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字、朝代、历史

   

中国西汉之前的历史朝代排序基本如下:

      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

      中国西汉之前汉字发展演变的顺序基本如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目前学界认定的汉字与朝代对应关系如下:

      商朝--甲骨文。

      西周--金文。

      春秋战国--大篆。

      秦朝--小篆。

      西汉--隶书。

      那么,从目前已经发现的文物和文字上看,是否与以上各个时期的排序内容相符呢?首先让我们看看西汉的文字:

      此为西汉竹简神乌傅中的文字,作于公元前16年-公元前13年,文字为非常成熟的隶书草体书写。其中许多汉字的写法和字意与我们今天的完全相同,随便一看就能很轻松的认出不少文字,而且还能知道其要表达的意思。

      此为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竹简内容为著名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上的文字为隶书,书写于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8年的西汉时期。此时期与《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年代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司马迁使用的文字形式就是该竹简中的隶书形式。该西汉竹简的文字虽然比上面的西汉神乌傅竹简早一百多年,但在字形和字意的区别上并不明显,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借助任何字典工具的情况下轻松阅读。由此说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与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所使用的汉字,在字形字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此为湖南湘西出土的里耶秦简,秦简内容为官方档案,书写文字为隶书,书写于公元前222年-公元前208年。此段时期正好是现在学界认定的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段。里耶秦简的大量出现彻底推翻了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统一文字是小篆的记载与说法。另外,也充分证明了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隶书就已经成熟并成为人们通用的书写文字形式。里耶秦简中的隶书文字较上面两种西汉的隶书文字稍显古老,但只要稍微懂点古文知识或借助于古文字字典也一样可以读懂,因为其中的很多字的字意与写法与我们今天的汉字是完全一样的。里耶隶书的年代与《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年代差距大概在80年左右。

      此为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云梦秦简,秦简记录了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17年的秦国和秦朝的政治、法律等许多内容。云梦秦简的书写文字为隶书,由此可见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战国时期,隶书就已经成为人们通用的文字书写形式,再一次证明了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文字是隶书,而不是大篆!统一之后的文字依然是隶书,也不是小篆。既然统一前后都是隶书,为什么会有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说法呢?

此为战国楚简“民之父”。

此为战国楚简“容成氏”。

      以上两幅战国时期竹简的图片所显示的文字大约都在公元前300年-4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文字的书写形式均为稍显古老的隶书形式,与云梦秦简和里耶秦简上的隶书文字相比,已显得不是那么容易认出来了,其年代较之里耶与云梦要早一百年到两百年之间。

      此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书写的文字也是隶书,大约书写于公元前450年左右,时间更早于以上两者的年代。从竹简中文字的写法和表现方式上看,也能体现出这一点。

      由战国时期的“民之父”“容成氏”和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来看,公元前300年后的隶书文字与我们现在的文字非常接近,但公元前300年之前的隶书文字则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在写法和字意的表达上有着较大的区别,除了个别几个字能够一眼认出之外,其他的隶书文字或许都要进行一番研究之后,方能知道其是什么字或是什么意义。那么,与我们今天的文字非常接近的西汉司马迁时代,他是不是也不能很轻易的就认出以上战国竹简上的隶书文字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今天的我们有许多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查询各个时期年代的文字进行对比,从而达到解读竹简上疑难文字的目的。但在司马迁时代,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既没有丰富方便的资料来源,又没有可靠的查询手段,要想解读公元前300年以上的竹简文字,可能比登天还难!

      由此,我认为司马迁在撰写秦朝的历史或秦朝之前的历史时,很可能依据的不是直接的文字资料,而有可能是传说或西汉时期写成的其他文字资料。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历史记载中将皇帝一词的来源写的非常详细,连君臣之间的对话都描述的异常清楚,却没有提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内容一个字的原因所在。

      此为青铜器曾侯乙编钟上的铭文拓片,字体为小篆,铭文内容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专门的解读,是皇帝加封楚王的圣旨,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到1000年之间,也就是现在学界一致认可的西周或商朝末期的年代。因为文字的隶书形式在战国时期已经完全通用,所以隶书的书写方式应该产生于春秋时期。春秋是文化、思想、经济以及文明高度发展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巅峰状态的时代,发生小篆向隶书的演变与过渡是非常自然,也非常可能的事情。因此,我认为西周和商朝的文字很有可能就是隶书的前身小篆文字,而不是什么金文和甲骨文!

      那么,既然小篆是隶书的前身,为什么在曾侯乙墓中会同时出现小篆文字的编钟和隶书文字的竹简呢?由于文字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非常缓慢而又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曾侯乙墓中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文字书写形式的并存,正说明楚王的加封是发生在隶书已经产生,而小篆尚未消失的年代。

      如果我们将小篆向隶书转变的最初年代定为公元前700年至800年之间的话,那么按照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金文向大篆转变的时间就应该在小篆向隶书转变的年代上加上1400年或1700年,也就是说金文向大篆转变的年代应该发生在公元前2100年-2500年之间。该年代阶段远远的超过了商周的年代,几乎与传说中的夏朝年代相当,并与我在前文《秦朝年代初探》一文中的推断完全相符!那就是秦朝的历史不是只有短短的十四年,而是长达两千多年以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的文字就是金文向大篆演变阶段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就发生在这一阶段!也就是公元前2100年-2300年之间。

      此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文拓片和实物图片。

      秦朝历史的还原,不代表夏、商的不存在,而代表着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更趋于合理,更接近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更能够完整的再现我们中华文明自上古到远古发展的脉络,有了这个清晰的发展脉络,我们不仅知道了现在认定的西周和商朝时期的文字是小篆文字,我们还能根据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推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的文字是大篆文字,这个大篆形式的文字就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所使用的文字!而在公元前2300年之前到公元前3600年之间的130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是我们常说的夏、商两个朝代的真正年代。这个真正的夏商年代,是我们中华文明重新起步,搜集整理前期文明遗存的年代,是对前期文明巅峰状态下金文文字的恢复年代,经过大概五六百年的搜集整理,经过两三百年的学习应用,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前期文明的金文文字再次在中原大地上换发生机,成为了人们通用的文字。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经过一千多年的恢复与重建,在对前期文明遗存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全方位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新的高度才产生了秦始皇的统一,才发生了金文向大篆的转变!

      既然前期文明的巅峰状态和后期夏商的文字都是金文文字,那商朝殷墟的甲骨文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我认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残片其历史距今至少在一万多年以上,其所记录的内容或许是我们中华文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或许是对文明发展中某一重大事件的记载,其之所以在殷墟出土,之所以被集中发现,就是因为其不是作为流通的文字来使用的,而是作为宝贝被收藏的。今天的我们之所以将其当做商朝的文字来解读,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认识甲骨文,也不知道甲骨文里究竟说了些什么?以我们现在对于中国古文字的认识程度和研究力度来看,我认为现在来谈如何破解和解读甲骨文的内容,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不认识甲骨文,我们还不认识金文、大篆、小篆,甚至于早期的隶书我们也同样不认识,不知道和不清楚。这绝非危言耸听,事实就是如此!看看那么多数量巨大的青铜器铭文没有得到正确的破解与解读,看看那些战国早期竹简上隶书内容的释读,你就会明白我们目前对于古文字研究认识的真实现状。没有文字的深入研究,没有文字的正确破解与解读,空谈任何的历史意义都是瞎掰、都是胡扯、都是编造!都是讲故事。

《甲骨文道》文章留言交流群,加微信:medisea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最早是什么样子的
文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简说
中文字体的大分类
闲庭信步·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文字已有几千年...
世界上最独特的文字——汉字中隐藏的密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