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滩的,那些摊主

1865年,英商上海自来火房全面竣工,第一家煤气厂的建成。

1879年5月28日,虹口乍浦路的一幢仓库里,第一盏电灯点亮中国。

1883年8月1日起,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

通了水电煤,能干啥?摆摊儿呗。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上世纪80年代,排在十大电视剧集评选第一名的电视剧《上海滩》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在这出精彩的江湖恩怨大戏中,丁力是个摆水果摊的小贩。他家的水果不仅便宜,而且他削果皮的功夫还深得客人青睐,风生水起的生意也因此招来了混混们的嫉妒......

当年看电视的时候,大家不知道丁力的原型是上海滩十六铺的一个水果摊贩,此人就是后来成为“上海皇帝”、“黑帮教父”的杜月笙。

在那个年代,杜月笙是全上海四十万直接或间接从事摊贩工作的杰出代表

杜月笙(前排中间)与他的太太及子女们

如果杜月笙开微商课,他真的能讲干货:他会告诉你,他如何一心二用,在赌场上边看赌博边削水果,且削出的果皮宽窄整齐划一;他还会告诉你,山东的莱阳梨长途运到上海,容易烂掉,可以廉价买来,去除溃烂后削皮,把梨切成一块一块,浸泡在糖水里。这样一来,烂水果不但卖了出去,顾客还觉得得到了水果去皮的增值服务。更让人振奋的是:一整只好菠萝才卖2块。一只烂菠萝切成了十片,每片卖三毛。结果最后整只烂的卖了3块,还多赚了一块。

拿个烂水果,居然卖出了比好水果还贵的高价。这叫:自己造流量。今天很多卖水果的摊贩把菠萝、西瓜、哈密瓜切块插上棍子卖,这祖师爷就是杜月笙。(你就说,以后还要不要吃这样的水果吧。)

《新上海滩》中丁力向冯程程炫削梨神技

喉货,现在更为人熟知的叫法是“吼货”,那叫卖声声,是当时最好的广告。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康熙开禁以后,南北商人通过海上航运进入上海。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各地进入上海的人口总量突然上升;19世纪末,上海移民人口已占到居住人口的70%以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日本人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创办工厂,工厂数量的上升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样上海的移民数就更大了,最高时竟达到90%。

来上海谋生人带来了各自的土特产品,而租用门面又花费太贵,于是便有了操着各地方言的流动摊贩,海纳百川的方言地摊叫卖也就形成了上海叫卖最显著的特征。

1930年代日本明信片中的中国小贩

郭沫若的儿子著名旅日建筑师郭博先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专注拍摄上海市井生活。90年代初,我在金陵东路的骑楼里见到他,他说上海好多弄堂都在拆迁,他正在抢拍《正在消逝的上海弄堂》,我听后很受启发。我更专注于弄堂里那些声音,于是开始留意收录当时的各种弄堂的叫卖:卖黄泥螺的、收甲鱼壳的、修理棕绷的、订《每周广播报》的、零拷洗洁清的、收旧丝绵的......

鲁迅先生在《弄堂生意古今谈》一文中,曾经怀念过20年代他初到上海时的弄堂叫卖声音:

这是四五年前,闸北一带弄堂内外叫卖零食的声音,假使当时记录下来,从早到夜,恐怕总可以有二三十样,而且那些口号也真漂亮,不知道他是从‘晚明文选’或‘晚明小品’里找过词汇呢,还是怎么,实在使我似的初到上海的乡下人,一听就有馋涎欲滴之慨。

在弄堂里除了有叫卖零食点心之外,还有叫卖青菜、豆腐、瓜果、鸡蛋的,时而还有活鸡活鸭;每隔几天还有把服务送上门的修理棕绷,补皮鞋与弹棉毛胎之类。他们各行业有各自的呼唤声调,使人一听便知道是什么行业的人来了。由于弄堂房子家家户户紧挨着,一有叫卖声,抱有共同兴趣的主妇就会应声而出,对货色评头论足,讨价还价,交流观点之声不绝于耳。

这便是上海的人间烟火气。很多滑稽戏演员都会模拟种种叫卖,我也听过,总觉得艺术加工的成分多了。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年纪在那里摆着,没有做过苦力,吆喝出来的声音,肯定是“二道贩子”。

2005年的一天,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位叫徐青山的老人,说他解放前是卖梨膏糖的

老上海城隍庙的特产,一个是五香豆,还有一个就是梨膏糖。梨膏糖是纯白砂糖与杏仁、川贝、半夏、茯苓等十四种中药碾粉熬制而成的糖,功效是可以止咳。上海历史上最早的卖梨膏糖的是城隍庙里的“朱品斋”,创建于清咸丰五年。

梨膏糖制作工艺

截图自澎湃视频:《食·非遗 上海梨膏糖》


上海人把卖梨膏糖的,就叫做“小热昏”(吴方言中的“热昏”,即昏头了,说荒唐话):他们自操小锣,小板,说唱结合,说新闻讲时事,还有故事笑话。不时加以插科打诨。在江湖上混,戏说自己说的是一派胡言。

徐青山先生自幼随小热昏艺人赵阿福学艺,是公认的最后一代“小热昏”。他走街串巷卖糖的时候,也听到了很多早年上海原汁原味的弄堂叫卖。
点开音频即刻穿越回老上海
徐青山先生谈上海弄堂叫卖.mp3 来自老有味道 00:00 06:58

文字版??

上下滑动 阅读全部内容


徐青山谈上海弄堂叫卖

阿婆主

徐先生,您好,那这些叫卖您现在还记得吗?

徐青山

年轻的时候记性比较好,所以记在脑子里面不大会忘记,你要叫我再学几句还可以。

阿婆主

您以前是“小热昏”的传人。“小热昏”我知道最早也是到街头巷尾去卖梨膏糖的,一边卖,一边讲那些故事。您是哪一年开始走街串巷唱小热昏的?

徐青山

我那时只有十五岁。这个糖要自己做的,先学会做糖,再学会唱。

阿婆主

唱的内容和梨膏糖有直接关系吗?

徐青山

有的有关系,有的就没有关系。

阿婆主

那能不能给我们先唱个有关系的?

徐青山

要和梨膏糖有关系的,那比方说:报药名。

一包冰雪调梨膏,二用药味重香料,三(山)楂麦芽能消食,四君子能打小囡痨。

阿婆主

阿婆主:那您除了“小热昏”怎么还会其他的一些叫卖呢?

徐青山

就是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都记住了,上海本来人不多,就是一个小村庄,可是,上海经过了发展,人越来越多,各地方的人都到上海来求发展。

绍兴人到上海:“梅干菜吃吗,梅干菜,我的梅干菜非常香”。还有“柯桥豆腐干”。宁波人做小生意也蛮多:“龙山黄泥螺,黄泥螺非常鲜,虾酱蟹酱,刮勒勒松脆,三北盐炒豆吃吗?”。宁波人喊得最好听的是小菜场卖黄鱼:“老板,老板娘,今天黄鱼新鲜的,看见吧?眼睛在眨,尾巴在呼扇,黄鱼便宜,三毛钱一条嘞!”

阿婆主

哦,卖得黄鱼,他说是活的,眼晴在闪,尾巴在摇。

徐青山

其实他是在形容啊,夸张啦!还有苏州人做点啥小生意,卖点啥东西呢:“火腿粽子,猪油夹沙八宝饭,五香茶叶蛋,白糖莲心粥。”

江北人做生意也蛮多的,“香瓜子,鸡蛋糕,麻油撒子,脆麻花,香脆饼,苔条饼,草炉饼——”

阿婆主

那上海本地,真正的比如崇明啊,浦东啊都卖什么呢?

徐青山

崇明啊,过去卖一块一块方糕:“方糕,茯苓糕,黄香糕,薄荷糕。”;“小圆子、甜酒酿吃吗?”;

这个浦东人做小生意也很多的:鸡蛋、鸭蛋,蚂蚁布(土布)毛巾,香萝卜干大头菜,焦大麦(茶)。浦东人还卖小菜“黄瓜、米苋、小白菜。”

上海人卖白果:“生炒糯米热白果啊,香亦香来糯亦糯,要吃白果赶快来数,一个铜板买三颗;我的白果大不过,只只都有鹅蛋大,我的白果美不过,味道实在真不错;我的白果大不过,吃了不会肚子饿。”

到天冷了又卖橄榄。上海人喊一声:呱啦松脆檀香橄榄——卖——橄榄,橄榄,卖一个——留一个。要吗,橄榄,卖——橄榄!”。

上海卖袜子噱头大了,卖袜子喊起来蛮好听的:丝光袜,那个双线袜,大家来看大家来买,大家来看看不碍啥,看得便宜请侬买,看得勿强(便宜)勿要买。哎,丝光袜、双线袜,男人袜、女人袜,大人袜、小人袜,格子袜子滴滴滑,蚊子跑过要打滑的,苍蝇跑过摔死快。大家看来大家买,大家看看不碍啥,看得便宜请侬买,看得勿强(便宜)勿要买!

由于长期的走街串巷,徐老对各种方言的叫卖已非常熟悉。他可以区别出常人不觉的细微变化。

徐青山

无锡人到上海,他卖豆腐花。豆腐花应该三个字:“豆腐花”,不好听,他只喊一个字,喊起来很有特色,这一个字一定低音喊高音:“花——哇”。

老早的上海还有马桶车,有几种喊法:有一种呢,喊:“拎出来诶”。但有人嫌麻烦,他不叫“拎出来”。喊“呜哦——”(人们就晓得了,倒马桶的来了。)

如果卖豆腐花的老兄,喊“花——哇”,卖豆腐花的来了。假设声音直一点儿,“花哦——”他就当倒马桶的来了。

感谢徐青山先生!

徐先生在重现上海弄堂叫卖时,用了不少古上海话。都能听懂的,绝对上海话八级哦

张爱玲曾写道:“弄堂马路,叫卖声不绝于耳。‘豆腐——花’!‘豆腐’两字一带而过,‘花’字拉长音”。文字描述声音,终究还是苍白的。感谢徐青山先生,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老上海的市井风情。

录完后14天,徐先生仙逝。那一年,他88岁。今天重温,只剩下深深的怀念。

徐青山先生《螳螂做亲》片段



一座城市,总要有这样一个地方,在无意间保留了童年的欢乐。那里是城市最初的回忆,哪怕在滴水穿石的时间面前,它也总保持最执拗的姿态。上海的城隍庙,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过去,那里是最繁华,摆摊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小吃摊儿。

元旦“烧头香”,正月十五的灯会,二月二十一的城隍诞辰,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出巡,全是人声鼎沸的活动。活动结束后,中国人向来以“吃”作为高潮的。民国名医陈存仁出生在老城厢一绸缎商人家,他对老城隍庙最深刻的记忆是:一个铜元的百草梨膏糖、两个铜元的酒酿圆子、四个铜元的面条配上“又大又厚”的肉。其实吧,今天看来,那是一个地摊的“黑暗料理”构成了曾经的美食天堂。

下次如果带孩子来上海,有一个小众旅游项目比较推荐,就是到上海城隍庙附近去认路名。

那些与老城厢百业息息相关的路名

没吃过猪肉,还不能看看猪跑吗?现在猪肉挺贵,多看两眼哈。这里有个“猪作弄”,这个这行当比较有趣:猪作,买卖活猪的中间人,从中收取现金,并以简陋房屋供客商住宿和屠宰生猪,人称“大作坊”。

旧上海的“猪作”从业者

老北门人民路河南南路交叉路口的东南方有一条小巷,长115米,宽4米,叫 “萨珠弄”,听起来老洋气了。对不起,麻烦侬用上海闲话再朗读一遍......

1998年出版的《南市区商务交通图》中
“猪作弄”与“萨珠弄”所标注位置

摊贩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妨碍交通和社会治安。解放初期,对摊贩的管理是搞好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953年时有个统计,经营水果的最多,占总数的22.9%,其次是蔬菜、饮食、百货行业。固定摊贩中有一半是集中在菜场地段营业的菜场摊贩——最多的为经营肉、蛋、鱼、蔬菜等副食品摊贩,其次是经营阳春面、饼馒、糕团、牛肉汤、馄饨、水果等饮食摊贩,再次是经营补锅子、修阳伞、补套鞋等手艺的摊贩以及卖鞋、袜、毛巾、肥皂等日用品的百货摊贩。另外有一些服务业:理发、擦皮鞋啊,还有代写信。最后就是经营卷烟的摊贩,其他还有卖小五金、修理皮鞋、康乐球、打气枪,以及赌博。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摊贩市场按行业由有关专业公司来管理,这对上海的摊贩来说又是一场深刻的变化。

话说到了2020年,上半年被逼在家苦练的各种手艺,诸如什么蒸馒头,包饺子,烘面包,炸油条,扎粽子,敢情下半年全都大有施展的天地——粗来摆摊啊!

十二星座摆地摊

今天,你练摊了吗?

策划&主笔:阿婆主

制图&排版:Ayak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去的叫卖声——弄堂零食杂忆
史话|昔日城隍庙市场
吆喝、才艺和身板:近代地摊小贩的“自我修养”
记忆上海│倒马桶
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800字优秀作文
20 世纪初的上海中下层居民,都过着什么样的日常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