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散之一生用实践来印证“草书不从隶书出,终是俗格”

林散之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省江浦县乌江桥北江家坂村(现属南京浦口区)。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六岁入塾读书识字,后因家庭变故,14岁离家至南京跟张青甫学画人像谋生,随后,回到乌江随乡师范培开先生学习书法。

18岁又从清末进士含山张栗庵学古文诗辞,书法亦得其指授。林散之书法以唐楷、北碑筑基,而得力于帖学的修养。

林散之《以义乃台八言联》纸本隶书 160×24cm×2 约作于30年代 周金花藏

释文:以义抑强,以仁恤弱,乃台吐曜,乃岳降精。
允中仁兄属书,散之。

他从《阁帖》学晋人书,并取法唐、宋、元、明诸名家手札,得其意韵,同时临习汉隶名碑,数十年不辍,其书刚中见柔,兼有碑之骨、帖之韵,又渗透着汉隶朴拙之意。

林散之《隶书俾寿八言联之一》132×31 三十年代 林生若藏

释文:俾寿而藏书传雷岸。
补款:此三十余岁学书时所书……八〇年八月,林散耳记。
钤印:散之信玺(朱文)、江上老人(白文)、百子亭侯(朱文)

他充分挖掘帖学中蕴藉典雅、旷达流畅的美学特征,并以自己对线条的独特感受能力,融碑学的飘逸朴拙,劲健挺拔之长,形成自已神韵兼备,清逸静雅的独特书风。

林散之虽不以隶书闻名于世,他到了60岁左右开始学习草书,扎实的汉碑基础,加之,此时他的书法进入成熟期,个性渐趋突出,点画线条特别精到,碑与帖的磨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清新脱俗。这验证他的隶书观,也间接说明草书不从隶书出,终是俗格。

林散之《罗浮图书八言联》纸本隶书 164×27cm×2 1952年 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藏

释文: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
款署:此联系1952年作于江浦,今画出于玄武门寓楼,八十三叟林散耳

林散之《隶书释智果书颂横幅》 1960年

释文:回转右肩,长舒左足。峻拔一角,潜虚半腹。闲合闲开,亦仰亦覆。回互留放,变换垂缩。繁则减除,疏当补续。分若抵背,合如并目。以侧映斜,以舒附曲。覃精一字,功归自得。
款署:公元一九六令年四月,释智果书颂,乌江林散之。
钤印:左耳(白文)

林散之《隶书世界人间八言联》纸本隶书 168×27cm×2 1962年 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藏

释文:世界大同兼施博爱,人间治郅选贤举能。
款署:公元一九六二年二月初旬,乌江林散之左耳。
钤印:散之(白文)

林散之《隶书无可似曾七言联》 146×209cm×2 1965年 私人藏
释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款署:六五年六月,林散之书于南京。

下面再选录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临写的汉代经典隶书碑刻《礼器碑》《乙瑛碑》和《张迁碑》的墨迹,彼时,林老还寂寂无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林老对汉碑的敬畏之情,六七十岁的老人,依然静坐灯下,日日认真抚临,临作形神具备,令人景仰,今日供大家学习参考。

林散之临《礼器碑》册

林散之临《乙瑛碑》

林散之临《张迁碑》

此为林老一九六八年八月临写的张迁碑

林散之谈隶书(选自《林散之笔谈书法》)

隶书笔划,如横划要直下,中间不能让当,中间要下功夫。要留,压得住,要驻,要翻得上来。不看两头看中间。

隶书要讲气,气要鼓得足。一波三折,象刀切的。要用浓墨写,迎合有情,要有盼顾。书法离不了情味。——冯仲华谈

隶字从方笔入手。

《华山碑》有人说是蔡邕所写,温润。

写汉隶不能写样子,要写精神,学用笔。

不能以圆笔写《张迁碑》。《张迁碑》为方笔。——与单人耘谈

快,要刹得住。所以要学隶书,因为隶书笔笔留得住。

初学汉碑最好学《曹全》,结构很严谨,又紧、又松。

汉碑主要难在气上,要贯气,点画之间要有呼应有尽有,要笔笔留。但不是抖出来的,方笔也要见圆。

汉隶写得抖抖的,好掺假。

汉隶看其下笔处出锋的地方,境界高,章法美。

《乙瑛碑》是从《礼器碑》出来的。——与庄希祖谈

《礼器碑》瘦,方笔。原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鲁相韩勅造,无额,背列官吏名字,内容多谶纬,不可尽通。1965年,我苦练一年。

《礼器碑》翘脚(挑)细,顿挫用淡墨,难写。

《衡方碑》肥,圆笔。

写隶,从接让处看呼应关系,燕尾要出乎自然。

邓石如善写《乙瑛碑》,功夫很深。此碑较《礼器碑》易学,不必同时学赵孟頫,可写李北海《好大王碑》、《麓山寺碑》等。

有人说《华山碑》是蔡邕书,圆润含蓄。

有人告诉我,他的孩子同时练习《张迁碑》与《礼器碑》,两碑虽同为方碑,但个性有别,同时临写,两败俱伤,不能逆规律行事。

古人隶书,同一幅字上,两个相同的字写法各异,各字大小不一,因能入法度又出法度,写来不拘谨。—《林散之序跋文集》

怀素的《自叙帖》学二十年不一定写得进去;进去了,再写二十年不一定出得来。米芾也是骏快,也要处处能留。快要刹得住。所以要学隶书,因为隶书笔笔留得住。——与庄希祖谈


★ 经典 | 峻秀疏朗的《礼器碑》

★ 经典 | 《乙瑛碑》最美单字高清

▍素材来源:书法空间 

▍综合整理:书法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瘦硬峻逸:林散之隶书《临礼器碑》书法欣赏
林散之隶书《临礼器碑》
林散之临的《礼器碑》高清欣赏,学习隶书的可以借鉴
东汉·礼器碑(二)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楚生、林散之临摹《礼器碑》
一代“草圣”林散之的罕见的隶书日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