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赶年集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大约似乎可能是年味从腊八开始逐渐地浓厚起来了的缘故吧。其实,就当年我们小孩子的心理,年味从腊月初一那天就已经被我们嗅到了。我记得有好几年,每年的腊月初一开始,我就开始掰着手指数日子,腊月初一晚上,我就暗暗地盘算,离过年还有29天了,这剩余的29天,基本就是在极其难熬而又极其期盼中度过的,漫长的29天,感觉比现在一年的时间都要长。期间,腊八,小年,除夕等年前节令,更是不断的地丰厚着年的味道;杀年猪,赶年集更是将年的味道烘托到有声有色,触手可及。但年前的所有这些活动,都赶不上年集更有年味,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年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腊月里接二连三的年集渲染出来的。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恒久不变的情结。有钱没钱,割肉过年;有钱没钱,买鱼过年;有钱没钱,买菜过年;有钱没钱,买鞭过年。过年要买的东西多,仿佛哪一样缺着,这个年就过的不那么完整似的。这些东西哪里有,请您年集走一走。于是,差不多是节俭了一年的人们,好像猛然间就变得大手大脚起来,哪个年集也不想错过,买鸡鸭鱼肉,买鞭买炮,买衣服买春联,买吃的不够,还要买玩的,不一而足同时也不亦乐乎。因此,各个集市,也跟着猛然间膨胀起来,比平时大出二到三倍不止,此时的集市,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赶年集,买东西,不仅仅是买个东西,而且还要讨个好彩头,以表达对生活以及未来的美好向往。买鸡,象征大吉大利;买鱼,象征连年有余;还有一种食品叫年糕,老百姓赋予它的是步步高的寓意;买豆腐,则是象征了全家都有福;各色的糖果以及糖葫芦儿,则象征了生活的幸福与甜蜜;春联和福贴,则意在点染新年与岁月的红红火火。过去的年集上,最热闹的地方是鞭炮市,不但卖家相互比赛着给自己的鞭炮做广告,而且还不断地燃放自己的鞭炮,真枪实弹地演示给大家看,让大家货比三家,购买真正的好鞭炮。现在,国家不提倡燃放鞭炮,鞭炮也不是过去那种小作坊生产了,机械化的规模生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再加上考虑到空气污染和安全因素,集市上的鞭炮市显得有些沉寂,但鞭炮的摊子和买鞭炮的人们还是不少。









      新年要有新气象,小伙要帅,姑娘想靓,老人也想换换样儿。衣服要买,鞋子要买,头发也要理一理,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在城里或镇上的理发馆理发,只有老年人还在遵循着老规矩,到集市的剃头师傅处,将自己交给剃头师傅,让师傅们在自己的头上施展顶上功夫。记得过去集市上,剃头师傅多的是,也没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近年,随着集市上剃头摊子越来越少,反而感觉稀罕起来。

 影人顺口溜:年集一年又一年,更觉光阴箭离弦,听放爆竹童心在,收拾闲情酒樽前。

 (文字\摄影  西山人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俗画:老北京的年味
大年过完了,总感觉年越过越不如以前有意思
【内蒙】国耀阳《​赶年集》指导老师:任雅楠
华州集市上的剃头刮脸,一把凳子用了一百多年!
【忆童年】菜畦 | 那年,那年集
丢失的年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