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洪绶的艺术》里的发老藏画(上)

今年是海派绘画大师程十发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领略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发老还是一位古代书画收藏家。在他的藏品中尤其以明末大画家陈洪绶的画最为人所瞩目。陈氏的人物画也给发老的人物画创作以无穷养料,使得他自己的画在快乐轻松的同时,也带有几分古韵,在人见人爱的通俗表达中,也丝毫没有步入庸俗的境地。这一点还不得不仰仗发老的古代书画收藏。

上海书画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翁万戈先生的专著《陈洪绶的艺术》,在附录中有翁氏著录的世界各大公私机构收藏的陈洪绶作品,私人收藏中翁氏本人收藏14张,程十发收藏9张(其中1张为手札)紧随其后,第三位是王季迁收藏5张。发老的陈洪绶作品收藏可见一斑。程十发美术馆举办的特展“高怀寄古——程十发捐赠陈洪绶书画”展出了《陈洪绶的艺术》一书中提到的发老收藏的陈洪绶画作7张,其中人物画6张,花鸟画1张。陈氏作画有一部分是不署年款的,在发老收藏的7张作品中,多为此类。翁万戈根据陈氏题字书迹以及画风,梳理了这7张画的创作时间,基本确定了其创作年代。

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画家,其人物山水花鸟均能独树一帜,在绘画史上立足。他活着的时候,其作品已经得到社会认可,各个阶层的人都追捧他的画。身后他的画风得到了越来越多画家的重视,尤其是人物画那种高古冷峻的格调直至清末民初还有不少追随者。中国画中人物画一科从顾恺之、吴道子再到李公麟、赵孟頫都是人物画的高峰。到了明代中叶吴门画派的兴起,唐寅、仇英等人的人物画不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变,直到明末的陈洪绶不走唐、仇纤细妩媚一路,而直接晋唐人物,画出了遗民的孤傲心情。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清末,清末的人物画家再次关注到了陈氏画风,使得他的风格成为那个时代的“时尚”,直到民国画坛还方兴未艾。 

铜瓶荷花图

陈洪绶

明代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和平呈瑞图

陈洪绶

明代

绢本设色   

133×51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陈洪绶早年绘画常用一种方折劲挺的线条表现静物,令画面有一种“刻”的感觉。他画过不少“瓶花”题材,其中也能见到这类特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铜瓶荷花图》作于1622年,基本用勾勒表现铜瓶、荷花、竹叶这就十分符合“刻”的要求。

明末文学家袁宏道(1568—1610)著有《瓶史》,提到当时流行用铜瓶插花以及插花的一些心得。清初大画家恽寿平曾提到“《瓶史》论布置瓶花深有合乎画理”。可见这部书对于绘画的借鉴意义。《铜瓶荷花图》和《和平呈瑞图》,所用即为铜瓶,而且画面均能表现出铜瓶器身斑驳的痕迹。《和平呈瑞图》也是用双勾表现静物,但是比起之前那张更加突出了荷叶的渲染,线条也变为较为圆润的曲线,再也不见方折处,画面也没有了“刻”的感觉,之后陈氏的静物多采用这样的表现方式。画面下方的花盆与灵芝、佛手用笔粗狂圆浑,可见已经摆脱木刻的影响。

陈洪绶的题款书法直到晚年才日趋整饬严谨,此画款书“溪亭洪绶画于无见阁”,书法用笔随意,个别字略带草意,应该不在晚年。《陈洪绶的艺术》一书著录了《芙蓉人镜图》(翁万戈藏),款书“洪绶画于无间阁”,翁氏提到“题款除首二字'溪亭’外,与《和平呈瑞图》全同。两幅应为同时同地之作,即约1633年”。书中还提到崇祯癸酉(1633),陈洪绶请老友赵公简从绍兴到诸暨的家中住了近一年,是年暮春为他画了十开花鸟昆虫册页,其中款书就有“溪亭洪绶”。

老妪解诗图

陈洪绶

明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陈洪绶的人物画直接晋唐,清朝大收藏家高士奇曾在他的一张画上题“章侯(陈洪绶)画人物深得吴生三昧,况气节磊落,不轻应人求……”。这里提到的吴生应是画圣吴道子。这张《老妪解诗图》画上陈洪绶题字“此白香山诗解老妪图,洪绶每喜写此,自髫年至今,凡数十本;笔墨日积而道德日损,宁能对双荷叶而写欢乎。请起翁老先生进三百觞。洪绶”。传闻白居易每日作诗,命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这张画的画面只有白居易与老妪两人,不作任何背景,这样的布局和画法是早期中国人物画的一个特征,即人物画的背景不多或者作“缩小”处理,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画面就比较空灵,不似之后人物画的背景甚至可以视为一张花鸟或者山水画了。这张画主人公为白居易,老妪虽在画面前方却还是画的小了不少,这就是晋唐以来人物画通常的处理手段,不作“近大远小”的处理,而是按照人物主次决定画的大小。这样的布局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古意”。同时,人物的线条用高古游丝描,衣纹转折自然,随风飘逸,人物开相古拙,画出了白居易的名士风度与老妪的老态。

杨升庵簪花图

陈洪绶

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冰壶秋色图

陈洪绶

明代

大英博物馆藏

翁万戈指出此画题字书法与《杨升庵簪花图》(故宫博物院藏)一体,“款题似《冰壶秋色图》(大英博物馆藏)字体,但更趋向后来化为长方形的结构,所以定此为约1636年作”。

画上提到陈洪绶喜作这一题材的画,曾作“数十本”。《生鲁居士四乐图》(1649年,苏黎世利特伯格博物馆藏),其中的第一乐即“解妪”。至于提到的“双荷叶”乃一典故。“双荷叶”乃贾收(耘老)之妾,苏轼有尺牍答贾耘老云:“贫固诗人之常,齿落目昏,当是为双荷叶所困,未可专咎诗也”。陈洪绶好色爱姬之心人所共知,所谓“笔墨日积而道德日损”大概也是一种自嘲与戏谑之言,不能一直画妙龄少女,也要画画老妪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名家名画~陈洪绶
万千世界汇聚于他的画笔下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111P)【下】
明-陈洪绶人物画《隐居十六观图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传世人物画:清代卷(二)
他好酒好色,画史说他:'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