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浮世绘看日本美术史


什么是“浮世”?浅井了意在《浮世物语》如此告白:生活就是为了及时享乐,将注意力集中在欣赏月亮、太阳、樱花和枫叶之美。即使面临贫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丧,只要学瓢瓜随波漂浮,这就是“浮世”。
如此一来,“浮世绘”一词也因运而生。而这种代表“虚浮世界的绘画”,便成了日本风俗画的代名词。


浮世绘最早产生于江户时代,是一种彩色印刷的木版画,画面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世间风情。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艺术史学家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对于“浮世绘”的见解,节选自她的新书《日本美术史》。

01

浮世绘的起源与制作

自从 16 世纪初以来,浮世绘便在日本新兴的中产阶级中盛行。这类作品经常以当时流行的娱乐和休闲活动为题材。

例如《花下游乐图》,就描写一群优雅美丽的女人,在花下玩赏嬉戏。他们的服饰,也都被仔细地勾绘出来。后来这种题材逐渐扩展到欢场的妓女,或澡堂的女服务生。

《花下游乐图》

到了 17 世纪末,这类画越来越受欢迎,于是开始大量生产。浮世绘的制作主要有绘图、雕墨板、选色、雕色板和刷版。制作时,原画师、雕版师和刷版师三者必须通力合作。

制作浮世绘共需三个人:一人作画,一人刻版,另外一人把同一张纸,贴在不同的刻版上,譬如一版、二版、三版……然后用不硬不软的、类似粽子叶包裹着的东西,在板子上刷色。

在印刷的过程中,刻版中凸起的部分才会印到纸上,所以不同的刻版要根据不同的颜色,在需要的地方涂色。比如说一版留出手和头(第一张刻版中手和头的部分涂茶色),二版留出袖子,三版留出马甲……以此类推。

因为是将同一张纸,印到不同的板子上,所以每次画板子的时候,为了将纸对准图案,往往还会做一些记号。


日本安达版画研究所展示版画制作过程

02

你应该了解的浮世绘画家

铃木春信(1724 - 1770)是较早的浮世绘大师。他首次将彩色套印技术发展得更加完美,使得线条和色彩的关系更协调,此法名为“锦绘”。

以春信的《瀑下赏枫图》为例,画面上一个醉酒的放荡人, 与艺伎白皙脸庞正好成对照。人物身上的美丽衣着包括粉红、橘红和紫丁香色泽,都展现了当时流行服饰的色彩。

《瀑下赏枫图》铃木春信作

另外,春信运用一种凸起技术,将艺伎和服上的某些设计加高,而且同时在黑色里面拌入胶水,使男人的黑色衣着光泽大增。春信的作品透露出一股独特的温馨纯稚之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的情感经历。

铃木春信生活于 18 世纪,当时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也传到了东方。比如,他的这幅《鹭娘》,就描绘了一个女孩踏雪出门的场景。地面上灰色的阴影,正是当时从西方传到日本的绘画观念,也都被很好的表现出来。

《鹭娘》铃木春信作,波士顿美术馆

后来的版画家,例如鸟居清长(1735 - 1785),擅长描绘身段优雅的艺伎,成为一时风尚的标准。

喜多川歌麿(1754 - 1806)则擅长制作一系列女人的画像。他的作品富含挑逗性、嘲讽性和微妙的心理想象空间,广为西方收藏家和鉴赏家所珍爱。尤其是他感性丰富的线条、亮丽的色彩和独具创意的构图,对西方画家罗特列克有相当大的影响。

喜多川歌麿《美人图》

鸟高斋荣昌(活跃于 1789 - 1801 )这幅画,描绘了在吉原艺伎区,卖艺不卖身的艺伎。

这些漂亮的艺伎都有着自己的技艺,姿态大方自在,身边还有侍女伺候着。在画家的眼中,这些艺伎都是蕙质兰心。

鸟高斋荣昌《扇屋花扇他所行》


东洲斋写乐(活动于 1794 - 1795)是其中最擅长以诡异嘲讽手法,描写演员的版画家。与普通的浮世绘作品相比,他画的都是打扮得差不多的艺伎,但是可以读出一股强烈的讽刺意味。
他活跃的时间不长,但留下的作品非常逼真,人物的表情也非常夸张。他们五官很丑陋,姿态却非常生动,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所画的演员是谁。

东洲斋写乐恶棍藤川水右卫门

葛饰北斋(1760 - 1849)的作品不那么古怪夸张,他以漫画和幽默主题的速写建立名声,为风景版画赋予古老形式清新的活力。

北斋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之一,是以日本的富士山为题材,画面中平淡无奇的富士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然而,高超的描绘功夫,结合人性的世界观,才是此画的特色。

葛饰北斋作《富岳三十六景》 之《凯风快晴》 

安藤广重1797 - 1858)受了北斋的鼓励,也选择风景版画为表现题材,将旅游记录式的版画,发展为一种系列的新颖风俗画。
他赋予风景画一种淡淡的诗意,将美丽的自然抒情化,如《蒲原》,呈现白雪纷飞的蒲原驿站一片孤寂、静谧的荒疏情调。

安藤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 之《蒲原》

通过浮世绘艺术,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强烈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以及代代相传、息息相关的技艺,如同 DNA 般具有连贯性。在不同风格代代的变化中,不断地发扬着相关的爱惜与敏感。

以上就是徐小虎新书《日本美术史》的内容节选。这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介绍日本艺术,从远古时代到 20 世纪末的发展历程,为初学者传递日本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邪与媚的浮世绘:从花街柳巷走向世界的艺术
浮世绘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亚洲艺苑撷英】(2)日本浮世绘里最美丽的冬季景色
铃木春信、日本
日本浮世绘艺术珍品展
西方艺术史:日本美术-世俗美术时代【1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