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学书法不能错过这样的“五大行书”!

相比较于楷书的静态,行书是一种动态性书法,它既要有继承楷书结体“平正”的一面,更要有破楷书结体“平正”的一面,最终呈现出行书的“动态之美”,千变万化。

了解书法技巧毕竟只是皮毛,对任何书法创作者而言,品格其实都更胜于技巧的卖弄。

学习行书时不仅要看到笔法,还要看到作者的情感,看到在这个作品上流转的时光。 

▲王羲之《兰亭序》 尺寸:109*28cm

王羲之等人在山阴兰亭雅集。一是饮酒,二是感叹相聚,感叹生命。在酒与情感陶醉状态下,心不在字而成文,书写了行书《兰亭序》。

他本人从陶醉状态中醒来后,再书而不得。一个最伟大的书法天才,离开当时的情景状态,自己都写不出来这清俊飘逸、超然绝尘、一气呵成之妙!

▲颜真卿《祭侄文稿》尺寸:111*33cm

敌军劝降,颜杲卿不从,敌军便当着颜杲卿的面把他的儿子颜季明的头砍下来。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在自己面前断头,颜杲卿依然坚守着忠诚,破口大骂,誓死不降。敌军残忍的把颜杲卿的舌头割下来。

一年以后,颜真卿反攻收复常山,在废墟之中发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颅。面对着他的头颅,颜真卿悲痛地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一篇草稿,从此在中国书法史上奠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相信你可以从颜真卿的行笔中感受到他几乎是写到墨干了再蘸墨,所以墨色上有浓有枯,当身处在那么巨大的悲痛中,已经无心照顾字要写得多么工整精致,墨色要如何均匀了。

▲《寒食帖》尺寸:113*31.77

蒋勋说:三十年前在庄严老师处看《寒食帖》,因为年轻,我看不出特别的好,倒是觉得后面黄山谷的跋文书法俊秀挺拔,光芒四射。心中对苏书居四大家之首的说法,颇有疑虑。

后来,三十年来阅读《寒食帖》从疑虑到感动。《寒食帖》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伯远帖》尺寸:84*33.6cm

《伯远帖》的信中,王珣和朋友谈起“伯远”这个人,在青年求学时表现出众,但因为身体不好,淡泊名利悠游山水。没想到刚出仕不久就亡故了,生死永隔,再难相逢。

在那个告别是常事的年代里,或许周旋于权力中心的王珣,也有一段对命如纸薄的哀惋和伤痛,以及这背后的掖藏的种种心绪。

《伯远帖》是一件简札,它的书写保持了书法家的自然随意状态。永远动人心脾的“神韵萧散”是晋代书风的不可多得之至径。

《韭花贴》尺寸:35.7*31.7cm

杨凝式在昼寝乍起,腹中甚饥之时,得以珍馐充腹之后,为答谢友人馈赠美味韭花而信笔写下的几行字。通篇文字洋溢着作者轻松愉悦而又高昂的热情,萧散闲适的心境溢于言表。

《韭花帖》宽疏、散朗的布白该是其最先夺人眼目的特征。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有大片的空白。这在行书作品中,可谓奇特之极。然其字间含蓄的顾盼,又气脉贯通。

描红这种形式古已有之,描红时选择对的字帖很重要。选字帖的法则,当然是要首选法度严谨字体端正的字帖入手,最好是历经传世的经典帖。

所以学行书必定要摹“五大行书”,五大书法家的个人修养、人格秉性、个性魅力和时代精神,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在人们的心目中。

描红字帖有很多种形式,但是真正能深入得体会原作者的心境,感受所经历的故事,体会古人的品格与气节,也只有在 “ 原帖 ” 上书写才能意会。

在这款五大行书描红中,各具特色的名字题跋和历代印记都有保留,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们极富传奇的身世与经历。这些历史的收藏家、鉴赏家留下的迹痕,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

 “原帖” 描红 ·《兰亭序》

描写《兰亭序》时会感受到王羲之处于一种外表看似快乐,但内心心系一些遗憾的复杂深沉的状态。

魏晋时代文人潇洒恣意的人生,那个春天下午,一帮人在外面郊游雅集在一笔一划中生动了起来。

 “原帖” 描红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开篇四行,颜真卿痛定思痛的情绪、情感宣泄,赋诸笔端,行笔或重或轻,或疾或徐,墨色或湿或枯,或温或烈。

描写时更能真切的体会颜真卿用笔或藏或露,藏之以含情,露之以吐愤,沉郁悲忿之情渗透素纸。

 “原帖” 描红 ·《寒食帖》

在描写《寒食帖》时更能感受到苏轼历经大难还能保持的那份豁达。平白自在,无一点做态。

也正是这纷华去尽,返璞归真的结果吧从形式技巧的刻意中解放出来,美的极境不过是与渔樵杂处的平淡自然而已吧。

 “原帖” 描红 ·《伯远帖》

描写《伯远帖》时会真切的感受到王珣的痛切心情。描红保留了《伯远帖》上每一枚印章,每一个跋文。

每一个字,每一个线条,沉浸在它古雅空灵的氛围中,脑海里闪现出王珣清逸隽洒在字帖上游走。

 “原帖” 描红 ·《韭花帖》

《韭花帖》表面看来,似乎散漫无纪,如人之不衫不履,其实充满着率真、天然的情趣,“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描写时仿佛也吃到用韭花做非常可口的食物,心情闲适恬淡,如微醉之人,随意游走,或走或停,真“怏然自足”矣。

五大行书“原帖”描红采用优质熟宣纸,不洇水透墨,能经得住层层皴染,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

五大行书“原帖”描红系列包含:

《兰亭序》3张

《祭侄文稿》 2张 

《寒食帖》  2张   

《伯远帖》3 张   

《韭花帖 》5张

五大行书“原帖”描红,印刷清晰毫米再现,仿佛流转在字帖上的历史时光也保留了下来。描写完之后可装裱悬挂,也是赠人佳品。

描红对于学行书已久的人来说,也是一份检测功底的考卷。

当然写行书同时也很挑笔,磨刀不误砍柴工,写字前,先选一支好用的笔。

每一支笔都有它的位置,和人一样,只有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什么样的笔写何种书体,都是有说法的。小字的行书要挺拔有力,容易得势,小狼毫笔最为合适。

湖笔,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此款狼毫湖笔材质为纯尾狼毫,大约可写五万字以上。

用狼毫湖笔描写这五大行书,或如置身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赋诗饮酒作乐;

或感丧兄失子的“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或怨寒食时节被贬黄州步履蹒跚于官道;

或看向友人痛彻倾诉的寻常话语;

或品午后小憩醒来朋友所赠可口点心的那种散淡闲适……

注:图片拍摄由于光线问题有一定色差,以收到实物为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为什么能称之为天下三大行书?
行书基本功就这三个贴
《天下五大行书》,你知道多少?
书法家秘而不宣的行书炼狱技巧 竟是来自这五大行书 太太太棒啦
天下三大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唐行书),原碑原大 高清放大。中国好字帖,定价15元,批发折扣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