低音互翻。特点是能充分发挥空弦音的作用,演奏顺便,音响共鸣效果很好,另外,设计空弦音高时要优先考虑一场剧目中的最多用调,并以最多用调为中心来进行设计。另种定弦为E调的514(Bea),演奏时食指按二把位的1 ,即在一弦中有123 ,二弦中有567,三弦中有234 音符,因此在同一把位中可演奏京剧唱腔所需要的音符。演奏中若遇有升、降调门或转调,同样可按此指法演奏,它特点是轻松平滑,演奏自如,不仅克服了原来三弦弹奏快速乐曲不方便的缺陷, 使左手的指法技巧得到了提高, 还能避免因转调而导致的拧轴调弦。

 

、  

阮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其制作水平和演奏在唐代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阮的声音闷厚圆润,音色独特,演奏技巧丰富多彩,既是民族乐队中合奏、伴奏的重要弹拨乐器,又是有着独特音色的独奏乐器。右手使用拨片弹奏, 以尼龙材质三角形的拨片为好,演奏指法有弹,,,,拂等,左手指法有揉,,,,泛音等。


中阮和大阮属于京剧表演中的常用乐器,前者属中音乐器,后者属低音乐器, 与四大件组合效果甚好。二十四品,十二平均律的阮, 既能完整地演奏旋律谱, 又能支持旋律重音,扩充了京剧乐队的中音和低音声部。

 

中阮固定音高定弦多见定为GDgd(c§§2,E 3737,大阮定为DAda,固定音高定弦适用C , D ,G ,F 调等)。但京剧音乐中的常用调是E 调或E , 因而空弦音难以发挥,阮的四根弦的共振不好,与其他乐器的共鸣也不好,再加上按弦指法不顺畅,从而增加了演奏难度。掌握阮的音高设计,选择固定音高定弦及变换指法转调, 是阮在京剧音乐演奏技法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根据京剧音乐中的用调特殊性,阮的定弦也可灵活变换, 将空弦音名改变,充分发挥开放音的功能,增加共鸣,理顺按住弦指法。例如新编历史京剧《北风紧》中E 调唱腔居多,兼有G ,D ,B 调等调门,中阮可以将空弦音定成EBE  B(E 调的1§15);大阮可以将空弦音定成BFbf(E调的5252);G 调中阮空弦音6363,大阮空弦音3737,  D 调中阮626,大阮63§3,B 调中阮4141,大阮15  15。这种定弦法比阮的固定音高定弦低一度半,弦的张力和发音仍处在最佳状态,各种调门的空弦音属唱腔常用音,和四大件配合默契,指法方便顺畅,长于演奏。演出中如出现转调时, 可不必临时调弦,只需使用变换指法转调。 

 

中阮可以完整地弹奏旋律谱,而大阮在伴奏中删减一些音符是必要的,保留旋律中的骨干音,掌握低音运用方法, 齐奏的伴奏中将和弦,分解和弦等配器技法和阮演奏技巧融入唱腔伴奏之中,使伴奏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因而阮演奏者掌握一些和声,配器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琵 琶

琵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它由六个相,二十五品共同构成,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优质琵琶具有这样的音质特点:穿透力强,高音区透亮明朗,中音区圆润柔和,低音区深沉醇厚。琵琶主要有3O 多种演奏指法与技巧,其独特丰富的表现力早已盛名于世。

 


在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狼牙山五壮士》的演奏中,展现出两军对阵,战鼓雷鸣,杀声震天的激烈战斗情景。在琵琶文曲《夕阳箫鼓》中,奏出了箫鼓声声, 水波荡漾,江上归舟的优美景色。现代琵琶曲《彝族舞曲》《草原小姐妹》等在琵琶乐曲的创作与演奏艺术方面,开创了新篇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琵琶除了独奏之外,还在器乐合奏,说唱音乐及戏曲音乐中被广泛运用。京居9 音乐中由于琵琶的加人,乐队的音域或幅度得以扩充,音乐表现力也提升不少。在京剧大型管弦乐队中, 琵琶有专门的配器声部,各种用途和演奏技法得到充分发挥, 演奏和弦(和声)是琵琶在京剧音乐中的一大特点。琵琶采用国际标准音高固定定弦,此种定弦法同样适用于京剧音乐中的

 

各种用调,A ,B ,E 调等调门都能演奏出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这些和弦的合理运用,在乐曲中起到铿锵有力,顿挫起伏,热烈奔放与活泼跳动的不同效果。为达到良好的和弦效果,首先左,右手的联合动作必须协调配合。左手按弦应做到抬指迅速,落指果断,变指灵活, 按音准确,并熟识各种调式中的把位和音位,掌握各种和弦演奏的规律性。而右手弹弦应做到刚性饱满,发音均匀,做到有分寸地控制和运用各种不同的力度变化,用以满足乐曲的不同需要。弹和弦不同于琵琶中的扫弦,演奏和弦中有弱力度,中力度,强力度之分,这些力度各有不同的音乐效果, 而且对音质效果更有要求,力求刚中有柔,亮中有厚,,, ,厚四者兼顾,根据乐曲的需要能有所变化,有所侧重。我们必须通过多变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丰富的演奏技法,利用琵琶固有的性能特点,使琵琶在京剧音乐中充分发挥其良好的音乐效果。 

 

琵琶在京剧音乐中还经常承担独奏和弹拨乐中的主奏任务。右手通过弹,,,扫等指法的发挥,左手通过吟,, ,拉等技巧的发挥和配合,以及通过这些指法既和谐又富于对比的错纵交相运用,使琵琶的演奏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社会在进步,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同时,京剧音乐也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和尝试新的艺术手法,吸取新时代的艺术养份,全面提升演奏水平,与时俱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 中阮教学
中国乐器图鉴!3分钟让你长知识
阮在京剧乐队中的应用
京胡司鼓月琴三弦伴奏京剧《状元媒》真精彩,唱得也不错
中国古典乐器图集汇总,说说你知道那几个?几乎没人全知道
[转载]学习京剧月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