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天後天、河圖洛書和神經系統

 

雙延館主

 

           最近再重閱《呂註北斗九皇丹經中卷》,中卷內有以下一段:

「是土府也,戴九履一,三七作腹,以配九一之陽,二四以合六八之陽,為肩為足,以成九一之形象,而獨土府位列中宮,扼五以貫九一二四六八之絡脈。一十五數通乎五十五數,變化錯綜,以成三才之大道,經天緯地,而結丹田之真炁。」

 

清劉一明在他的《周易闡真》一書內,對洛書河圖有以下的見解:


洛書者,陰陽錯綜,五行逆運,有爲變化之道也。


大禹治水時,有神龜出洛河,其背有文,九文近頭,一文近尾,三文近左肋,七文近右肋,四文近左肩,二文近右肩,六文近右足,八文近左足,五文在背中,其位九,象九宮,中五又象太極,中一文又象一氣;其形方,方象地。


洛書,蓋取逆剋之理。逆剋者,以陰剋陽,右行也。故中士剋北方水,北方水剋西方火,西方火剋南方金,南方金剋東方木,東方木剋中央土。陰前陽後,陰靜陽動,靜以制動,以剋爲主,收斂成就之功也。收斂成就,乃金火之功,火以煉之,金以刑之,故金居火位,火居金位,金火同宮,而萬物無不借賴,陶熔成就矣。


金火陰陽具錯,水木陽不動而陰錯者,金火剋而水木生氣收斂也。剋之正所以全生,逆之正所以成順,故外錯剋而中綜生。錯者,錯亂也。陰陽錯亂於外而相剋也。綜者,總整也。陰陽總整於中而相生也。錯中有綜,借陰復陽,後天中返先天之道,不在是乎?」

河圖者,五行順行,自然無為之道也。伏羲時,有龍馬出孟河,其背有點,二七在前,一六在後,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在中。其位五象五行,一六在後,象北方壬癸水;二七在前,象南方丙丁火;三八在左,象東方甲乙木;四九在右,象西方庚辛金;五十在中,象中央戊己土。中五點,又象太極含四象;中一點,又象太極含一氣。雖五十五點,其實二五,二五其實一五,一五總是中一。因其有五行,故分五點,因其五行有陰陽,故又積為十點,因其五行各有陰陽,故又積為五十五點。


孔傳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蓋天地造化之道,不過一個陽五行,一個陰五行,一生一成而已。雖分五行,而實一陰一陽運用之,雖陰陽運用,而實一氣來往運用之。」

 

歷代學者亦有大同小異意見:


1.      劉牧《易數鉤隱圖》云: 『以五為主、六八為膝、二四為肩、左三右七、戴九履一』。


2.      壬湜《易學》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與四為肩、六與八為足、五為心腹、縱橫數皆十五』。


3.      希夷陳搏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縱橫十有五、總四十有五』。


4.      鄭樵《六經奧論》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為主』。


5.      李簡《學易記圖說》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


6.      張理《大易象數鉤深圖》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為腹』。

 

從以上各種文獻,對洛書的描述都離不開人體的頭、肩、心、腹、脇、膝和足等

等。但一般人都用洛書字句“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而河圖卻沒有提及人體部分,河圖祇用友道宗等字。(圖一)

 

 

 

 

河圖與洛書



圖一

 

           

那麼洛書和人體有沒有關係呢? 在未討論這問題以前,我們先略談中國古代對三維的立體認識。在《中國古代藝術的“立體主義”_CNKI學問》民族藝術200204期一文中說:


「中國古代藝術的“立體主義” 世間萬物多半是三維的立體,這是人類自古以來就能感受到的客觀存在……….宇宙圖式中國早在上古時期已有了對天、地和四方的認識,先秦即稱天地四方為“六合”,如《莊子?齊物論》中就使用


百度百科又說:


「六合: 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另外在《中國古代數學有什麼成就?(zhihu.com知乎2.16.2017)的發表內又提及:


「在幾何學上,中國古代數學家雖然會算很多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面()積,但卻沒有發展出 (迪卡爾) 座標系這樣的概念,從而也與更加強大的解析幾何工具無緣」。

 

從我們修練的經驗,我們最欣賞清劉一明對絡書的說法:


「其圖大禹治水時,有神龜出洛河,其背有文,九文近頭,一文近尾,三文近左肋,七文近右肋,四文近左肩,二文近右肩,六文近右足,八文近左足,五文在背中,其位九,象九宮,中五又象太極,中一文又象一氣;其形方,方象地」。

 

中國古代很喜歡用暗語和比喻,尤其是道家內丹術常用龍虎鉛汞等等術語來代表修練時出現某種現象。那麼如果龍馬圖和龜書圖是代表人的身體,又作何解釋呢?我們可以用迪卡爾座標來解答,龜書圖的X-Y平面與人體X-Y平面是相同的,而龍馬圖的X-Z座標和人體的縱切面X-Z座標是一樣的。以上可以證明龍馬圖和龜書圖是古人特意地用這兩個圖來代表人身體的平面和縱切面。(2A, 2B)

 



圖二

 

           圖表一是洛書和人體神經系統關係。


           圖表二是河圖和人體神經系統關係。


 



洛書和神經系統

1.       奇數神經節。

2.       星狀神經節。

3.       三個臟腑和迷走神經有關 心、肺、腎。

4.       星狀神經節(左)和心叢。

5.       T5-T9丹田是(5)或胰(5)

6.       右骶神經1-5,和右尾椎神經。

7.       七個臟腑和迷走神經纖維有關 肺、肝、膽、胃、大腸、小腸、腎。

8.       左骶神經1-5,左尾椎神經1和腸系膜神經節(2)

9.       食管叢、氣管叢和七個頸椎神經線。

 

圖表一





               河圖和神經系統

1.       奇數神經節?尾神經叢 (S2-S5-CoCoccygeal Plexus)

2.       食管叢和氣管叢。

3.       三焦或副交感神經心、腹和盆部。

4.       心深叢、腹腔神經節、腸系膜上神經節、腸系膜下神經節。

5.       T-L3的交感神經共十五條,是不是因應河圖呢?

6.       第一至第五骶神經和尾神經?薦神經叢(L4-S4SacralPlexus)

7.       七個頸椎神經C1-C7

8.       八個臟腑或迷走神經 。

9.       內臟神經T5-T9T10-T11T12L1(大動脈上)。

 

圖表二

 

 


 

討論:

一、       古書說河圖是先天,洛書是後天(圖三),從中國古代觀念的天圓地方,洛書是代表地的方形,而河圖是天,是圓的。從神經系統觀點來說,尤其是交感神經系統,洛書的點以周圍神經為主,而河圖以神經節(叢)或交節幹為主,所以河圖的點已接近神經中樞系統,道家修練的炁是從周圍神經系統而續步進入神經中樞系統。

 



圖三


 

二、       中國古代用上下左右前後和六合來代表三維立體,而道家用洛書代表人體的冠狀面,而龍馬是代表矢狀面,可惜道家的隱語得不到古代學者的賞識,不然的話,中國古代學者一定會很快領略到迪卡爾座標的原理。


三、       從以上可以看到封建時代的門戶之見,尤其儒家得勢的社會,術數是不大歡迎的,加上師徒的秘密傳授,是得不到像現在公開社會的進展和發明的速度。


四、       上面對河圖和特別對洛書的討論,已證明河圖洛書和神經系統有直接關係,因而河圖洛書是人體間接的代表。

 

五、       中國古代陰陽五行的發展與電磁場和生物器官或分子結構有關,中國的針灸學說是沿於經絡和脈,這些一切,都是和炁與神經系統有關,所以洛書的龜不可能出於水,而河圖的龍馬亦不可能從天來,所以河洛是人體兩種平面的代表。

 

六、       由於師徒相傳,旁者則越讀越繁,舛訛百出。

 

結論:

           從古代到今,洛書的文字都離不開人體的各部,所以我們認為洛書是代表人體各部的周圍神經,而河圖是代表自主神經系統和其他,至於其它數理的解釋是見仁見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惊三訣
周易闡真 (10)
三元九運和二元八運
风水理气篇七 紫白訣上下
易学爱好者必读:实用八卦图及九宫图
二十四山挨九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