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
 
 







 
一位作家说:“写作是搭救人生虚无的一条船。”
其实,一个在深夜里提起笔来写作的人,心中一定是有隐痛的。
因为,生命的痛苦与忧伤无处安放。
一个人精神的痛苦,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似乎只有文字可以担当。
常有读者问我,你的文字如涓涓清流,那样洁净和温情,
难道你的生活中不曾遇见污浊和冷酷?
我说,是写作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
我用这颗心感受生之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诗意。



 
 



 

岁月的沙漏里,
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
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不是吗?
我对于文字的情感,仿佛一段不能割舍的恋情。
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
如同此刻,
翻阅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些远去的时光一时间又重回心底,
我看见了自己埋藏在文字里深深的情感。
那些文字,表达我生命里不同瞬间的呼吸,
那也是我对理想真实的追求,我珍爱它们。


 

 

 
 


 
《幽梦影》中言:
“花之娇媚者,多不甚香。”其实,文字也是这样。
我追求自己的文字里,少一份姹紫嫣红,多一份雅洁、闲逸。
与几年前的文字相比,如今的文字渐渐在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
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
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
如一幅水墨丹青,山寒水瘦,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和静气。

 




 
 


一直认为,真正的写作其实是谋心,而不是谋生。
一个写作者不为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不为功利的写作,
才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灵魂的自由呼吸。
一个人写作的高度来自广阔的视野与精神的自省。
只有忠实自己内心的写作,才有意义。
 
大师齐白石说:
“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
原来,写作和绘画一样,
文字不能匠气,匠气就缺少灵性,没有了飞翔感,
好文字从来都是云端上的紫燕。

 

 
 



 

霜严雪寒的季节,
我在中国美术馆看“搜尽奇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展,
徘徊在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的画前,
我才明白,唯有对尘世怀着深深眷恋的人,
才能如此细腻传神的表现俗世之美,自然之美。
似水流年里,他们远去了,
但是,每一幅作品里依然有一颗跳动的灵魂。
文字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
它引领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躁和喧嚣,
寻找到灵魂的安宁,令我在文字的芬芳里自由地呼吸。
而我的世界,因为写作和阅读变得如此丰盈和美好。


 
 
 



 

文字馈赠我的,
大概也是任何人、任何物质都不能馈赠于我的。
那些时光深处细腻的感受,弥足珍贵。
我怀抱着文学的梦想,走在孜孜以求的路上。

 早春时节,迷恋在法国画家米勒的画里。
这位一生贫困交加,食不果腹,步履艰难的农民画家,
奉献给尘世的,却是一幅幅温情、静谧、圣洁安详的画卷。
他这样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
 
 
 

 



 

我仿佛是那幅《拾穗》①里的妇人,
低着头,弯腰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无比虔诚地拾起一个个麦穗。
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
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善美、温暖都是沉甸甸的麦穗。
我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
因为,我决不忽视美,如同决不忽视春天。

 

 
 
 


 

文:李娟   编辑:宇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悦读: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外二篇)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 李娟
李恒生创作之谈
散文三卷书香岁月《乡思与行走着的灵魂如此靓丽》《惟伴诗心去远方》《怎样无愧于上帝的眷顾》《东方美人的优雅写作》
拥文字的暖,聆听心的声音
安顿心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