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笔——小报状元唐大郎


他是近代海派文坛上的怪杰

是小报界的一颗彗星

无论诗或文

皆显纵横才气

人称“江南第一枝笔”

唐大郎个人简介

唐大郎原名唐云旌,1908年出生于上海嘉定。上个世纪30年代成为职业报人,因其才华横溢又待人真挚,交友甚广。

关于他的为人,众口皆碑,桑弧说:“我很喜欢同大郎谈话,他的话调里蕴藏着丰富的活力。有时我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态度来听他的说话以及审视他说话时的神貌,就常常引起一种舒适之感。”

图片来源:《怀大郎》,

《社会日报》,1941 年 3 月 19 日

柯灵如此评价唐大郎:“他的好处是通体透明,没有一点渣滓。高贵也罢,鄙陋也罢,他从不文饰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水晶肚皮’。才气使他狂放,而坦白使他廓大。”

图片来源:《再宽大一点》,

《海报》,1944 年 8 月 24 日

唐大郎诗作

唐大郎少年时读的是家乡的汇龙潭小学,中学肄业。但是他的舅舅钱梯丹是晚清的秀才,写得一手好诗词,唐大郎在诗作上受到其不少的影响。

图片来源:《场外交易》,唐大郎作诗 / 江栋梁配画
《光华日报》,1945 年 4 月 15 日

作家黄裳评价唐大郎的诗:他是用诗和诗注的形式来作新闻报道的。唐大郎的打油诗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时而自嘲,时而又有点自傲。

图片来源:《报友人诗》,
《铁报》,1947 年 1 月 30 日

比如他的一首《答友人》,将自己比作当年上海滩很红的说书艺人“山药蛋”:“诗如山药开场白,贫嘴终无片语佳。索笑不成成索骂,怪予从小习优俳。”

对戏曲和电影的热爱

唐大郎是一个很懂行的戏迷,他结交的戏曲界的朋友几乎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家,如周信芳、梅兰芳、盖叫天、程砚秋、俞振飞、言慧珠、金素琴、金素雯等。 

1940年,他和周信芳、金素雯、桑弧等在卡尔登戏院为赈灾义演了一出话剧《雷雨》。

图片来源:《桑弧新作:幽兰谱:桑弧》,
《新影坛》,1945年 / 第 3 卷 / 第 6 期

唐大郎结交的朋友包含各行各业,其中还属文艺界最多,包括著名导演、编剧桑弧。他甚至在桑弧导演或编剧的电影里客串跑龙套角色,以示支持,《教师万岁》和《肉》中就有他作为演员的身影出现。

图片来源:《教师万岁》,《力报》,1944 年 9 月 25 日

一代大导演费穆,从性格上来看和唐大郎并不相通,意外的是他们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费穆导演的《孔夫子》不卖座,唐大郎就热心地在自己的小报上帮助宣传,之后还大赞费穆导演的话剧是开创了话剧界的一股新风。

图片来源:《孔夫子》,《艺术世界》,1940 年刊

那段时期,唐大郎除了撰写专栏文章以外,还在卡尔登戏院兼职做文案工作。

图片来源:《上海的影戏院:卡尔登大戏院》,

《良友》,1931 年 / 第 62 期

这座由邬达克设计的戏院紧邻国际饭店,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一带是上海最繁华、最时尚的商业区域。唐大郎后来回忆道:“游宴而不至卡尔登,不能算上海之时髦人物也。”

与张爱玲的友谊

在1940年至1950年初的上海小报文人中,唐大郎是写张爱玲最勤的一位,这包含了他对张爱玲才华的赏识,他们二人之间甚至还有过一段坦诚的佳话。

图片来源:《见一见张爱玲》,

《海报》,1944 年 12 月 2 日

唐大郎在专栏上大力推荐张爱玲的作品,并表示想见面聊聊,但对方未予理睬,后又经张爱玲亲友引荐也未成,事实上,此时张爱玲烦事缠身,心情非常不好。唐大郎为此大为不爽,有些情绪发泄。事后了解了情况,心结解开。柯灵介绍二人见面,大家一谈如故,从此成为好友。

图片来源:《序与跋》,
《铁报》,1947 年 12 月 2 日

唐大郎在张爱玲最困难的时候帮她出版著作,在自己办的报纸上连载她的小说。作为回报,张爱玲也将出版的《传奇》增订本第一时间送给唐大郎,还非常罕见地在书上题跋了一长段。

唐大郎与小报

上个世纪20年代,唐大郎开始为小报撰文,当时他是中国银行的一名职员,在和领导闹矛盾之后愤怒出走,于1932年任《东方日报》编辑,从此正式走上了职业报人的生涯。后来,他的写作范围越来越扩大,最多的时候同时为六七家报纸写文章。

图片来源:《东方日报》,1932 年 6 月 1 日

上海是中国小报的发源地,自1897年6月第一张小报《游戏报》创刊到1952年11月《亦报》的停办,前后存续五十余年。

图片来源:《游戏报》,1897 年 8 月 5 日

而唐大郎不仅是一名出色的作者,还是非常敏锐的报人,由他和朋友龚之方主办的方形周刊《海风》在抗战胜利后一炮打响,效仿者蜂拥而起。

图片来源:《海风(上海1945)》,1945 年 / 第 5 期

“方形周刊”,即将一整张报纸折叠成12开的尺寸,印刷发行的期刊型报纸,《海风》周刊是最早的“方形周刊”,在新闻史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年小报界活跃着很多文人,如陈灵犀、胡梯维、龚之方、卢一方、陈蝶衣等,他们大都文化功底深厚,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唐大郎在其中堪称佼佼者,和胡梯维、龚之方、桑弧并称为小报四君子。

图片来源:《西风博士江南才子:唐大郎》,
《吉普》,1946 年 / 第 28 期

唐大郎的小报更关注市民生活和文艺“八卦”,他结交三教九流各类朋友之广,令人惊叹。但他绝不写出卖人格的文字。

1949年7月,在夏衍的关照下,唐大郎和龚之方主办的《亦报》创刊。1952年,《亦报》并入《新民晚报》,唐大郎任副刊部主任。

他工作认真仔细,提出了著名的办副刊三段论:上段思想性、中段知识性、下段趣味性,三者有机组合就能够办好一个报纸。这段理论一直沿用至今。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无论是“江南第一枝笔”还是“小报状元”,都有力地证明着唐在近代报业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唐大郎代表了海派文化的精髓,他的一生可谓是中国近代新闻史的缩影。

本文摘编自“今晚我们读书”栏目。文中所引用近代报纸文献,均收录于《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报纸全库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爱红|《最后的优雅》:张爱玲是女性中的康德
宁武小报 1961年2月14日
张爱玲月事两月不来,被桑弧意外发现曾引产,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张爱玲与桑弧的爱情:
张爱玲与桑弧:此生不了情,只因未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张爱玲的电影情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