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把身边的风景,拍得有价值?看看这位摄影大师的作品吧
userphoto

2023.06.28 上海

关注
现在摄影很普及了,很多人把它作为爱好,这种爱好只是出于喜欢或者工作生活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玩摄影有很长的时间了,自己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是不是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照片变得有价值?或者是更有意义。能有这样的思考,说明你已经在另一个摄影阶段了。今天我们来看一位摄影师,看看是否有启发?

如果研究过摄影史的人,对亚美尼亚裔土耳其摄影师阿拉·古勒,一定不陌生,他被称为:伊斯坦布尔之眼,很多人因为他的照片了解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甚至这个民族。

阿拉·古勒镜头下的伊斯坦布尔

谁是阿拉·古勒?

阿拉·古勒
阿拉·古勒1928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父母是亚美尼亚人,其父在独立大街(号称为伊斯坦布尔的“香榭大道”)上开了一家药店,在艺术界有着广泛交友圈。阿拉·古勒少年时代渴望从事电影业。在中学时期,他就参加电影工作室。后来因为对新闻业的喜爱,他放弃了电影,并成为为新闻摄影记者在《新伊斯坦布尔报》工作。
后来,他开始《自由报》工作。1958年,美国“时代生活”杂志社在土耳其成立了分支机构,古勒成为其在近东的第一个通讯记者。很快,他接受到《巴黎竞赛画报》、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刊物的委任。
1961他受到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的赏识,经过二人推荐,古勒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去过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肯尼亚、新几内亚、婆罗洲,以及几乎土耳其的所有地方。他采访拍摄过许多政治家和艺术家,比如丘吉尔、甘地、马克·夏卡尔、萨尔瓦多·达利、巴勃罗·毕加索。
从他的摄影经历来看,是这个时代很少有的代表人物。


古勒的照片为何能打动人?
古勒的简历来看,确实不一般。家庭的艺术氛围给他先决条件,加上自己天赋,让他对摄影有了独到的见解。虽然古勒的起点很高,但他所拍摄的对象和关注的点都是很常见的生活日常,每天在自己所生活的区域看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它并不高端,每个人都感受状态。所以这是他的照片深受欢迎的原因。

泽伊雷克,法提赫,1959
从他的照片中你能看到:“那些小贩带着重重的铜壶、锌皮水罐,奋力推着他们的手推车,看起来像这个城市一样厌倦和疲乏。它能让我们感受城市的喧闹、能量还有它的生命力。

他会善于通过一些人物的特征和行为来表现这座城市。当我们看到那些在街角聊天的人的脸,那些一大早出来上船的渔夫的脸,那些在咖啡馆玩牌的人的脸,那些倚在半掩门口眺望街头的女人的脸,还有那些古勒喜欢看他们跑来跑去的孩子的脸,我们能得到一个强烈印象:在这个城市里,一切从未停止。”

泽伊雷克,法提赫,1964
这熙熙攘攘又寂寞寥落的城市和人群,不仅属于帕慕克和阿拉·古勒,也是每一座大都市在20世纪历经改造、变化的真实写照,它们不断接纳新的城市空间和消费方式,告别旧日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才更加值得被我们珍藏。
古勒的照片是认识伊斯坦布尔的视觉导览。通过他的照片,你能感受到唤起他们内心对那座城市和那些居民的深情。
在看古勒的照片照片之前,一个重要的点。我们不能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照片。画面清不清晰,构图完不完整?而是要从他所在的时代和环境中去才能感受到作者在拍摄时的状态和心情。

照片中的人是第一位
许多评论家认为他最著名的照片是他在伊斯坦布尔用徕卡相机拍下的充满忧郁感的黑白照片,因此,他的另一个名字就是“伊斯坦布尔之眼”(The Eye of Istanbul)。

卡拉柯伊,1961年

加拉塔苏非僧侣道堂,1958年

加拉塔苏非僧侣道堂,1958年
古勒照片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历史魅力,而在于它们通过匆匆一瞥,赋予城市以灵魂,而城市的灵魂就存在于那些居民、劳动者身上。古勒认为,对人的关注和情感是他的照片最重要的价值,他说:“当我拍摄索菲亚大教堂时,那些从它旁边经过的有生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相信,摄影是人类记忆的载体,尤其是那些使人感到忧伤的记忆。正如帕慕克所说:“伊斯坦布尔有无穷美景——但那里的人是第一位的。”

卡拉柯伊,1960
古勒像社会学家那样捕捉着社会的层次和纹理,只不过是以视觉的方式。他拍摄的不只是孤立的人,还是他们和周遭人群、城市的关系,他力图展示这些人的生活和情感。是人为城市和景观赋予生命活力,将一个个孤立的建筑物联系起来。

萨拉贾克,于斯屈达尔, 1968
古勒永远是通过这个城市的人来表达他与这个城市的联系的。他大量照片展示的是,渔民在咖啡馆修补渔网,失业的男人在酒馆喝酒,孩子们在垮掉的城墙前修补轮胎,捡破烂的人,守门人,建筑工人,皮革商人和修路工,小小年纪就被迫干重活的学徒,水果小贩推着他们的手推车满大街招徕顾客,船夫划船把伊斯坦布尔的人从金角湾的一头运到另一头,上班族一大早就在等加拉塔大桥放行,以及那些开首班公共出租车的人……

卡拉柯伊,1959
他的照片深深地浸润着人性。他镜头中的人物,无论多么贫穷,都仍然具有某种尊严感。劳动和专注,以及劳动带来的共同分担、相互理解,成为这种尊严感的来源。

布于克代莱,萨勒耶尔,1985
看酒馆里那端着酒杯的男人,他手上沾满油污,眼神悠远。他一定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去过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了解过形形色色的人。

托普哈内,1959
古勒不仅以抒情的方式展示这些人的面孔和城市的风光,他更让我们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让一个城市繁荣富裕的同时,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随着时间推移,他照片中贫穷和富裕之间的对比愈发鲜明。建筑趋于坍圮,而那些劳动者、平民也日益疲惫衰老。
因为古勒的照片足够亲民,甚至是记录生活的日常。这些对每个爱好摄影的人来说,都可以做到。如果你喜欢摄影,并想让摄影变得更有意义,那么古勒的照片对你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和参考。什么照片才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它就在你的身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帕慕克: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也是我的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的眼睛:阿拉·古勒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的文化乡愁
不是政变,是时光巨变
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