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涨姿势 | 榫卯, 一种惊艳千年的传统中国美


榫卯(sǔn mǎo),

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

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

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或榫头);

凹进部分叫(或榫眼、榫槽),

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榫卯诞生于石器时代,

比文字的出现还要早。

它是古代皇家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在古代,人们不用一颗钉就能建起一座城,

全凭榫卯结构。



它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

连接合理,扣合严谨,面面俱到。

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工匠手艺的高低,

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相传鲁班在教授弟子的时候,

做了一套简单的榫卯结构扔到水里,

三天后弟子捞上来拆开一看,

内部结构居然还是干的。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家具

也运用起了榫卯工艺:



而最让我们惊艳的榫卯结构的建筑,

无疑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了。

这个看起来头重脚轻的“东方之冠”,

其斗拱层层叠加,越抱越紧,

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着难以估量的承受力,

可以托起千钧之重!



那么榫卯一般分为哪几类呢?

榫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

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

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

“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

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接合

成角接合,交叉接合

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

“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

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

这种方法除了运用以上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

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

“抱肩榫”、“粽角榫”等。



以下是部分榫卯结构动态图:


楔钉榫


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传统粽角榫


高束腰抱肩榫


圆香几攒边打槽


厚板闷榫角结合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

这种构件连接方式,

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

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

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

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

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

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天津蓟县独乐寺内的观音阁,

高23米,始建于辽代(984年),

据说历经过28次地震,

其中包括1976年唐山大地震,

却始终安然无恙,

其关键就在与无数榫卯结构的连接组合。


雄伟壮丽的天坛,

其内部的榫卯结构更加精细复杂。



▲中国榫卯古建筑抗震实验


两块木头,一凹一凸,

一阴一阳,互补共生。

恰如太极的阴阳两极,

体现了古人

“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


以上内容整理自公众号:视觉志/景原/百度百科 等



[相关推荐]


人物 | 他花40年跑遍中国,把古建筑“开膛破肚”

建筑 | 用4万5千根柴火棍(注意!不是火柴棍),清华教授搭了一座Zui美书屋!

浅谈 | 中国古建筑中的雕刻艺术,精美绝伦!

建筑 | 200名匠人耗时8年,打造中国最美园林,登CNN第一榜单,售价上亿挡不住全球神秘买家

文化 | 等死的传统手工艺




亲爱的读者,

如果您对中澳两地文化异同有任何感悟,

热忱欢迎来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榫卯(sǔn mǎo),古代木工不需要钉子的智慧!
榫卯结构——中式古典家具结构工艺精粹
口袋里的文艺笔记 · 33种榫卯告诉你明代家具为什么让你跪了
榫卯(sǔn mǎo),一种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木匠工艺!(多图精选)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榫卯
面临失传的中国古代木工33种榫卯结构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